做“宿集”是使命,他要让漂泊的人归心有乡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8 18:20 2

摘要:拥抱过大漠落日清冷的余晖,也凝视过黄河奔腾不息的壮美;沐浴过草原无边的清风,也在贺兰山坐拥葡萄美酒夜光杯;在珠江口的海岛遥望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航标,也俯瞰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神秘与深邃。

【文/观察者网 王勇 编辑/赵乾坤】

拥抱过大漠落日清冷的余晖,也凝视过黄河奔腾不息的壮美;沐浴过草原无边的清风,也在贺兰山坐拥葡萄美酒夜光杯;在珠江口的海岛遥望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航标,也俯瞰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神秘与深邃。

这是一个人的旅行,但是以试图传承这片土地文明和复原当地风貌的方式。“只有对得起这片土地,这片土地才会给我们以回报。”华正文旅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陈祖品对观察者网说。

华正文旅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陈祖品

真诚、和善,如土地般淳朴是陈祖品给人的第一印象,他或许是一位在时光中雕琢梦境的匠人,用半生的执着与热爱,在大地的怀抱里,筑起了一个关于民宿、使命与寻找自我的朴素之路。

做民宿,“三观一定要正”

陈祖品是温州平阳人,10年前,他从矿业领域转身进入文旅行业,选择了民宿这条赛道,随后不断制造民宿产品的爆款。偏远、稀缺的自然资源,在他手中幻化成令人心驰神往的诗和远方。

在海南国际文创周“2025中国宿集高峰论坛”上,陈祖品介绍了正在建设中的新项目——热带雨林宿集。“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西北部,毗邻澜沧江,占地3100亩。因为这里曾经是橡胶林带,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所以我们决定系统性参与雨林生态公益修复。”

陈祖品表示,去年开始,他便以产业整合的高度来思考“热带雨林宿集”,集结科学家团队和生态守护者,复苏古老树种,修复雨林生态,在创造舒适的度假目的地的同时,尊重在地民族文化属性,打造充满人文情怀的全新综合性生态旅游住宿社区……

热带雨林宿集效果图

会议结束后,陈祖品用手机回了一条信息后,微笑着对观察者网说,“刚才有人说我很有情怀,其实这不是情怀,是使命。”

“我们每个项目中都寻求一种使命感——这个地方究竟需要我们如何做才能造福一方?”陈祖品说,“因为我们的项目选址都是在比较偏僻的区域,这些地方产业经济发展不太好,我们希望因为我们的到来,让这片土地有所改变。”

“就像刚刚在大会上我讲的,以西双版纳的新项目热带雨林宿集为例,其实,当地的雨林生态已经遭到破坏,我们到来后首先就要恢复热带雨林的原生态。”陈祖品说,“热带雨林在我们国家本来就很少,所以必须加强保护和修复;另一个就是通过住宿业态,对传统村寨的风貌进行恢复,使其能够安放当地人的乡愁,也能够成为远方来客的美丽风景。我希望通过‘文旅+’的方式,探索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路径,同时,也期待未来我们能还给西双版纳几个寨子,还给人类一片热带雨林。”

“土地和人不能辜负,每一程都是使命。做文旅,挣钱不是唯一的目的,但是必须得挣钱,否则你怎么持续下去?不过这个商业行为是正向的,不是暴利的。”陈祖品说,“就像我们公司的名字‘华正’,华夏正业的意思,这体现了我们的价值观,也体现了民族企业的责任和使命。同时,也提醒我们不管做人还是做事,三观一定要正。”

“唤醒内心深处对诗意生活的渴望”

“材料运用上,以本土风貌为参考,所有的建筑就地取材,借势而生,实现轻量建设的环保目标……”聊起宿集的建设,陈祖品滔滔不绝。

陈祖品的第一个“作品”是位于宁夏中卫沙坡头常乐镇大湾村的“黄河宿集”,坐拥黄河,依偎长城,地处沙漠、湿地及古村落等自然人文景观带,“‘黄河宿集’是我们历时5年全力打造的中国第一个民宿集群。”

陈祖品说,“2018年,我们选择性复原了黄河边一处具有两百年历史的古村落,保留原始村貌,恢复村子人文和生活习俗。同时引进了11家国内头部民宿品牌,创造了包含营地、餐饮、美术馆、书店、文创、生活方式品牌在内的度假体验集群。”

黄河宿集

陈祖品介绍,“黄河宿集”的建造初期就遵循当地传统农舍空间理念,以夯土建筑为设计语言,以“贮存时间”为愿景,既连接地脉,又不失文脉,重构了新时代下的户外度假方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象在这里成为常态。有人形容 “黄河宿集”像电影中的新龙门客栈,陈祖品就是荧幕江湖里执剑走天涯的侠客。“那必须的,我得去闯荡江湖。”陈祖品笑着说,“不过,‘黄河宿集’可不是新龙门客栈,而是沙漠里的‘诗意栖居’。”

如今,“黄河宿集”已经是西北旅游市场现象级爆款,周末和节假日一房难求。“客人基本都是年轻人,其中75%的客人都来自北上广深川渝,周边市场像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的客人大概占20%左右。” 陈祖品说。

“我们的第二个宿集——‘草原宿集’选址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毛都科尔沁草原深处,是科尔沁草原中风景最美丽、植被最完好的一部分,也是世界上少有的无污染、无鼠害、无沙化草原。”陈祖品介绍说。

草原宿集

“草原宿集”建造之初,陈祖品带领团队向当地牧民学习手作传统蒙古包,还原马上部族生活方式,追溯古老的游牧居住体验,探访周边古村落的人文乡情……试图不断拓宽城市与荒野的边界。“我们想让住在‘草原宿集’的客人能体验到当地纯粹的游牧文化,真切感受草原深处牧民的生活方式,打造不可复制的中国草原度假目的地。”

近年来,随着多个民宿集群的成功建设和运营,陈祖品的“宿集”版图也在不断扩张,位于宁夏的“贺兰山宿集”和位于广东江⻔上川岛的“海岛宿集”等已先后投入建设。陈祖品说,“宿集,并不是简单地将民宿聚集在一起,而是尊重当地文化与自然环境,将现代与传统有机融合,从而把在地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势能。”

贺兰山宿集效果图

“贺兰山东麓有200多个小酒庄,我们希望通过文旅与产业的结合,将当地酒庄打造成宁夏城市会客厅,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品尝到美味的葡萄酒,体验到独特的葡萄酒文化。”陈祖品介绍说,“同时,打造一款属于我们自己的葡萄酒品牌‘致夏’——以美酒佳酿致敬宁夏。”

“海岛宿集将围绕海洋度假为主题,引入多品牌共创,构筑衣⻝住行玩乐为一体的现代度假生活方式。”陈祖品说,计划打造酒吧、咖啡馆、中式海鲜餐厅、料理等多元餐饮形态,同时,为游客提供美术馆、SPA中心等业态,以及冲浪、帆船、滑水、海钓、潜水等水上运动为核心的休闲体验。”

陈祖品介绍,“我们将把这里建设成可以满足游客冲浪、海钓、浮潜等各种需求的度假胜地。我们希望将这座‘失落’的岛屿与当代度假生活重新连接,成为人们心灵的港湾,让人们对海岛度假的所有想象变为现实。其实,住在民宿集群中的真正意义,远不止一夜的安眠,更是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对诗意生活的渴望。”

真正的旅行,是找到自己和故乡

收获口碑和市场的同时,陈祖品依然在民宿赛道上狂奔。

“我觉得在踏入文旅领域做民宿集群这些年,我学到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我能在这里面找到快乐,找到自己的价值。” 陈祖品说。

陈祖品认为,旅游是创造美好的一个事业,这个过程当中当然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的核心价值是美好的,“所以我觉得,从事文旅行业可能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事,也将是我终身的事业。”

建设中的海岛宿集

从沙漠到草原,从海岛到雨林,那些不同地区的古老村落,那些承载岁月痕迹的建筑及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在陈祖品的努力下,重新焕发出光彩和生命力。曾经沉寂破败的村庄如今成了美丽乡村,曾经离家打工的年轻人,又回到村子建设家园。

陈祖品说,“我现在还不敢说宿集改变了什么,但至少我们点燃了一盏灯。当本地小伙伴能够自豪地向外地客人介绍,‘你看,我们从小就住这样的房子’时,能够重塑当地的文化自信。而对远方的来客,我们期待他能在旅途中认领故乡,让自己与土地重逢,让心灵触摸生活的本真。”

“你尊重这片土地的记忆,这片土地必将回赠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因为土地记得所有虔诚的脚印。” 陈祖品说,“我最大的惊喜是,我找到了自己。我觉得人一辈子其实都在找自己,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找到自己,我很庆幸,在从事文旅行业后,自己变得真实了。”

找到自己,认清自己,顺势而为又不失本心;以慈悲之心向善而行,以稳定的精神内核与事业伙伴共生共荣,这或许是陈祖品当下的人生写照。

“旅游还是一个分享美好、分享快乐的事业。” 陈祖品说,“只有真诚和善意才是美好的,才是值得分享的。你看这几年的淄博烧烤、打卡哈尔滨冰雪等文旅界‘出圈’事件,其背后传递出来的信息都是善意与诚意,丢掉善意与诚意的‘底色’,分享、传播将毫无意义。”

陈祖品打造的或许不仅是一处住宿,而是满足现代人寻一方院落安放闲情的渴望,让人们重新发现天地大美、回归内心宁静的道场。正如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所写:“真正的旅行,是找到另一个家的可能性” ,而这些场景,让旅行不再是“路过”,而是“生活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心里有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