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一假期正值春夏换季,踏青赏花、露营采摘等户外活动备受青睐。然而,季节交替时气温多变、传染病高发,健康防护尤为重要。做好以下防护措施,才能畅享春日美景,平安健康出行。
五一假期正值春夏换季,踏青赏花、露营采摘等户外活动备受青睐。然而,季节交替时气温多变、传染病高发,健康防护尤为重要。做好以下防护措施,才能畅享春日美景,平安健康出行。
一、健康防护先行:预防传染病
1. 健康监测
春夏交替是诺如病毒、流感、肠胃炎等传染病的活跃期,出发前关注自身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建议暂缓行程并及时就医。慢性病患者、老人及儿童需特别留意身体状况,必要时携带基础病历或医生建议。
2. 个人卫生防护
随身携带消毒湿巾、免洗洗手液,接触公共设施后及时清洁双手;避免用手直接触碰口鼻;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3. 饮食卫生警惕
外出就餐选择正规餐厅,避免食用生冷海鲜、未熟肉类及路边摊贩食品;不随意采摘、食用野外不认识的野菜野果,防止食物中毒。若自备餐食,需用密封保鲜盒分装,避免交叉污染,并尽快食用。
二、应对换季温差:保暖与防晒兼顾
1. “洋葱式”穿衣法
春季天气多变,昼夜温差较大,内层选择透气速干衣,中层搭配保暖针织衫,外层穿着防风外套,方便根据温度增减衣物。建议随身携带轻便马甲或防晒衣,出汗后及时更换,避免着凉。
2. 科学防晒不可少
春季紫外线强度逐渐增强,尤其是高海拔、水边等区域。外出前30分钟涂抹防晒霜,并每2小时补涂一次;佩戴宽檐帽、太阳镜,或使用遮阳伞加强防护。
三、防范春夏季高发健康风险
1. 花粉过敏防护
过敏体质者尽量避开花草密集的景区,选择植被较少的生态公园或水域周边。若需赏花,建议佩戴口罩与护目镜,减少花粉接触;返程后立即更换外衣并清洗鼻腔。
2. 防虫叮咬措施
蜱虫、蚊虫在春夏季活动频繁,进入树林、草丛时,应穿浅色长袖长裤;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DEET)成分的驱虫剂。若被蜱虫叮咬,勿强行拔除,应用镊子垂直夹住虫体根部缓慢取出,并及时消毒。
3. 谨防肠胃疾病
春夏湿热环境易滋生细菌,饮食需格外注意,饮用瓶装水或烧开后的水,避免直接饮用山泉、溪水;生食水果前彻底清洗或去皮;晕车、肠胃敏感者可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等应急药物。平时可适量补充营养品,调节脾胃功能。
四、突发情况应急处理
1. 扭伤与擦伤急救
户外活动若遇扭伤,立即停止运动并冷敷患处(用毛巾包裹冰袋,每次15分钟),48小时后再热敷促进恢复。轻微擦伤可用碘伏消毒,覆盖无菌纱布。若伤口较深或出现红肿化脓,需尽快就医。
2. 中暑与感冒预防
中午高温时段避免长时间暴晒,多补充水分(每小时饮水200-300ml)。若出现头晕、乏力等中暑征兆,应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冷敷腋下、颈部。日常建议适量补充小分子肽,增强自身免疫,预防感冒。
来源:丐帮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