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快评||谁有资格来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1 06:56 3

摘要:一起举报肖飞董袭莹的事件,不仅让肖飞、董袭莹落入“网暴”冰窖,而且把中日友好医院、协和医院及权威医学专家所代表的医疗行业专业性、信任感推向了舆论的漩涡。

一起举报肖飞董袭莹的事件,不仅让肖飞、董袭莹落入“网暴”冰窖,而且把中日友好医院、协和医院及权威医学专家所代表的医疗行业专业性、信任感推向了舆论的漩涡。

肖飞董袭莹事件的一个浅近结果,导致了中日友好医院对当事主刀医生肖飞作出“双开”处理。但是,作为肖飞出轨对象之一的董袭莹,却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网友不断质疑、搜扒,让“魔幻三级跳”的董袭莹身上疑云重重。

从肖飞被举报出轨,到董袭莹履历被全方位质疑,早已超脱了桃色八卦的私德范畴,成为涉及医学伦理、社会公平的公共热点事件。

网友和公众最关注的,恐怕还是“医风医德与职场私情”、“专业精神与网红穿戴”,最后聚焦在了“患者的生命安全”问题。

这似乎已经超越了医患关系,而是上升到了医疗机构、医疗行业的性质、定位及其伦理拷问。

董袭莹就读的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含金量究竟如何,是否符合协和医学院入学条件?表面看是对医生个体资质的追问,实际上是对医疗行业治理、医护人员准入标准、做人准则的伦理拷问。

有网友称董袭莹是当今医学战线上的“六边形战士”。在这起事件中,针对董袭莹的所有质疑,都绕不开协和医学院“4+4”这一“创新性”博士研究生培养重大项目。这一模式于2018年被协和医学院在国内推出,旨在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医学人才。然而,不论是董袭莹的学历背景还是学习成果,都让这一模式陷入巨大争议。

根据极目新闻和新京报的报道,协和医学院“4+4”项目2019年的生源条件为:本科毕业生(含往届)高校名录参照QS、Times和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任一排行榜前50所,或US News文理学院排名前10所(2020年更新数据);推免生高校名录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董袭莹,正是在这一年进入协和医学院攻读博士生。

但是,根据媒体梳理,董袭莹于2014年—2018年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经济学专业。网友指出,巴纳德学院为哥伦比亚大学的独立学院,真实含金量远不如哥伦比亚大学本部(有网友甚至犀利质疑其为“山寨学院”“野鸡学院”)。如此看来,董袭莹并不符合协和医学院“4+4”入学条件,这也就意味着其中存在着一个医疗权威机构伞盖下的“特权通道”。

但是,无论如何,董袭莹的一张露背裙照片还是在医疗圈炸开了锅。协和医院宣传栏里的证件照主人,此刻正倚在会所沙发露出大片雪白脊背,镶钻美甲捏着红酒杯,眼角眉梢带着三分醉意——这就是最近搅动舆论漩涡的"董小姐事件"。这无论如何也无法填补广大人民群众和患者对“白衣天使”形象的脑洞。

本来,董袭莹应该有一个很完美的职场晋升设计,她握着一手普通民众的子女根本无法企及的好牌,却因为她的品行与错误选择而被她打得稀巴烂,甚至牵连到她的家族。

有着福尔摩斯探索精神的网友们,不仅扒出了董袭莹的父母,更是连她的爷爷奶奶、外公舅舅、姑姑都被连萝卜带泥给拔出来了。

网友不仅质疑董袭莹的入学资格,而且对其学术能力与执业资格也表示了严重怀疑。

董袭莹的博士论文已被网友扒出,名曰《跨模态图像融合技术在医疗影像分析中的研究》(目前已被知网下架),但有网友指出,这篇论文正文仅有30页,似乎不太符合大众对博士论文篇幅的认知。

更大的问题在于,这篇论文的研究方向为妇科影像,指导老师却是骨科教授;其学位证书显示为内科,规培却在胸外科,最终任职于泌尿外科。普通人不是医学专业人士,未必了解医疗行业的运行规则,但至少从表面上看,这种充满矛盾的履历,显得多少有些不寻常,不能说公众的质疑毫无道理。

那么,其博士论文真实水平如何?执业路径是否符合从业规范?这些异于常规的操作,也需要涉事机构给出回应,以廓清公众疑惑。

不论是入学还是就业,公众的质疑其实都围绕一个主题:董袭莹是否突破了规则,行使了某种特权?自然而然地,公众联想到:“董小姐”光彩的履历背后,是否有着某种强大的力量加持?

网友和公众之这次的围观,绝非只是在“看热闹”,而是对医疗行业、权威医疗机构作为社会公器,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

如果公众最仰赖的医护工作者队伍里潜伏着、暗藏着甚至充斥着见不得人的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学术注水,那么,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感将全然消失。

面对血雨腥风的网络社会舆论,涉事机构只是“删除”几张照片和论文,而不能给公众一个客观、公正、阳光的交代,肯定是过不了关的。而“董小姐”到底是医学天才,还是“特权宠儿”,则必须拿出“铁的事实”“钢的证据”,才有可能度过此“劫”。

为了维护知名医院、医护行业多年积攒不易的声誉,为了守护住公众和网友对“白求恩精神”和医者仁心的信仰,不仅当事人应当给公众一个交代,涉事的医疗机构需要一个正面的回应,最后,还需要国家医疗监管部门做出“巡视结论”,给广大人民群众一个安全、踏实,让人重拾信任以至医疗信仰的官方回应。

最后,能否还当事人及相关曝光关系链一个客观公正的“水落石出”,相关部门能否借此机会对医疗战线来一次“全面消毒”,能否重振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人民的医疗事业的信心?

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生态头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