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大阪堂吉诃德梅田总店砍人事2020年1月4日在大阪市北区堂吉诃德梅田总店 ,一名34岁的日本女性松冈美树持菜刀袭击了一名31岁的中国游客,砍伤其头部,造成约10厘米的伤口。松冈被捕后供述,她因不满受害者的“说话态度”而蓄意杀人,并承认“为杀人买了菜刀
近年来,日本大阪发生了多起无差别杀人事件,你还说日本世界上最安全吗?以下是几起较为突出的案件:
2020年大阪堂吉诃德梅田总店砍人事2020年1月4日在大阪市北区堂吉诃德梅田总店 ,一名34岁的日本女性松冈美树持菜刀袭击了一名31岁的中国游客,砍伤其头部,造成约10厘米的伤口。松冈被捕后供述,她因不满受害者的“说话态度”而蓄意杀人,并承认“为杀人买了菜刀”。警方怀疑其可能因经济破产(此前申请个人破产)而意图报复社会。
2. 2025年5月1日大阪西成区驾车冲撞小学生事件
2025年5月1日大阪市西成区千本小学附近 一名28岁的东京男子矢泽勇希驾驶SUV冲撞放学的小学生,导致7名儿童受伤,其中一名7岁女童下巴骨折。矢泽被捕后称“受够了一切,就想杀人”。所幸一名前警察及时制止,避免了更严重后果。
3.2012年大阪东心斋桥街头杀人案
2012年6月10日大阪市中央区东心斋桥 一名36岁的无业男子礒飞京三持刀随机袭击路人,造成两名无辜者死亡。礒飞供述称自己“无家可归,想通过杀人被判死刑”。大阪府知事松井一郎批评其行为“想死就自己去死,别连累他人”。
2024年底至2025年初,日本多地(如福冈、长野、埼玉、东京)频发无差别杀人事件,受害者包括学生、女性等。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已发布安全提醒,呼吁在日中国公民加强防范。
从历史上看,全球范围内都发生过单人滥杀事件,即个人在没有与受害者有特定动机的情况下随意杀害受害者,造成了重大的生命损失和社会影响。这些案件的特点是随机性、高伤亡人数以及使用枪支、爆炸物、车辆或利器等各种方法。
根据现有记录,单人无差别杀人案件中死亡人数最多的标志性案例(按死亡人数排序):
• 2017年拉斯维加斯枪击案(美国)
• 死亡人数:60人死亡,867人受伤(411人因枪伤)。
• 案情概述:2017年10月1日,64岁的斯蒂芬·帕多克(Stephen Paddock)从拉斯维加斯曼德勒湾酒店32层房间向露天音乐节人群开枪,持续约10分钟,随后自杀。帕多克使用了多支改装为全自动的步枪,火力极强。
• 动机:至今不明。FBI未发现明确的意识形态或心理疾病证据,推测可能与个人不满或心理崩溃有关。
• 特点:这是现代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人无差别枪击案,凸显了高杀伤力武器的破坏力及美国枪支管控争议。
• 2011年挪威奥斯陆/于特岛袭击(挪威)
• 死亡人数:77人死亡,319人受伤。
• 案情概述:2011年7月22日,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Anders Behring Breivik)先在奥斯陆政府区引爆汽车炸弹(8人死亡),随后在于特岛青年夏令营持枪射击,杀死69人(多为青少年)。布雷维克于2012年被判21年监禁(可延长)。
• 动机:布雷维克发表了1500页的“宣言”,宣称袭击针对“文化马克思主义”和移民政策,属极右翼意识形态驱动。
• 特点:结合爆炸与枪击,目标明确(政府与青年),但受害者随机,显示了极端主义与精心策划的结合。
• 2019年清真寺枪击案(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
• 死亡人数:51人死亡,49人受伤。
• 案情概述:2019年3月15日,28岁的布伦顿·塔兰特(Brenton Tarrant)在两座清真寺内使用半自动步枪实施屠杀,并通过社交媒体直播。塔兰特被判终身监禁不得假释。
• 动机:白人至上主义,反移民情绪。塔兰特发布“宣言”,声称受布雷维克启发。
• 特点:利用社交媒体扩大影响,凸显了网络激进化的威胁。
• 2008年秋叶原杀人事件(日本)
• 死亡人数:7人死亡,10人受伤。
• 案情概述:2008年6月8日,25岁的加藤智大(Tomohiro Katō)驾驶租来的卡车冲撞东京秋叶原人群,随后用匕首刺杀路人。加藤于2011年被判死刑,2014年维持原判。
• 动机:加藤因工作不顺、社交孤立和对社会的怨恨,表现出“报复社会”心理。
• 特点:这是日本近年死伤最多的无差别杀人案,凸显了低技术手段(车辆+冷兵器)也能造成严重后果。
总体来说还是国内最安全。
来源:巫师火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