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地戏“顺顺”组合:在守正与创新中延续家国情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9 10:46 2

摘要:近日,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在中央歌剧院上演。时间回到明朝洪武年间,一段朱元璋集结都城应天府兵力、跋山涉水来到今贵州安顺屯田驻兵的往事徐徐展开。其中,安顺独有的民间表演艺术——地戏的亮相,成为整部歌舞剧的亮点。

近日,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在中央歌剧院上演。时间回到明朝洪武年间,一段朱元璋集结都城应天府兵力、跋山涉水来到今贵州安顺屯田驻兵的往事徐徐展开。其中,安顺独有的民间表演艺术——地戏的亮相,成为整部歌舞剧的亮点。

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

来自安顺本地的6位地戏演员,身着色彩艳丽、做工考究的地戏服饰,戴着各式地戏人物面具,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声,在高台上展现着金戈铁马的年代。

“这次到中央歌剧院演出,虽然只有一分多钟的亮相机会,但我们是抱着学习专业院团经验的想法来的,学习他们的创新经验,能回去更好地宣传和传承安顺地戏。”参演地戏表演者、安顺地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顾家顺感慨道。

除了顾家顺,“00后”周顺也参加了这次表演,他们则是安顺小有名气的地戏表演者——“顺顺”组合。作为安顺地戏年轻一代传承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正用青春的力量为这门古老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安顺大屯堡非遗地戏演艺团在省团拜会大放异彩

安顺地戏,是安顺地方传统戏剧,源自明初,历经六百多年的岁月洗礼,被誉为“戏剧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演内容多取材自杨家将、岳家将等忠义报国的故事,一场表演下来,气势恢宏,让人热血沸腾。

是怎样的机遇开始学习地戏的?“顺顺”组合的成长经历惊人地相似。

周顺出生在天龙屯堡,从小在其爷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先松的熏陶下,7岁就开始学习地戏。

“小时候戏台总是被围得水泄不通,外国游客举着相机如获至宝的样子,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地戏的魅力。”周顺回忆道。

而顾家顺同样来自地戏世家,他的爷爷则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顾之炎。从小听着地戏长大的他,对地戏拥有着特殊的感情。12岁那年,在爷爷的引导下,顾家顺正式踏上了地戏学习之路。

安顺古城地戏表演

为何取“顺顺”组合?

“今年,安顺推出城市形象IP‘安安’‘顺顺’,其中‘顺顺’正是以地戏少将为原型。巧合的是,我们俩的名字都含有‘顺’字,加之对创新传承的共同理念,两人一拍即合组建了‘顺顺’组合。”顾家顺回答记者。

在传承安顺地戏的道路上,“顺顺”组合深知,想要让这门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就必须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积极创新。

“要让年轻人喜欢地戏,首先得让他们看得懂、觉得有趣。”顾家顺说,为了让古老艺术更贴近现代观众,他们在表演中加入第三方主持人解说,并在表演场地的屏幕配上字幕。

不仅如此,他们还大胆尝试将地戏与流行音乐等元素融合,在编排时于合适节点配上背景音乐,让地戏唱腔、马蹄声、厮杀声相互交织。

安顺地戏走进“村T”

周顺告诉记者:“通过音乐烘托,能让地戏的爆点和燃点更加突出,让观众身临其境。”每次演出后,他们都会总结经验,针对不同场合调整表演形式,比如在“村T”表演中加入音乐元素,在贵阳越界影城表演《封神演义之哪吒闹海》时则特意定制高台,力求最佳呈现效果。

数字传播是“顺顺”组合的另一大创新。周顺发布的“安顺非遗助力村超”视频引发广泛关注,与芒果TV《披荆斩棘》节目的合作更让地戏走向全国。如今,他们的抖音账号已成为宣传地戏的重要窗口,与各地文旅博主的合作为非遗传播注入了新活力。

在贵阳越界影城表演安顺地戏《封神演义之哪吒闹海》

“虽然只是短短几分钟的视频,但能让更多人看到地戏,我们就很满足了。”周顺说。

除了舞台表演和线上传播,周顺和顾家顺还积极与学校、社区合作,开展地戏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他们走进校园,为学生们表演地戏,讲解其历史和文化内涵,手把手教学生唱地戏、跳地戏;在社区里,组织地戏爱好者开展交流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地戏传承中来。

地戏文化进校园

展望未来,周顺表示,不仅要守住老传统,更要创造新传统。顾家顺说,每一次表演都是传承的契机,不会放过任何宣传地戏的机会。“顺顺”组合计划打造青少年传承基地,为更多年轻人提供学习平台。他们相信,只要持续创新传播方式,这颗非遗明珠必将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从屯堡村落到现代舞台,从田间地头到网络空间,“顺顺”组合用青春的热情和智慧,正在书写着安顺地戏传承的新篇章。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希望,也看到了非遗创新发展的无限可能。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