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运动员的罕见心脏畸形:一例成人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降主动脉的多学科诊疗启示 | 病例“心”编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1 18:34 3

摘要: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主动脉(AOLP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脏病(CHD)的0.12%。在此类CHD患者的左肺由体循环供血,长期将导致不可逆的肺血管病变及肺动脉高压(PAH)。AOLPA可单独存在,亦可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或法洛四联症。多数患

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主动脉(AOLP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脏病(CHD)的0.12%。在此类CHD患者的左肺由体循环供血,长期将导致不可逆的肺血管病变及肺动脉高压(PAH)。AOLPA可单独存在,亦可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或法洛四联症。多数患者在婴幼儿期即可因发育迟缓和心力衰竭症状被诊断。未经手术治疗者死亡率高达70%,仅少数未治疗患者可存活至成年。为预防PAH及提高生存率,通常建议在出生后6个月内进行手术修复。本文报道一例成年男性运动员因左肺节段性PAH被确诊为AOLPA的特殊病例。

病史简介

现病史:

患者为27岁男性,前职业篮球运动员,因胸部CT血管成像(CTA)(图1A-C)确诊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降主动脉(AOLPA)而转诊至成人先天性心脏病(ACHD)专科接受进一步诊治。患者主诉为日常运动时出现慢性轻度咯血,此为促使其就诊的主要症状。患者自述无呼吸困难症状,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I级。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心脏听诊正常,无发绀及低氧血症。

图1 CTA检查

(A) 定位像显示左肺发育不良及右肺过度充气。(B) 轴位CT血管成像(纵隔窗),自(A)上至(B)下层面,显示右肺动脉(单黑星号)、肺动脉干(双黑星号)及起源于胸降主动脉(双白星号)的左肺动脉(单白星号)。(C) (A)轴位与(B)冠状位CT血管成像(肺窗):显示左肺发育不良(单星号)及右肺过度充气(双星号)。

既往史:

患者无其他病史。

鉴别诊断:

慢性咯血的初始鉴别诊断包括肺实质病变、气管支气管结构异常、血管病变(如动静脉畸形)和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

辅助检查:

胸部CTA检查显示:AOLPA起源于胸降主动脉,伴左肺整体发育不良及斑片状磨玻璃影,提示肺泡出血(图1A-C)。心电图示正常窦性心律,V2-V4导联心前区可见早期复极改变。N末端B型利钠肽前提(NT-proBNP)水平为90 pg/mL。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主肺动脉干未探及左肺动脉(LPA)(图2)。未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双心室功能正常。右肺动脉(RPA)未见PAH间接征象。

图2 超声心动图

胸骨旁短轴视图显示左肺动脉缺失。

心脏磁共振(CMR)显示双心室扩张,符合患者高强度运动生理适应状态。双心室功能正常。左肺动脉自降主动脉发出,其血流量为44 mL/搏动(即3.0 L/min),右肺动脉血流量为110 mL/搏动(7.6 L/min)。肺循环/体循环血流量比(Qp/Qs)为1.3,其中Qp通过肺静脉回流计算,Qs通过体静脉回流计算。右肺动脉与左肺动脉血流占比分别为71%和39%。

心导管检查显示左肺存在节段性PAH,左肺动脉平均压力为82 mm Hg(表1),右肺动脉压力正常。结合CMR测得的肺动脉血流量与心导管测得的压力值,计算节段性肺血管阻力,左肺动脉血管阻力为25.6 WU。

表1 心导管插入术:左肺和右肺分别进行

心肺运动试验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但运动能力正常。患者有氧能力轻度下降,峰值摄氧量(peak VO₂)为28.3 ml/kg/min(占预计值68%)。呼吸功能检查结果详见表2。

表2 心肺运动试验

诊疗经过:

经多学科团队(包括ACHD专家、PAH专家及运动心脏病学专家)讨论后,选择采取保守治疗策略并行每年随访。由于患者左肺已存在不可逆性PAH,未行外科手术修复(旨在通过左肺动脉重新植入肺动脉干来恢复正常解剖结构)。目前患者无症状,未接受PAH靶向治疗。若再发咯血症状,可考虑对责任动脉行经皮弹簧圈栓塞术。鉴于咯血由持续性高强度运动诱发,建议避免高强度运动,但可开展轻中度体力活动。

随访:

在随后的6个月期间,患者未出现任何新的出血。

本例为极具挑战性的27岁男性运动员病例,其左肺节段性PAH继发于AOLPA。本案例强调多模态成像技术(超声心动图、CTA、CMR及有创血管造影)在诊断和管理此类先天性畸形中的核心价值。单一影像学手段常显不足,尤其在面临广泛鉴别诊断时,例如超声心动图上起源于右侧(肺动脉吊带)的左肺动脉。CMR与心导管检查对评估左肺血管压力及阻力至关重要。CTA不仅在确立诊断过程中发挥基石作用,更为咯血等常见并发症的治疗决策提供指导。多数患者于婴幼儿期即获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并避免长期PAH导致的不可逆损害。Nathan等人的研究表明,出生6个月内接受手术的患儿预后良好,2年生存率达93%。

本例患者无法手术,仅可在栓塞后反复咯血时考虑行全肺切除术。Corno等人通过实验猪模型揭示了该先天性畸形的病理生理机制,其研究证实,肺组织长期暴露于体循环压力及氧合环境,可引发不可逆性血管病变,特征符合肺血管阻塞性疾病。

本病例经有创导管检查证实PAH仅累及左肺。Dimopoulos等人将其定义为节段性PAH,目前该亚型已被纳入WHO第1大类肺高压范畴。由于疾病罕见且循证证据缺乏,节段性PAH的治疗仍面临重大挑战。

本病例未进行血管反应性试验。这些检测通常用于筛选可能受益于大剂量钙通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当前该疗法已获批用于特发性PAH、药物相关性PAH或遗传性PAH患者。对于CHD相关PAH伴体肺分流者,可通过血管反应性试验评估缺损闭合的可能性。但本例患者因左肺动脉的肺血管阻力显著升高,且存在无显著意义的体肺分流,故存在明确的缺损修补术禁忌证。

对于无法接受外科或经皮介入治疗的有症状的节段性PAH患者,可考虑药物治疗,但该问题仍存在争议。目前研究涉及的PAH治疗药物包括:双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前列环素类似物及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西地那非。

Schuuring等人的研究表明,接受波生坦治疗的节段性PAH患者心功能分级和运动耐量显著改善。该研究基线时所有患者均存在临床症状,NYHA心功能分级为 II-III级。Lim等人也报道了节段性PAH患者的症状改善案例。

既往对PAH患者运动训练认知有限,通常不建议参与体育活动。然而,目前更多的研究表明,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生活质量、肌肉功能,并可能改善肺血流动力学。作者依据Budts等人提出的评估体系制定了运动处方,该体系主要考量5个参数:心室功能与解剖结构评估、PAH程度、主动脉情况、心律失常及动脉血氧饱和度。基于本例患者存在PAH,建议避免高强度竞技运动。但鉴于其心室功能正常,仍允许其参与涉及技巧、力量及/或混合运动模式的轻度-中等强度活动。

结论

本案例分析了年轻运动员患者中AOLPA起源于主动脉治疗方案的挑战。该疾病需要在此类疾病需在具备ACHD和PAH专家团队的三级医学中心进行多学科协作评估。

信源:

Mariama Touray, Guillaume Fahrni, Tobias Rutz, et al. Anomalous Origin of Left Pulmonary Artery From the Descending Aorta Diagnosed in an Athletic Adult. JACC: Case Reports, Volume 30, Issue 7, 2025, 103407, ISSN 2666-0849. https://doi.org/10.1016/j.jaccas.2025.103407.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九七来侃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