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一”假期,浙江杭州西湖景区迎来客流高峰。假期前两天,西湖景区接待客流量近146万人次,景区在核心游览区域装点了丰富的花坛花境。游客泛舟湖上,感受岸上繁花与潋滟水色相映成趣的春日胜景。在西藏拉萨,人们结伴出游,来到罗布林卡景区的草地上,铺上地毯,围坐在一起,
央视网消息:“五一”假期,各地特色活动精彩纷呈,城市乡村特色游火爆,拉动假日消费热潮。
“五一”假期,浙江杭州西湖景区迎来客流高峰。假期前两天,西湖景区接待客流量近146万人次,景区在核心游览区域装点了丰富的花坛花境。游客泛舟湖上,感受岸上繁花与潋滟水色相映成趣的春日胜景。在西藏拉萨,人们结伴出游,来到罗布林卡景区的草地上,铺上地毯,围坐在一起,尽情享受假日的欢乐时光。在山西太原,钟楼街成为热门打卡地,市民游客来到这里逛街购物、品尝美食,假日期间的日均客流突破10万人次。在河北邯郸,响堂山石窟每日游客接待量都超过1万人次。在重庆云阳,世界地质公园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前来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个“五一”假期,多地还推出了一些新玩法,为城市文旅经济注入新活力。北京平谷推出“低空探索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玩法,滑翔伞、固定翼等体验项目受到游客欢迎,游客可从1600米的高度俯瞰燕山群峦,领略北京平谷、天津蓟县、河北兴隆等三地美景,营地日均接待量较平日增长超三成。
“五一”假期,各地特色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在江西婺源,市井巡游、踩高跷等在街巷间轮番上演,让游客们收获独特体验。在山东临清,人们在运河边听京剧、品美食。在广西梧州,人们到泥塘中体验捉鸭摸鱼。在福建永春,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各地的夜游活动也为这个“五一”假期人们出行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广东河源举办了首届“江湖渔火 太平夜市”鱼灯夜游活动,游客可以欣赏渔歌对唱、非遗鱼灯舞和高空光影秀,参与千人鱼灯巡游。在贵州安顺,夜游黄果树活动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修旧如旧的安顺古城夜经济主题街区为游客提供了品味夜色的好去处。在河南开封,人们坐上游船,开启一场水上夜游,两岸以声光电技术再现宋词意境,配合特色文化表演,吸引大量游客体验。
我国文旅产业一季度高位开局 持续火热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今年一季度,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实现高位开局,文旅市场消费旺盛、持续火热。
这个春季,全国文化演出市场供需两旺。国家大剧院实现“开门红”,一季度票房收入超1亿元,较2024年提前近两个月破亿,并首创本部演出、全国实时直播的“第二现场”模式,借助超高清、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实现一场演出在全国各地100多家剧院影院同步直播,让各地观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国家级院团的精品演出。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演出票房达23.3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此外,一季度全国电影票房达244亿元,同比增长约48%,创历史新高,稳居全球第一。“跟着电影去旅游”“中国电影消费年”等活动把“影视流量”变为“文旅增量”,持续拉动文旅消费热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9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48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文化新业态快速发展,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退税便利化激活入境消费新引擎
随着我国离境退税服务不断优化,“五一”期间,外国游客购物体验不断提升,入境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在北京前门大街上,一家卖扇子的店铺吸引了很多外国游客,精致的手工扇带有浓浓的中国文化元素,让来自葡萄牙的帕特丽夏爱不释手。按照新政策,满200元就可以在店里享受退税服务,相当于打了九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家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后,现金退税限额由1万元上调至2万元,北京多家退税商店销量普遍大幅增加。
退税门槛降低的同时,退税服务进一步优化。在四川成都这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13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子钱包可以直接使用,几分钟内税款就能退到账户。深圳在全国首推离境退税“一单一包”便利化模式,一张退税申请单对应一个商品密封包,外国旅客在口岸出境时,海关查验密封袋完整性后依规验放,大幅缩短等待时间。
在离境退税等政策利好带动下,多地旅游商品销售额大幅增长。“五一”假期,我国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170%,入境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正为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交通部门细化服务 提升假期出行质量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预计5月3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8亿人次,同比增长3.9%。其中,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800万人次,计划加开旅客列车1563列。客流高峰时段,铁路部门在安检、检票、电梯等关键处所加强现场服务引导,优化旅客乘降流线,同时与市政交通部门协调联动,快速高效疏解客流。
公路方面,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5亿人次,中长途车流与短途车流交织。一些热门旅游城市周边高速路段,以及通往热门景区的高速车流量较大,建议车主出行前了解路况信息和天气状况,保证安全驾驶。
随着水上旅游热度上升,水路客运量继续保持环比增长,今天预计达到215万人次。海事部门对重点水域实施动态监控,确保船舶航行规范有序。
民航方面,今天预计发送旅客208万人次。假期前3天,预计日均发送旅客219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12.3%。
“五一”坚守岗位 重大工程建设加速推进
“五一”假期,许多建设者们仍坚守岗位,推动一批重大工程加速建设。
在甘肃庆阳的黄土高原上,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正加快建设,近百米的风机叶片被缓缓吊起,在高空与机舱精准对接。眼下,基地首批新能源已具备并网条件,有望于今年上半年并网发电。
在浙江天台,我国单机容量最大抽水蓄能机组近日完成了转子吊装,吊装部件重量达到了481吨,它的精准落位也为电站首台机组在年底实现投产发电奠定基础。
不仅仅能源工程在加紧建设,节日期间,一批民生工程也在加速推进。
在湖北的燕矶长江大桥,1000多名建设者坚守岗位,为5月底顺利完成全桥主缆架设做最后冲刺。在湖南,我国首批五座9000吨级气膜粮仓近日将进行充气,充气成型后每个仓的储粮可满足2300万人食用一天。
从世界屋脊到深海大洋,从科技创新到民生改善,建设者的汗水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03174亿元,同比增长4.2%,有力支撑经济平稳增长。
【大国工匠】张洪宾:百炼精车 千钧瞬止
眼下,全球最快高铁CR450动车组样车正在进行型式试验。高铁飞速发展进程中,列车的制动系统始终是技术创新的焦点,我们的技术工人也以精湛的技艺和执着的钻研攻克极限难题,不断实现超越。
6500米、112秒,这是全球最快高铁——CR450动车组从时速400公里到0必须实现的制动距离和时间。张洪宾正在打造的就是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制动盘盘毂。
2012年,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启动研发。如果按常规工艺,加工盘毂内孔首先就要引进高精度的磨床,还得预留调试准备的周期,这会极大拖慢试制进度,进而影响整个项目。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当时只有26岁的张洪宾脑中诞生,能不能凭着车工技术来试一试?
盘毂的精度要达到0.005毫米,这只有头发丝的十六分之一。张洪宾常常在车床边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摸索走刀量、调整转速,甚至通过听声音就能辨别车床的切削状态。
尝试7种不同结构刀具,变更9种走刀路径,三个多月过去,他们不仅攻破了车床生产“复兴号”制动盘盘毂的关键技术,并且减少一道工序,比国外磨削加工的效率整整提高了一倍。如果说盘毂是高铁制动系统的“力量担当”,楔形销就是列车刹停时的“安全锁扣”。在试制CR450动车组样车制动装置时,这个不到5厘米高的小零件让“身经百战”的张洪宾也大吃一惊。
全新材料带来全新挑战,从异形刀具的优化与打磨开始,张洪宾创新弧面加工数控技术,把新型楔形销严丝合缝地装进了CR450动车组样车的制动夹钳。从追赶到领跑,中国高铁始终以自我超越的精神刷新着纪录,张洪宾和团队也将手中的精度,一次次推向新的高度。
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累计采购意向超167亿元
记者5月3日从商务部了解到,截至5月2日,上海、四川、江苏等10个重点省市举办外贸优品中华行等产销对接活动,有2400多家外贸企业和6500多家采购商参加,累计达成采购意向超167亿元。同时,15家主要电商平台已对接外贸企业超2.6万家次。9家电商平台开设线上专区,截至目前,专区商品销售额超6亿元。
“十四五”以来我国完成矿山生态修复面积120万亩
记者5月3日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十四五”以来,我国持续完善矿山生态修复政策、加强技术和资金保障,已在长江、黄河、青藏高原、三北地区等重点区域部署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修复治理面积达120万亩,有效促进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并推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第137届广交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到会人数超18万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线下展进入第三天,本届广交会已有阿根廷中国商会等134家工商机构组团参会。其中,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组团占比51%,进一步拓宽了广交会参展企业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截至5月3日,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183448人。
流动的中国
每天大约有9万艘次船舶进出我国各地港口。
走进港口码头,感受中国经济的强劲动力。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