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谁没在地头玩过草?可有一种草,小时候常常踩在脚下、撕来卷泥巴、摘来当“小零嘴”嚼酸酸的甚是美味。
它长得像“幸运草”,小时候却被我们当零食吃,如今才知竟能清热解毒,名字你可能都没听过
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谁没在地头玩过草?可有一种草,小时候常常踩在脚下、撕来卷泥巴、摘来当“小零嘴”嚼酸酸的甚是美味。
现在却有药房按斤回收,据说人都争着挖,它的名字我们叫叫——酸咪咪。
这种草,外表软萌,内里可不简单。
它不光叶子酸得像醋一样,连根茎都是“自带调味”。小时候干完农活、或者放牛回来,我们总爱扒开它的根部,挖出一小段白白嫩嫩的“萝卜头”来吃——清脆带甜,还透着一股微微的酸气。
那时候不懂什么营养价值,只当是嘴馋解馋;现在回头一查,才知道那是酸咪咪的地下根茎,含有多种活性酸类、维生素和天然植物酚,被称为天然“胃口启动器”。
难怪小时候越吃越饿,饭量暴涨!
说它是“爆种弹”真不夸张。酸咪咪开花时不起眼,黄黄的小五瓣花,就像童年画画里的“太阳花”,但它的果子一旦成熟,轻轻一碰就“啪”地一声——直接弹出种子,飞出去一两米远。
那会儿我们最爱玩“炸弹草”,一脚踩过去,果荚炸裂,种子四散,打得裤腿都是印。那种“无声的快乐”,现在只有短视频里还能找回些回忆了。
而正是这种炸裂式传播,也让它成了很多农田和花坛里的“常驻草客”,哪怕你不种,它也悄悄钻出来了。
别以为它只能拿来吃,它的“厉害”,中医里早就有记载。
酸咪咪全草入药,有清热利湿、活血消肿、解毒退炎等作用。特别是对小孩感冒、口腔溃疡、咽喉红肿、风湿关节痛、皮肤湿疹……都有一定辅助效果。
以前我们村里有个老中医,常常采它来做药汤,有一次我腿扭了,奶奶用这草熬汤加热湿敷,三天肿就退了大半。
现在还有研究发现,它有抗氧化、抗炎症、甚至潜在抗癌活性,国外有论文研究它对肝胃癌细胞的抑制效果,不过这些更多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不能当成治病药方随便尝试。
所以,它是草药,但不是万能的药。会用的叫草宝,不会用的当杂草。
这草以前到处都是,现在却越来越稀罕。
一方面是农村生活方式变了,杂草清理得干干净净,野生酢浆草失去了原生地;另一方面是很多人嫌它“蔓延快、难打理”,一见就铲除。
可惜了,这草明明能吃、能用、还能观赏——绿叶点黄花,远看像刺绣,近看像剪纸,真要好好养一片,也能美化庭院呢!
所以,如果你家院角、花缝、阳台缝看到它,请别急着拔掉,不妨留一丛,春天时它会还你一地金黄。
❶【酸酸小凉拌】
摘些嫩叶,焯水后加蒜末、香油、酱油一拌——清热又开胃,酸中带香,适合春夏没食欲时吃。
❷【晒干泡脚】
将整棵酢浆草连根拔起洗净晒干,泡脚水里加一把,有助于舒缓风湿疼痛、散寒利湿。
❸【“萝卜根”小零食】
找些无污染的草,挖出根茎洗净,加点盐水腌半天,酸甜脆爽,小朋友都喜欢当“野外水晶糖”吃。
它不是“稀有植物”,也不是“明星野菜”,但它是许多农村娃童年里最酸最香最真实的记忆。
它叫酸咪咪,一个你可能从没注意过名字,但早已见过千百次的“野草老朋友”。
现在正是它冒头开花的季节,你不妨放慢脚步,去田边看看,说不定那片三叶小黄花里,就藏着你儿时那颗最纯真的心。
如果你家那边也有酸咪咪,你们又是怎么叫的它呢?
⚠️注:本文正常科普,不构成任何药用建议,如有医需,请遵医嘱!
如果文章对您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记得给个免费的赞赞和关注哟,感谢大家的支持!
来源:拜托了小朱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