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肾炎患者注意!这个指标持续升高,相当于一个肾脏已经坏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9 20:09 1

摘要:4月23日,天津市泰达医院肾内科权威专家李青主任在其个人公众号分享了一则典型病例:一位35岁的青年男性患者,因长期未控制高血压,近期体检时查出尿蛋白异常与血肌酐超标(数值达129μmol/L)。

尿蛋白定性、尿蛋白定量都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但是除了尿蛋白,血肌酐的升高也可能预示着肾脏受损!

血肌酐升高,相当于一个肾坏了

4月23日,天津市泰达医院肾内科权威专家李青主任在其个人公众号分享了一则典型病例:一位35岁的青年男性患者,因长期未控制高血压,近期体检时查出尿蛋白异常与血肌酐超标(数值达129μmol/L)。

患者询问病情严重程度,李主任以通俗比喻回应: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青壮年即使主动捐献一个肾脏,剩余肾脏功能仍足以维持血肌酐在健康阈值内;而该患者血肌酐升高,本质上意味着其肾脏已出现相当于“一个肾坏了”。

人体正常有2个肾脏,约200万-240万个肾小球,但日常仅约80万个肾小球在工作,其余为“替补”。正常情况下,健康肾脏能将血肌酐(代谢废物)维持在正常水平,而只要保证有80万个正常肾小球工作,血肌酐就不会升高,即便捐出一个肾脏,剩下的肾小球数量仍足够维持血肌酐正常。

但当大量肾小球硬化,血肌酐就会升高,这意味着肾脏功能受损,相当于损失了一个肾脏的排泄能力。

血肌酐和尿肌酐有什么不一样?

血肌酐是血液中的代谢废物,由肌肉分解产生(内源性为主,饮食影响较小),其水平高低直接反映肾脏滤过功能:若肾小球受损,血肌酐无法正常排出,浓度即会升高,是评估肾功能的“金标准”。

尿肌酐则是肾脏过滤后随尿液排出的废物,其含量受肌肉总量、饮食(如肉食摄入量)和代谢速度影响更大,单独数值意义有限,更像代谢状态的“副产物”。

总结:优先看血肌酐、尿肌酐仅为参考。但是血肌酐在早期肾脏损伤中可能并不明显,早期需要结合多个指标,尿肌酐、尿蛋白等分析肾脏功能。

预防血肌酐升高,应该怎么做?

01 限制盐分的摄入

盐分超标是肾功能衰退的“隐形推手”,每日摄入量需严格控制在5克以内(约一啤酒瓶盖平铺量),使用限盐勺分装每日用量,起锅前放盐减少渗透量,多用葱姜蒜、花椒等天然香辛料替代盐味,同时还要需警惕加工食品中的“盐分刺客”:

调味品:1勺酱油(15ml)含钠量达900mg(相当于2.3克盐),1勺豆瓣酱含钠量超1200mg,建议改用低钠酱油(钠含量降低30%)或柠檬汁、香草碎提味。

加工食品:火腿肠、挂面、话梅、辣条等“高钠大户”应少吃,例如100克挂面含钠量高达1200mg,2片普通切片面包钠含量达300mg。大家在吃加工食品的时候,一定要养成看营养成分表的习惯。

02 多吃新鲜蔬果,适量吃肉

科学搭配饮食可降低肾脏代谢负荷,需遵循以下原则:

蔬果:每日保证500克新鲜蔬果(绿叶菜占1/2以上),例如菠菜、西兰花富含维生素K及叶酸,可减少肾血管钙化;蓝莓、草莓含花青素能抗氧化护肾。

肉类:每日猪肉、羊肉、牛肉等红肉不超过50克,约掌心大小,白肉(鸡鸭鱼)可增至100克,优先选择清蒸、炖煮等低脂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烟熏。

优质蛋白:肾病患者可用蛋清、豆腐(非卤水豆腐)补充蛋白质,1个鸡蛋清含6克优质蛋白且几乎无磷,适合高磷血症患者;豆腐需选择“北豆腐”,含水量低,磷吸收率较南豆腐降低40%。

03 控制血压

长期高血压会影响肾脏功能,合并肾病者建议高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

高血压患者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先选用沙坦类(如缬沙坦)或普利类(如福辛普利)等降压药,此类药物可降低肾小球内压20%-30%,延缓肾病进展;若单药效果不佳,可联用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但需每3个月监测血肌酐及血钾。

04 警惕肾毒性药物

肾脏是药物代谢的“重灾区”,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以下药物:

抗生素: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可致肾小管坏死,一代头孢(头孢唑林)肾毒性高于三代头孢,使用前需评估eGFR(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者禁用万古霉素。

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双氯芬酸连续使用>3天即可引发急性肾损伤,尤其易发于脱水、心力衰竭患者,建议改用对乙酰氨基酚,但肝功能异常者慎用。

中药材:含马兜铃酸的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可致肾间质纤维化,雷公藤多苷需严格监测尿常规,尿蛋白阳性者禁用,朱砂安神丸中的雄黄(硫化砷)可蓄积性损伤肾小管。

造影剂:碘对比剂(如碘海醇)用于肾功能不全者时,需在检查前4小时至检查后12小时静脉补液(生理盐水1ml/kg/h),使尿量维持150ml/h以上。

05 定期监测肌酐水平

定期监测肌酐水平有助于让医生动态了解患者的肾脏功能。若未出现肾脏损伤,可以每年1次基础肾功能检测,包括:血肌酐、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等,若UACR>30mg/g提示肾小球早期损伤。

如果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狼疮肾炎患者应该每半年复查肾功能,加做肾脏超声,当发现血肌酐升高时,应该及时与医生沟通。

参考文献:

[1]李青科普《这个指标高,相当于一个肾被毁掉了》

[2]李海霞,张春丽,徐国宾,等.健康人群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肌酐分布及其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比较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29(011):970-974.DOI:10.3760/j:issn:1009-9158.2006.11.004.

[3]许戎.血肌酐与胱抑素C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4(6):5.DOI:10.3760/cma.j.issn.1009-9158.2014.06.005.

[4]尹文俊,左笑丛,周凌云,等.2015—2020年湖南省医疗机构肾毒性药物用药情况分析[J].中南药学, 2022(002):020.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风湿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