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凝视与生长—五次见证死亡的随想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30 06:59 2

摘要:花甲之年或古稀之年以上的,每个人基本都见证过死亡,我就数次见证过死亡,最早感受到死亡的恐惧是奶奶的去世,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上海,记得一天中午放学回来,奶奶家围了许多人,我被人领了进去。幼儿时,我随外公外婆在上海长大并读书,外公外婆家和奶奶家很近,我看见奶奶

文/沈沪宁

花甲之年或古稀之年以上的,每个人基本都见证过死亡,我就数次见证过死亡,最早感受到死亡的恐惧是奶奶的去世,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上海,记得一天中午放学回来,奶奶家围了许多人,我被人领了进去。幼儿时,我随外公外婆在上海长大并读书,外公外婆家和奶奶家很近,我看见奶奶直挺挺躺在挂着蚊帐的木床上,骨瘦如材;邻居说,奶奶咽气前一直伸着食指和中指,意思是要等两个孙子(我和哥哥)放学回来见一面,可我们回来时,奶奶已经走了。

时光如梭,又过去了40年,又先后见证了四位长辈的离去,但这时我已长大,对死亡没有了恐惧,只是知道他们的生命都逝去了,会忍不住在黑夜里流下泪水,从最初撕心裂肺的痛苦到现在春雨绵绵般的思念,切身体验到生命之无可奈何花落去;我发现至亲离去的一瞬间通常不会使人极度悲伤,而真正让你崩溃的是家里他们曾经睡过的床,茶几上他们用过的茶杯,阳台上已渐枯萎的盆栽,还有安静挂在墙上的他们的照片,甚至夜晚卫生间传来的抽水马桶声……,这才是之后你要承受的无数个瞬间。

今年4月,我再次见证了死亡,并经历了整个过程。3月初接到妻弟电话,我和爱人便从福建赶回安徽,岳父在医院里躺了一个多月,原来敦实粗壮的身子,因晚期肝癌的折磨瘦得不成人形,看着曾经坚挺了一辈子的身板,竟然就这样一瞬间地塌了,我体会到了生命的无常。

见证死亡和亲历死亡的过程是很不一样的,以前自己的几位长辈去世时,我们弟兄姐妹都远在一千多公里的外省工作,家里雇有保姆和护工,平时都是他们代为照顾,老人去世时我们才赶回来告别,没有经历过程,只是见证死亡。现在我们退休多年,有的就是时间,所以岳父住院后我们就赶回来照料陪伴;但也正因为这段的陪伴,让我们亲历了死亡过程的残酷。岳父缠身的病症太多,肝肿瘤伴肝内转移,门静脉广泛癌栓,中等量血性腹水,肾功能不全,高钾等等,往往医治了这个又会引发了那个。肚子鼓得像打足了气的皮球,小腿肿得裤子穿不上,抽出来的腹水几乎是血水,难受(应该是疼)得在病床上折腾睡不着,刚吃的吗啡或安眠药又催着让去找护士要说还想吃。

接诊过的几个医生数次对我们说,终末期的癌症病人随时都会走,你们要有心理准备,可能是狼来了的故事听多了,慢慢地都变得有点麻木了,总以为医生的话是危言耸听;之后的20多天,妻弟和爱人等轮班陪护在岳父身边寸步不离, 呆呆的看着他日渐消瘦的身子,呆呆的听着他日渐痛苦的低吟,除了抚摸他的身子,轻声安慰几句,有的只是干着急,不知所措。医生说癌症的治疗方案全世界基本都一样,还说再痛时就加大药物剂量,当时我们挺开心,以为会越来越好,没想到这其实是加速了死亡。

虽说晚期肝癌病人的存活率不高,可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我们眼前就这么没了,多少还是有点内疚,感觉好像没有尽力,没有去上海寻医问药。其实女儿已经两次和上海著名医院的专家联系了,也挂号缴了费,并买了去上海的高铁票订了上海的酒店,但我们一直犹豫着觉得没必要去就一直没去;去上海或许结局一样,可心态可能就会变得不一样。

星期三这天上午,爱人让我去接岳母来医院看看岳父,到岳母家时,她已经拿着个空布袋在门口等我了。在车上,我问岳母带布袋干什么,岳母说把老头子接回来,袋子可以装点衣服什么的。到医院后,岳母表达了接岳父回家的意思,爱人及妻弟几个赶紧和医院商量办理出院手续,同时联系120救护车。岳母俯下身子对岳父说:我来接你了,接你回家。岳父虚弱地点了点头。

中午时分,在送岳父回家的救护车上,岳父流下了两滴眼泪,不知是在想你们都不救我了吗,还是在想终于可以回家了,不得而知。下午,还在外地工作的孙儿们都赶了回来。说来神奇,在医院疼痛呻吟的岳父,回来后接着氧气躺在床上似乎睡着了,家人们围在床两旁,抚摸他,呼唤他。下午4点多,刚放学的外孙女通过视频大声呼喊着岳父:大公,你累了吧,累了就睡吧。岳父微微睁了下眼又闭上了;一直到晚上,岳父就这样闭着眼张着嘴喘着气睡着;10点半以后,他的喘气忽然急促起来,家人们紧张地注视着他不敢出声,很快,他的喘气就弱了下去,慢慢地弱的像游丝一样;岳父老家的侄儿用手试了试鼻息,并侧耳贴在心脏上听了听,轻声地说:走了!岳父就这样永远地走了,很安祥的走了。

生而向死,谁也无可逃避的终极命数;弘一法师曾说:“去去就来,生死寻常事”;《心经》上也有句话,叫着“心无挂碍,无有恐怖”,只要你不怕,生死就是一念之间的过渡,这或许就是生命最后的体面;一个人的死亡,并非是生命的结束,被人遗忘才是。儿孙都好,心无牵挂;儿女皆孝,安然离世,乃人生之福也。

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在医院一个多月的护理陪伴,我们也想家了,想回自己的家了,想可爱的外孙女,想可爱的外孙了。这天回家,许久未见的两个孙儿兴奋地张开双臂跑过来迎接我们;吃饭时,让我们惊喜的是,原先磨蹭不吃或嚷着要喂的现象不见,两个孩子都是自己盛饭,把菜夹在碗里侧着头吃得津津有味;下午,小外孙被从幼儿园接回来后,把书包一放,自己下楼就去小区找小伙伴们玩了,而不用像以前那样不离左右地看着了。有人说过,成长是个十分复杂的内容,有的时候,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有的时候,它却是一瞬间就能完成的事情;不经意间,孩子们就这样长大了。

生命延续、孩子长大,是人世间最动人的旅程之一;生命的奇妙之处,或许就在于它既像春天的树枝般自然伸展,又像星星之火般代代相传。血脉相连,生生不息,生命以幼芽的姿态,续写着年轮的故事。电视剧《人世间》主题歌这样唱道:岁月的列车不为谁停下,命运的站台悲欢离合都是刹那;草木会发芽,孩子会长大;我们啊,像种子一样,一生向阳,在这片土壤里随万物生长。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去爱,共同成长,在时光流逝的过程中,充分感受生命的无限美好。

来源:骄阳似我文摘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