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是指重症患者在各种应激状态下,胃肠道功能发生结构性或功能性障碍,表现为消化不良、肠鸣音减少、腹胀、肠内营养不耐受甚至肠瘘等。2012年欧洲重症医学会(ESICM)首次提出AGI的
参考文献: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1,20(11):14. DOI:10. 3760 / cma. j. cn115610-20211012-00497.
急性胃肠损伤定义与分级及超声检查评分的临床应用
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是指重症患者在各种应激状态下,胃肠道功能发生结构性或功能性障碍,表现为消化不良、肠鸣音减少、腹胀、肠内营养不耐受甚至肠瘘等。2012年欧洲重症医学会(ESICM)首次提出AGI的概念,并将其分为四级:AGI I级为胃肠道功能轻度障碍,有自限性;AGI II级为明确的胃肠道功能障碍,需治疗支持;AGI III级为胃肠道衰竭,功能障碍持续加重;AGI IV级为危及生命的胃肠道衰竭,常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在临床实践中,AGI的早期识别及分级评估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方法如症状观察、腹部体征、胃残余量等存在主观性强、敏感性低的问题。近年来,床旁超声在AGI评估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尤其是胃肠超声检查能实时、动态、无创地反映胃肠道结构与功能变化。
常用的超声指标包括:胃前壁厚度、胃潴留量、肠管蠕动频率、肠管壁厚度、肠管扩张及液气平面等。部分学者提出胃肠功能超声评分系统,结合上述指标进行量化评估,以期实现客观分级和动态监测。例如,将肠鸣音减少、胃残余>250 mL、肠管扩张>25 mm、肠壁厚度>3 mm、蠕动消失等异常指标量化打分,可辅助判断AGI分级及预后风险。
综上,AGI作为重症患者常见的器官功能障碍之一,其早期识别与分级评估至关重要。床旁胃肠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可重复的检查手段,为AGI的动态监测与临床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持,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来源:重症医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