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5日,考研名师张雪峰在微博发文,直言“读研红利还剩多少”的讨论毫无意义,引发全网热议:“有些专业考研意义不大,但有些专业不读研根本活不下去!” 一句暴击,撕开了千万学子对学历焦虑的伤疤——读研究竟是逆袭跳板,还是无效内卷?
2025年4月25日,考研名师张雪峰在微博发文,直言“读研红利还剩多少”的讨论毫无意义,引发全网热议:“有些专业考研意义不大,但有些专业不读研根本活不下去!” 一句暴击,撕开了千万学子对学历焦虑的伤疤——读研究竟是逆袭跳板,还是无效内卷?
1. 专业差异决定考研价值
张雪峰认为,讨论“读研红利”是伪命题,**医学、法学、工科等专业必须考研**,否则就业竞争力几乎为零;而部分文科或商科专业,考研性价比可能不如直接就业。他犀利指出:“用一个大话题制造焦虑,不如帮学生看清自己专业的真实需求。”
2. 功利主义还是现实指南?
反对者批评其言论过度功利,将教育简化为“混学历”的投机游戏。例如,他曾称“文科都是服务业”“报新闻学不如打晕孩子”,被大学教授痛批“砸传播的锅”。但支持者认为,他戳破了普通家庭的生存真相:“穷人家的孩子,选专业就是为了吃饭。”
3. 普通人的生存博弈
直播间里,张雪峰用“算盘声”击碎理想:法学为考公铺路、师范生饱和警告、心理学就业岗稀缺…… 这种实用主义背后,是“山河四省”考生对教育资源的绝望——虚拟的“山河大学”专业只有“考公”和“考研”。
4. 天价志愿填报与教育生意
张雪峰团队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梦想卡”售价高达1.6万元,一对一课程排到2025年,背后是年规模近10亿的市场。争议声中,他已完成从讲师到商人的蜕变,涉足研学、直播、股权投资,年入千万。
“如果重来一次,你会选择考研还是就业?”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来源:观点交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