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争相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到互斥对方要求骑手“二选一”,美团与京东围绕餐饮外卖业务上演的贴身肉搏,无疑是当下最为引人关注的热点话题,同时也让已经平静多时的国内互联网行业再次热闹了起来。
从争相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到互斥对方要求骑手“二选一”,美团与京东围绕餐饮外卖业务上演的贴身肉搏,无疑是当下最为引人关注的热点话题,同时也让已经平静多时的国内互联网行业再次热闹了起来。
但京东外卖并非美团当下唯一的对手,就在双方的交锋愈演愈烈之时,抖音和快手也在加快布局到店和酒旅业务。
以快手本地生活为例,在不久前举行的2025聚力大会上,其正式提出“新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AI”战略。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快手本地生活GMV同比增长200%、其中新线城市GMV同比增长均超220%,日均支付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00%、新线城市用户占比超62%。
随后快手本地生活方面宣布启动“百城万店”服务商招募计划,重点招募内容型、招商型和运营投放型三类服务商,分别对应短视频/直播创作、本地商户资源拓展,以及店铺代运营等核心能力,以全面覆盖本地生活服务的各个环节。
在抖音生活服务方面,继此前在今年3月推出“随心通兑”活动,旨在扩大极致价敏用户市场、促进腰尾部商家的长效经营之后。不久前还针对美食行业推出储值卡商品类型的定向招商计划,覆盖水果鲜货、零食/速食、茶饮果汁等8个细分品类,旨在为优质连锁商家通过新的流量变现渠道,锁定用户消费、增强用户粘性。此外,日前其还发布了2025年“心动榜”。
事实上,相比餐饮外卖业务,美团到店和酒旅业务的危机来得还要更早。这其中最为具象的体现,便是抖音方面已经在抢走商家的广告费。相关数据显示,通常情况下,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的佣金收入与广告收入的增速差距在5%左右,但在2022年第四季度,其广告收入增速被佣金收入增速甩出了18个点,随后在2023年第一季度,这个差距进一步扩大至21%。
到了2024年初,时任美团到店事业群总裁的张川更是在内部信中坦言,“到店业务身处一场残酷并且煎熬的堑壕战”。
毕竟与拥有商家供给、履约能力等护城河,易守难攻的餐饮外卖业务相比,美团到店酒旅业务的优势并不明显。张川就曾表示,过去到店的壁垒是地推,但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线下供给体系已相对稳定,地推不再是强大的壁垒,“所以每有对手进入生活服务,都是从到店开始”。
另一方面,即便京东外卖此番来势汹汹,喊出了“品质外卖”等口号,但其基本打法与美团外卖无二,仍是外卖平台沿用的那一套。这也就意味着美团外卖与京东外卖是在同一维度竞争,而且作为先行者的美团,在商户规模、骑手规模、用户心智等方面均有优势。
然而在到店和酒旅赛道,美团与抖音、快手的市场竞争却是两种商业模式的较量。前者长期采取的都是“货架模式”,属于“人找货”,后者则是以“流量+内容+算法”重构到店和酒旅业务的底层逻辑,通过短视频种草、直播促销和LBS精准推送实现了“货找人”,能够激发用户非计划性消费需求。由于抖音、快手给商家带来的巨大营销爆发力,以至于美团方面即便能够拿到价格更低的供给,也不一定就会在销量上占优。
需要注意的是,身为“高频打低频”战略核心所在的餐饮外卖业务固然重要,但到店和酒旅业务对于美团的重要性也丝毫不输给前者。
此前曾有消息显示,在2024年的一次内部会议上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表示,““我给京东外卖定一条规矩,京东外卖永远赚的净利润不允许超过5%。超过5%,我要处分人的”。但事实上,餐饮外卖本就是一门弯腰捡钢镚的“苦生意”。
根据摩根大通发布的全球在线外卖行业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主流外卖平台预测净利润率在1.5%~3.3%之间,平均值为2.2%。其中Uber旗下的Uber Eats以净利润率3.3%暂居榜首,美团外卖业务的净利润率则为2.8%。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与餐饮外卖相比,到店和酒旅才是美团最为主要的盈利来源。在外卖业务净利润率不超过3%的情况下,2024年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却实现了20.9%的经营利润率,所以到店和酒旅业务的贡献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用《中国企业家》十年前专访王兴的一篇报道来形容美团,那就是“O2O永无宁日”,其业务模式就决定了永远都逃不开竞争。只是相比以往,如今无论在餐饮外卖、即时零售,还是到店酒旅赛道,美团所面临的都是不是短期的战争。
当然,离开美团的视角来看,无论这一战事的结局如何,只要能够推动各家进一步向精细化运营、提高用户体验,显然就是市场想要的结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三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