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说:“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码字不易,请勿搬运,全网维权!)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曾写下“难得糊涂”四个字,意味深长。
他说:“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一个人看得太清、算得太明,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未必是好事。因为在这方面,他还没有掌握“糊涂”这门处世的艺术。人若过于精明,事事计较,处处较真,往往会让自己和他人都感到疲惫。一旦学会在适当的时候“糊涂”一点,关系也就顺畅了,心也安宁了。
对别人的小缺点,装个糊涂
作家李筱懿曾分享过一个职场故事:
公司新来一位实习生,工作认真,但偶尔会出些小差错。
有一次,在准备一份重要会议材料时,他不小心将其中一个数据的单位弄错了。
一位资深同事发现后,没有当众指出来,也没有立刻向领导汇报。
他只是在私下里,委婉地提醒了实习生,并帮他一起修正了错误。
这位同事对实习生说:“年轻人,刚开始难免会紧张,下次注意就好。”
这位同事的“糊涂”,既保全了实习生的面子,也避免了一场可能的小题大做,更赢得了实习生的感激和尊重。
相比之下,另一位凡事“明察秋毫”的同事,常常因为过于较真,指出别人无伤大雅的小错误,而让人敬而远之。
所以你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度的“清醒”,揪着别人的小辫子不放,只会让关系变得紧张,让氛围变得尴尬。
恰如古人所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你越是眼里不揉沙子,越是容易让人感到压力,不敢亲近。
不如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糊涂”一点,给别人留有余地,也给自己带来好人缘。
对小缺点装糊涂,不是纵容,而是一种体谅;不较真,不是没原则,而是一种善良。
既是如此,那就学会宽容,懂得体谅,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
对别人的私事,装个糊涂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无意中听到了别人的隐私,或者知道了别人不愿公开的秘密。
这时候,是选择满足好奇心,四处打探传播,还是选择“装糊涂”,守口如瓶?
给大家分享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王阿姨的社区工作者。
她每天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不可避免地会了解到一些家庭的内部情况。
有一次,她偶然得知小区里一对看似恩爱的夫妻,其实正在闹离婚。
但她从未向任何人提起,即使有人向她打听,她也总是笑着说:“不清楚呢,人家的家事,我们外人不好瞎猜。”
她的这种“糊涂”,守住了别人的隐私,也保护了当事人的体面,更维护了社区的和谐。
第二个故事,是一位名叫老陈的办公室职员。
他无意间看到一位同事在浏览求职网站,似乎有跳槽的打算。
老陈没有声张,也没有向领导汇报,就像什么都没看见一样。
他明白,在事情没有明朗之前,任何的猜测和传播都可能给同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种“装糊涂”的智慧,让他避免了卷入是非,也赢得了同事的信任。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和不愿意被触碰的角落。
保持适当的距离,尊重别人的边界,是成年人相处的基本礼仪。
对别人的私事装糊涂,才能拥有更清净的人际关系;关系清净,才能拥有更安稳的生活。
它们的出现,并非为了让你变得冷漠,而是要让你更加懂得尊重和界限。
你经历的每一次“守口如瓶”,都会让你更加值得信赖,更加赢得尊重;
你跨过的每一道“八卦”的坎,都会让你的人际关系更加健康,更加稳固。
对别人的私事装糊涂,是一种尊重;保持距离,是一种修养。
正如亦舒所说:“知道的不要全说,听到的不要全信。”
对过往的恩怨,装个糊涂
《增广贤文》有言:“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在内心豁达的人眼里,过去的就让它过去,纠缠于旧账毫无意义。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难免会与人产生一些摩擦和误会。
如果事事都记在心里,耿耿于怀,那生活该有多累?
就像两个曾经有过争执的朋友,多年后再次相遇。
如果一方总是提起当年的不愉快,细数对方的不是,那么这段友情恐怕很难再续前缘。
但如果双方都能对过往的恩怨“装个糊涂”,相逢一笑泯恩仇,珍惜当下的情谊,那么关系就能重新建立,甚至更加牢固。
这种“糊涂”,不是真的忘记,而是选择放下。
放下过去的伤害,是为了更好地拥抱现在和未来。
是原谅了别人,更是放过了自己。
所以你看,人生的许多烦恼,都源于对过去的执念。
很多时候,你觉得铭记是原则,但你以为的“糊涂”,往往更能带来内心的平静。
任何关系的修复,都需要双方的宽容和谅解。
以一颗“糊涂”的心去面对,所有的恩怨,便都能在时间的冲刷下淡化。
最后再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苏东坡的故事。
苏东坡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他有过节的人也不少。
但他晚年却能与许多曾经的政敌和解,甚至成为朋友。
比如他与章惇,年轻时曾是好友,后因政见不合反目成仇,章惇甚至在他落难时落井下石。
但当苏东坡晚年听说章惇也遭遇贬谪,生活困苦时,他并没有幸灾乐祸,反而写信安慰,甚至寄去药物。这种对过往恩怨的“糊涂”与释然,正是苏东坡人格魅力的体现。
一个人拥有了对过往恩怨“装糊涂”的智慧,就会像苏东坡那样,心胸开阔,不为往事所累,最终活得通透而洒脱。
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
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人际关系质量,你的智慧决定了你的内心安宁程度。
保持“装糊涂”的智慧,那么即使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也能因为你的宽容而变得简单和谐。
喜欢文章请点个赞、收藏或者转发,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观点,多谢支持!
来源:聪明的梦想GHt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