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天津市和平区依托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立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服务创新联合体,通过机制革新、数智赋能、产才共融、生态优化等举措,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探索出一条政府搭台、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人才工作新路径。
本报天津讯 (通讯员 天仁轩)近年来,天津市和平区依托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立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服务创新联合体,通过机制革新、数智赋能、产才共融、生态优化等举措,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探索出一条政府搭台、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人才工作新路径。
积极构建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多方联动人才服务平台,创新机制,促进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建立“协同赋能型”统筹机制。强化联合体成员单位主体作用,建立“轮值主席领衔+揭榜闭环管理”治理模式,每季度制定联合体任务清单,组织专家学者、企业主体等“揭榜挂帅”,累计认领18项任务,资源匹配效率提升80%。创新“供需耦合型”融通机制。构建“需求—供给—共建”对接链条,定期举办供需对接会、产品推介会等,广泛链接政府、高校、企业等主体资源,建立起“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解”的对接模式,形成对接合作6个,助力企业解决问题效率提升60%。打造“聚能辐射型”品牌机制。结合区域特色资源,推出“才聚和平、链聚和平、悦聚和平”人才服务品牌,聚焦政策宣讲、精准对接、赛事承办等8大模块,布局品牌化活动,累计服务企业230余家、服务人才超5000人次。
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构建“一平台、两枢纽、三场景”智慧服务体系。搭建信息化平台,建设“数据枢纽”和“服务枢纽”。开展人才大调研活动,摸清全区人才底数、了解企业需求,为精准服务重点产业链建设提供数据支撑。整合北京外企人力、中智等人力资源服务龙头企业产品,为重点产业链企业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产品包,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拓展招聘、培育、政策服务应用场景。举办网络双选会,精准发布岗位11244余个,吸引8101人次在线参与。上线“产教融合直播间”,组织人力资源专家、企业高管开展产业前沿动态、职业能力提升等专题直播12场,累计培训300余人次。组织“云端政策解读会”,围绕“海河英才”落户、创业服务、就业补贴等方面,解答企业咨询400余条。
以人力资源服务为纽带推动产才融合发展。“一链一策”开展精准对接。创新“需求清单+服务包”对接模式,推动人力资源企业逐条对接重点产业链,制定动态更新的“紧缺人才需求清单”,提供定制化、模块化的人力资源产品包,实现企业需求与人力资源服务“一键匹配”,成功对接重点产业链企业33家。联合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打造常态化“人才共享市集”,企业发布课题需求,高校团队“揭榜挂帅”,实现校企供需精准匹配,其中“陆凯科技——天津工大订单培养计划”成为联合体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硬保障与软服务双管齐下,打造“一卡一专员一空间”人才服务体系,构建有温度的人才生态圈。聚焦教育医疗、商务出行等12项人才高频需求,设计“和平人才卡”动态服务权益体系,精准服务120余名联合体重点企业高管及专家人才。组建20余名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建立“一对一”定向服务企业机制,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挂销账”管理,累计收集问题48项,问题解决率达90%。建设“人才会客厅”,举办企业沙龙、产业园大讲堂等活动9期,吸引超500人次参与,为人才搭建起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的优质成长空间,提升人才获得感。
来源:平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