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是不是养鸡的朋友?如果是,那你一定知道,蛋鸡产蛋量直接关系着咱们的养殖收益。想让蛋鸡高产,育成期(0 - 16周)的管理可是重中之重!
你是不是养鸡的朋友?如果是,那你一定知道,蛋鸡产蛋量直接关系着咱们的养殖收益。想让蛋鸡高产,育成期(0 - 16周)的管理可是重中之重!
根据Richard Miles教授的黄金法则,要实现现代蛋鸡养殖高产(20 - 60周产蛋260枚以上、高效饲料转化),得采取一套系统性措施。
一、前12周关键营养管理
前12周对蛋鸡来说太关键了,是蛋白沉积(肌肉发育)和骨骼形成(95%完成)的重要时期。这时候,一定要给它们提供高蛋白、高氨基酸的优质饲料,粗蛋白得≥18%,而且氨基酸要平衡 。千万别限饲,得保证体重达标,得时刻盯着品种生长曲线。
0 - 8周,肠道健康是重点维护对象,肠道健康就像是给蛋鸡的消化吸收打下坚实基础。可以添加益生菌、短链脂肪酸,还要控制好球虫,为后期消化吸收效率的提升做好准备。
二、体重与均匀度控制
每周都要给蛋鸡定期称重,这就跟咱们定期体检一样重要。要是体重不足,就得赶紧提高营养浓度或者增加采食量,限饲可千万使不得,这会严重影响蛋鸡的发育。
到了16周,得追求高均匀度,目标是≥85%。可以把鸡按体重分成大、中、小群,分群管理。同时,要保证料位、水位充足,减少鸡群之间的竞争压力,让每只鸡都能吃得饱、喝得好。
三、分阶段营养调整
0 - 8周,高蛋白(18 - 20%)、高氨基酸(赖氨酸≥1%)很重要,这个时期蛋鸡的器官发育(如肝脏、生殖系统)离不开这些营养。
8 - 16周,营养重点就要转向能量优先,代谢能2800 - 2900 kcal/kg,适当降低蛋白(14 - 16%),促进脂肪储备,为蛋鸡后续的生长和产蛋做好能量储备。
14 - 16周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能突击补营养,这时候提高营养对产蛋期没啥好处,前期打好基础才是关键。
四、环境与健康管理
温度对蛋鸡的影响很大,尤其是要避免高温(>30℃),高温会导致蛋鸡体重减轻、性成熟延迟。夏天一定要做好通风降温工作,必要的时候,夜间可以补光刺激采食,让蛋鸡在舒适的环境里生长。
光照程序也有讲究,16周后要逐步增加光照,每周+30分钟,这样可以刺激蛋鸡适时开产。但要注意,光照增加得和体重协同起来,如果性成熟体重不足,会降低产蛋持久性。
五、数据驱动监控
每周都要跟踪关键指标,体重、均匀度(12周体重达标,16周均匀度≥85%)以及骨骼发育(胫骨长度12周达标),这些指标就像是蛋鸡健康和生长的“晴雨表”。
根据这些指标,及时调整饲喂方案。要是均匀度差,就分群针对性补饲;要是体重滞后,就得赶紧检查是不是有疾病或者营养浓度不够。
六、避免常见误区
12周前千万别限饲,这时候限饲会对骨骼和肌肉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影响蛋鸡的一生。
肠道健康千万不能忽视,前期要是用了劣质饲料或者管理粗放,后期料蛋比会升高,死淘率也会增加,咱们的收益可就大打折扣了。
还有,不要过度关注后期营养,14 - 16周提高营养弥补不了前期的缺陷,0 - 12周才是重点关注阶段。
要是能把上面这些措施都做好,鸡群就能在12周时骨骼和体重达标,为高产蛋率打下基础;16周时均匀度高,降低后期死亡率,提升产蛋持续性;还能适时开产(约20周),初产蛋重理想,60周总产蛋量≥260枚。
养鸡的朋友们,为了让咱们的蛋鸡高产,从现在开始,就重视起育成期的管理吧! 大家在养鸡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或者经验,都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别忘了点赞、转发哦!
来源:麻烦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