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首发式上,黄瑞庚首先介绍了《温州老照片》第四辑的编辑过程。《温州老照片》系列图册此前已经出版三辑。所含括的内容时间跨度长达100多年,收入照片达1200多幅。《温州老照片》第一辑于2011年出版,由李震任主编、黄瑞庚为副主编,至今已有十三年,并已成为鹿城区的
这些老照片你见过吗?
▼▼▼
1921年的瓯江码头
1921年的瓯海关码头
1921年的瓯江贮木场
1922年5月
瑞安统捐局局长兼县知事卞公铁笙
暨全体同仁摄于公署
1935年的东山书院
……
这些老照片都收入在
《温州老照片》第四辑中
《温州老照片》第四辑是温州文艺发展基金资助的项目,由鹿城区委宣传部与鹿城区政协文史委联合编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黄瑞庚主编。
在首发式上,黄瑞庚首先介绍了《温州老照片》第四辑的编辑过程。《温州老照片》系列图册此前已经出版三辑。所含括的内容时间跨度长达100多年,收入照片达1200多幅。《温州老照片》第一辑于2011年出版,由李震任主编、黄瑞庚为副主编,至今已有十三年,并已成为鹿城区的一个文化品牌,为温州文化提升和发展,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各类展览、出版配图、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朔门古港遗址申报等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2021年,温州市委启动《温州大典》研究编纂工作。《温州老照片》系列作为“温州近现代影像大系”被列入到《温州大典》七大类中的“文物图像”一编中。
《温州老照片》第四辑内容包括四大版块。在第一版块《瓯江潮韵》中,以瓯江雄姿、千年商港、山水斗城、百里塘河、风雅墨池、雁荡胜景等画面,全景式勾画出温州丰富多彩的图景;第二个版块《往事芳馨》以上世纪五十年代温州的教育、医疗、体育、商业、手工业、财税、文艺、工会、共青团、社区、企业等13个专题,全方位向读者展示了当时温州的社会状况;在第三版块《诗路遗风》中,以多幅珍贵的照片和翔实的文字记载,让70多位温州近现代历史人物的生平轶事跃然于读者的眼前;第四版块名为《落霞烟雨》,更是展示了近现代温州13个家庭的全家福合照,以及永宁巷金树德堂的婚礼、记录王载紘和宋爱兰爱情故事等照片。这一幅幅看似寻常的旧照,于图中人物的个体而言,是一段段沉淀在岁月长河中的故事,于社会而言,是记录着时代变迁的轨迹。
该画册保持了开放的风格,积极吸纳反映温州近现代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照片以及相关文献。据不完全统计,有150余位市民读者为画册提供了各自珍藏保存的照片或者照片背景的相关文字资料,从而大大地丰富了画册的内容。在这本340页的画册里,精选的老照片达600余张之多。
徐明光相册就是其中非常珍贵的一本。徐明光为1935年时任平阳县长徐用的儿子,缙云人,在上大学之前来温探亲游览,他用父亲的德国莱卡相机拍摄了温州城区的名胜风光,收藏在相册。徐明光逝世后,相册由其在北京的儿子徐申保管。今年四月份,徐申先生专程从北京来温把相册送到黄瑞庚手中供选用。相册内有温州东山书院、江心徐公祠澄鲜阁、中山公园、护国寺、太平寺等照片12张。其中30年代初期的东山书院、徐公祠的照片还是第一次发现。在今天的首发式上,黄瑞庚受徐申委托,将这本珍贵的相册正式捐献给了温州市图书馆。
在当天的首发式上,主办方向温州市图书馆、温州市档案馆、温大图书馆、温州版权馆、温州学研究院及多个区图书馆等单位捐赠了画册。
《温州老照片》第一、二辑主编李震、著名戏剧家陈寿楠、著名摄影家孙守庄、浙江省文史馆馆员沈克成、剧作家张思聪、鹿城区原区长王超俊、温州市图书馆研究馆员卢礼阳等十多位专家学者展开座谈交流,对此画册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各抒己见对以后的老照片工作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
来源:温度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