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出轨的肖医生,来看学医的性价比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4 07:18 2

摘要:有个满级读者就留言希望我点评下国内当医生这个行当,因为他的小孩是学霸,真学霸那种。

我昨天聊直播网红行业的时候,结尾说肖医生这种,没花头的。

有个满级读者就留言希望我点评下国内当医生这个行当,因为他的小孩是学霸,真学霸那种。

那我就这么跟你分析下。

我和肖医生,咱们不论人品,你不要因为我是你们的爱豆,他是被骂上的热搜,就一味的捧我,贬他。

我的确在男女关系方面足以为社会榜样,但这不是我今天要王婆卖瓜,自吹自擂的地方。

因为人品有很多维度,肖医生无论出轨了多少人,有没有医疗事故,他总体上终归是个活人无数的医生。

我哪怕只谈过一次恋爱就进入婚姻快二十年,我毕竟是个做高频交易的。

用巴菲特的话讲,做高频交易的就是贼,你稳定盈利的背后,是金融市场里无尽的哀嚎。

那里面也许是老太太的退休金,也许是老头子看病的钱。

当然,轮不到你们指责,因为我从08年一开始做的就是国际市场,真要是有阴司地狱,我多半也是下辈子被判去美洲分司当牛做马,还轮不到诸位。

咱们今天不讲人品话题,这事儿没意思。

我们来讨论付出回报率。

论智力,我强还是肖医生强?

我个人觉得,多半是他更强些。

也许我们的高考成绩差不多,但是,我比他大好些岁。我那个年代,是缺乏系统性补习市场的,连考试技巧都少,连教辅材料市场都刚兴起。

换言之,我当年读中学时,大部分孩子是没有多少补习资源的,无论是师资,还是习题。

但我有。

从小到大,奥数全国第一,外语全省第二,C9的教授,中学的特教,各门学科我都有一支很强大的梦之队在课外对我一对一辅导。

这一点使得我自己也很难确定,我到底是足够聪明,还是在我那一届学生里面,用了外挂。

我高中有个同班同学,我的好哥们,总分不如我,但他物理拿过全国一等奖,他就取笑我:

说他从小到大一本辅导材料都没看过,一次补习都没上过,他每次赢我,那是真赢了,我每次赢他,就不好说了。

就像你练过九阴真经,大家都没练过,你纵然能赢,也没法证明你是武学奇才。

所以即便我并不想认输,但我自己也怀疑,我可能没有肖医生那么聪明。

那么论学识渊博,我就更是比不上。

人家学医的,本来就要学很多知识,他们那个属于厚积薄发的行业。

我一个信电系的,学点数学物理相关的,就去当码农了。

何况,我本科时,也没学习,天天打游戏挂课,差点没法毕业,只好去考研,研一一年就把三年的课程修完,论文发掉,研二下学期就跑公司里实习去了。

所以说,肖医生是真博士,而我只是有着硕士学位的高中学历。

所以我智商也不如人家,学识也不如人家。

那什么比他强呢?赚钱肯定比他强,这个他完全没法比。

他都40岁了,为了套普通的房子还能和媳妇闹,又不是什么二环内的四合院,可见其经济上不宽裕。

我做的这个对比就可以让你看清楚,学医的优劣。

学医这件事挺牛的,但你挣的钱和你的牛,未必能匹配。

所以,当你问我这个问题时,你不妨问问你娃,他到底想要啥。

每个人想要的不一样。

我大学有个同学考研去了中科院,转行学航空去了,又难学,还不挣钱。

他都这个岁数了,都只有首套房,房贷还没还清呢。但是他很开心,这是他的理想。

你比如我小时候就绝对不会考虑学医,我甚至都没有想过要上岸,我们院子的小孩绝大多数最后的归途都是上岸,我是那种例外。

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你把天底下的游戏划分一下就会发现无非两种。

存量游戏,增量游戏。

所谓存量游戏就是别人制定好了游戏规则,人家说咋玩就咋玩。

你比如学医,你能不能上来说我整了个大的,我来给大家制定一套新标准,我要改变世界,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吧?

可以吗?门都没有。

你要这么想,行医执照都不会发给你。

这就叫存量游戏,人家定好了规则,人家说怎么玩就怎么玩,你要通过多年的读书,多年的实践,去逐步得到既有权威的认可。

这种存量游戏里面,无非是拼你能得到多少实践的资源。

比如作为医生,那就是你能得到多少次动大手术的机会。

机会给到的多,你成长的就快,当然,前提是你是块好材料。

这里面就分情况了,如果你有权威罩,给你喂招的资源多,你当然成长迅速。

如果没有,那么对不起,你就得耗费很多时间去读书,去考试,去论资排辈,等实践机会。

其实大部分行业都这样,尤其大公司里面,你说谁比谁强多少呢,无非是给谁资源不给谁资源罢了。

不给你项目,你想成长也没门。

祁同伟想要胜利天半子,可他选的赛道本身就很难胜天半子,因为你的优秀,你的努力,始终都被别人卡着脖子。

所有存量游戏的行业,都是这么玩的。

有人罩无非快些,没人罩就很慢,就像乾坤大挪移,短则七年,长则十四年,二十一年,甚至终身无望。

我打小就不喜欢任何存量游戏,无论是学医,教书,上岸,亦或者任何游戏规则已定的那类。

不完全是因为七年我都嫌长,而是因为这种存量游戏,是不可控的。

存量游戏的本质就是一群已经划定好地盘的权威在彼此争夺对方的地盘,所谓你的努力,就是你想接班,类似于全真教的尹志平这种处境。

成天要为了五斗米,和同门赵志敬们,争来斗去,就为了得上司多看一眼。

不是你优不优秀的问题,而是在这类存量游戏里,你的优秀到底能发挥出来多少,是要大打折扣的。

无论做教授,还是做公务员,都跟做医生差不多,所以医师公总被合在一起。

就是说你大部分的聪明才智和你的知识积累,都要用在谋求上级认可这件事上。

你写份材料局长说好,副局长未必说好,你一生当中大部分时间可能都要用在这种两头堵的困境里。

天下存量游戏都这么玩,我打小就见过太多。

所以更适合那些没想法,也不想要回报的人。

局长说咋改就咋改,副局长说再改咱再改,改10个月挣10个月的工资。

只要你不图钱,不在乎浪费时间,那就抽一下动一下呗。

或者你干脆说你有理想,那就无所谓转化率,你甘之如饴。

但反过来,你在乎钱,你觉得自己的时间就是金钱,比如我年轻的时候,我必然喜欢增量游戏,于是当年选择了刚刚兴起的计算机。

但实际上,我主要的钱并不是从计算机行业里赚到的,而是通过金融市场。

金融行业本身也是一个古老的行业。

我那天在第三个话题里,分析过近百年来,金融行业的三大门派,以及三个阶段。

你会发现其实没有天才,你能玩的,都是前人玩过的。

无非是说你可以跟进你所处的时代的商业特点,去加一点什么,或者引入一些你所处时代特有的技术。

那么这里面你也会发现,分两种。

一种就是存量游戏,如果你想要押涨跌,如果你想要指望什么内部消息,本质上,你就是靠舔。

因为既定的东西一定是有利益划分的,好比谁离特朗普近,谁就能在特朗普交易中,更早的拿到消息。

你为了离他近,你就得给他献金,那这个本质就是舔嘛。

天底下的存量游戏本质都这样,所谓尹志平无非是最得长辈们欢心的那个小辈。

于是你绝大部分智慧,知识,乃至你的精力,你的生命,都得耗在这上面。

我看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我从08年开始,我就选择了增量的那部分。

增量的那部分很简单,就是我不想从你们的蛋糕里分,我也不想继承谁的全真派。

我当个拦路打劫的行不行?

高频去掉算法,去掉计算机,它是什么?它就是捡烟蒂,巴菲特在给格雷厄姆打工的那几年,学到的那点东西。

而捡烟蒂如果再剥离掉金融知识,它是什么?

它其实就是守株待兔,专抓乌龙指。

我08年开局的时候,干的就这点事儿,既没有用到技术,也没有用到金融,就是手动傻等,死抓。

即便我后来没有做成职业的高频交易这件事,即便我也没有在计算机领域里创业,把一切都剥去。

仅凭最初的最原始的,什么技术手段都没有,什么金融知识都不具备的那个阶段里的,单纯手抓乌龙指,就那么抓一辈子,也肯定比肖医生这辈子挣得多。

而且比他肯定轻松多了,当医生是很累的。

所以我那天在第三个话题里讲跑数据,我说很多事情你不用辩的,你数据跑出来,自己都能看到。

你能提前看到自己这辈子,用不同的策略,选不同的路,到底能赚多少钱。

所以这就是我的观点,如果单论赚钱,任何需要讨好别人,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才能拿到执照,才能一步步开始的工作,都是不利于赚钱的。

就像我们那天第一个话题里面夜市上的嫂子,当她非得认定只有男人才能把她从县城带走,去省城。

那她的转化率必然很低,因为你把命运已经交出去了。

你交给男人就会被一个又一个男人白那什么,你交给上司就会被一个又一个上司白那什么。

你可能努力100分,99分都得用来讨好存量世界里的权威们,或者是你的上级,或者是什么标准。

最后只有1分,能转换成钱。

但如果跳出存量游戏,转化率马上变成100%。

市场上有很多人,总有人敲错单,那么长期看,就一定有乌龙指,你抓一笔就是一笔的利润。

你抓之前不需要早请示晚汇报,赚到的钱,100%进你的户头。

你努力100分,就回报100分,不需要孝敬谁。

这就是区别。

所以你孩子要什么最重要,如果你很想救死扶伤,我建议你当医生;你很想教书育人,我建议你当老师;你很想管社会上的琐事,我建议你上岸。

但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你这辈子99%的智慧,知识,精力,都得用来试图获得各方面的认可。

真的能够按自己想法做的比例,不足1%。

而如果你说你孩子是一个我想干嘛就干嘛,我想咋干就咋干,我才不想请示汇报,而且我只想要钱,那你就去做那些转化率接近100%的事情。

来源:碧树西风的记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