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拼搏故事·微观宁夏一季度开门红② | 徐荣振的牛栏里藏着“双重保险”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9 10:26 2

摘要:“这就是产销闭环的魅力。”4月27日,同心县韦州镇旧庄村荣振养殖合作社理事长徐荣振看着手机上显示的存栏量和福建中转站出货数据,一边说一边打开福州生鲜店发来的当日订单——肋排200公斤、牛腩150公斤、牛骨300公斤,随着他点下“确认”键,一场穿越2000公里的

“这就是产销闭环的魅力。”4月27日,同心县韦州镇旧庄村荣振养殖合作社理事长徐荣振看着手机上显示的存栏量和福建中转站出货数据,一边说一边打开福州生鲜店发来的当日订单——肋排200公斤、牛腩150公斤、牛骨300公斤,随着他点下“确认”键,一场穿越2000公里的肉牛销售之旅就此开启。

韦州镇的肉牛。

与其他合作社不同,荣振的牛栏里藏着“双重保险”。一头是政策托底:依托闽宁整合资金,福建每开一家直营店,同心县政府补贴10万元;另一头是市场托举:福建56家直营店构建的销售网,让每头牛比本地多赚8000元。“以前养牛是‘单脚跳’,现在是‘政策+市场’两条腿奔跑。”徐荣振指着冷库前等待装车的肉牛说,合作社在政府的支持下跨省建立了屠宰分割车间,销售热鲜牛肉,将每天滞销牛肉加工为预制菜,开发牛肉丸、卤肉等产品,牛肉综合利用率高达95%,牛肉利润高于本地市场15%—20%。这些牛还与福建屠宰车间的智能分割系统联网,实现了一头牛38个部位精准定价。

“以前卖牛像押宝,现在有政府当靠山。”村民苏泽成正在给待运肉牛佩戴耳标,这个与徐荣振合作多年的养殖户算得清账:合作社统购价比市场每公斤高2元,饲草配送省下运费,冷库让牛肉能卖上好价钱。最让他安心的是肉牛不愁卖,自己只管养好牛一切交给合作社。

肉牛产业是同心县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同心县坚持“链长+链主”工作机制,统筹规划布局,聚焦“扩规养殖、精深加工、跨省销售”等垂直环节。建成万头肉牛养殖基地3个、千头养殖基地5个、村集体养殖场11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269家;本地屠宰场2个,精深加工企业4家,区外屠宰分割车间2家,肉牛精深加工率达34%。年屠宰加工肉牛4.7万头、生产牛肉1.55万吨,产值达到9.3亿元。

肉牛产业是同心县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政策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不仅在荣振养殖合作社变得具象化,更让同心县肉牛产业焕发着新的生机。厦门体验店申请增加牛肉丸供货,深圳连锁餐饮追加200头订单,泉州洽谈牛肉专供……这些跨越山海的订单,最终都会转化为韦州镇养殖户账本上跳动的数字。而在全区的畜牧产业图谱上,肉牛出栏量8%的增幅曲线,正勾勒出政策纾困与市场开拓双轮驱动的轨迹。(宁夏日报记者 李昊斌 文/图)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