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2日清晨7点,福州金山公园的晨雾还未散尽,夏女士的惊叫划破宁静——两只流浪猫蜷缩在灌木丛中,一只眼球爆裂血肉模糊,另一只耳道插着钢珠奄奄一息。宠物医生从它们体内取出三颗直径6毫米的钢珠时,手术室里的志愿者红了眼眶:“这是要置猫于死地啊!”监控显
2025年4月22日清晨7点,福州金山公园的晨雾还未散尽,夏女士的惊叫划破宁静——两只流浪猫蜷缩在灌木丛中,一只眼球爆裂血肉模糊,另一只耳道插着钢珠奄奄一息。宠物医生从它们体内取出三颗直径6毫米的钢珠时,手术室里的志愿者红了眼眶:“这是要置猫于死地啊!”监控显示,一名黑衣男子连续多日用弹弓瞄准流浪猫要害部位射击。4月25日,公园保安当场抓获正在装填钢珠的陈某,其背包里竟有200余颗金属弹丸。这场“猎杀游戏”的曝光,让“反虐待动物”议题再次撕裂舆论场。
搜索“强力弹弓”,某电商平台弹出“40连发金属弹弓”商品页,评论区赫然写着“射穿木板轻松,打鸟打老鼠必备”。更令人胆寒的是,成都浣花溪公园曾出现弩箭射穿流浪猫身体的恶性事件,箭矢直接穿透肾脏。这类“冷兵器”通过社交群组流通,虐猫者甚至分享“爆头技巧”和“毁尸攻略”。
心理学家分析,虐猫者多存在“控制欲代偿”心理。福州陈某被捕后交代:“看它们痛苦挣扎特别解压。”这种扭曲快感背后,是22%虐猫者曾有校园暴力史的数据现实。更可怕的是,厦门李某连续射伤4只猫后,竟在审讯时笑称:“流浪猫不算生命,和打游戏机一样。”
暗网调查显示,一段“钢珠爆眼”视频售价高达500元,某些“高端玩家”定制虐猫直播服务。2024年香港中文大学助教虐狗案中,施暴者将残忍视频上传社交平台挑衅,单条播放量超百万。这种“暴力经济”正腐蚀青少年价值观,四川大邑4名初中生虐猫视频下,竟有网友留言“求入群学习”。
尽管福州陈某被行政拘留,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其行为仅构成“寻衅滋事”。这与美国弗雷泽虐狗案十年刑期形成鲜明对比。更荒诞的是,若钢珠换成普通石子,虐猫者甚至可能免于处罚——我国尚未将动物虐待单独入罪。
发现难:成都浣花溪公园虐猫者潜伏半月才落网,期间射杀松鼠等动物十余只;
取证难:厦门李某案中,若非志愿者冒雨搜寻三天,关键箭矢证据早已灭失;
定罪难:北京查获的6把弩具主人,仅被定性为“非法携带管制器具”。
2025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杨芳再次提交《反虐待动物法》草案,建议增设“虐待动物罪”,最高可判三年有期徒刑。草案附带的20万民众联署中,福州夏女士写道:“今天他们虐猫,明天就可能伤人。”
上海试点“AI流浪猫监护系统”,通过芯片识别和热感应预警虐猫行为;北京社区推广“智能猫屋”,投喂数据直连动保组织。在福州,志愿者给200只流浪猫佩戴反光项圈,夜视摄像头24小时监控高危区域。
成都某小学开设“生命教育课”,孩子们通过VR设备体验被虐待动物的痛苦;深圳建立全国首个“青少年动保教育基地”,已有4.3万问题少年在此完成心理矫治。
杭州出现“奶奶巡逻队”,65岁的王阿姨带领退休老人监督社区虐宠行为;厦门200名白领组成“深夜搜救队”,用热成像仪追踪虐猫者。这些民间力量,正织就一张温暖的安全网。
当福州金山公园的樱花再次盛开,受伤的小白猫已装上义眼,在领养家庭里慵懒地晒着太阳。它不知道,自己的遭遇掀起了一场席卷全国的生命保卫战。立法者正在起草的法条、志愿者夜巡的手电筒光亮、孩子们课堂上的眼泪,都在诉说同一个真理:对待弱者的态度,丈量着文明的尺度。或许正如网友在百万转发量话题#拒绝冷血文明#下的留言:“我们可以不做救世主,但绝不能沦为施暴者。”这个春天,每颗射向无辜生命的钢珠,都该换来更铿锵的法律铁拳。
来源:鹦鹉哥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