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从塞北草原的马背诊室起步,在慢性咳嗽、哮喘等呼吸病诊疗领域突破千年传统,创立 “风咳” 理论并研发出现代中成药;他两度投身重大疫情防治,用中医智慧守护生命;更将岐黄之术带向世界,成为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推动者。
在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医者以毕生心血诠释 “守正创新” 的真谛。国医大师晁恩祥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他从塞北草原的马背诊室起步,在慢性咳嗽、哮喘等呼吸病诊疗领域突破千年传统,创立 “风咳” 理论并研发出现代中成药;他两度投身重大疫情防治,用中医智慧守护生命;更将岐黄之术带向世界,成为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推动者。
这位90岁的老者,用 60 余年行医路,书写了一曲传统医学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传奇。
一、塞北行医:在困境中埋下创新火种(1935-1984)
1962 年,北京中医学院首届毕业生晁恩祥放弃留京机会,随妻子奔赴内蒙古中医医院。在这片辽阔草原上,他骑马出诊、搭建流动医疗站,直面克山病、慢性气管炎等地方病的挑战。最艰难时,他徒步数十公里送药,在零下 30℃的暴风雪中迷路,靠牧民的马头琴声指引才脱险。
22 年基层实践,他总结出 “辨证需结合地域气候” 的诊疗观,为后来的学术突破奠定了临床基础。
1983 年,因在克山病防治中首创 “中西医结合分期疗法”,他获 “少数民族地区优秀科技工作者” 称号。此时的他已意识到:中医要发展,必须打破地域局限,在现代医学语境中探索新路径。
二、京城破冰:推动慢性咳嗽诊疗标准更新(1984-2010)
调任中日友好医院后,晁恩祥发现大量慢性咳嗽患者被诊断为 “不明原因咳嗽”,传统止咳药疗效不佳。他耗时 5 年追踪 2000 例病例,发现 “咽痒即咳、遇风加重” 的共性,大胆提出 “风咳” 理论。
为验证理论,他带领团队从《伤寒论》“风邪致病” 思想出发,筛选出苏叶、黄芩等 6 味药组方,历经 10 年临床观察,研发出国内首个针对 “风咳” 的中成药 —— 苏黄止咳胶囊。2010 年该药上市即纳入医保,据企业公开数据,累计应用超千万例,其核心理论被写入全国中医教材,并被《咳嗽诊疗指南》引用,推动了中医呼吸病诊疗标准的现代更新。
三、抗疫先锋:在时代考验中彰显担当
2003 年非典期间,68 岁的晁恩祥临危受命,作为北京中医药专家组成员,提出 “表里双解、肺脾同治” 方案。他不顾感染风险,深入小汤山医院会诊,用中药改善重症患者肺部纤维化,相关临床数据显示,所管病区死亡率低于同期纯西医治疗组 30%。因贡献突出,获 “全国防治非典优秀科技工作者” 称号。
2020 年新冠疫情,85 岁的他虽不能亲临一线,却通过远程指导制定 “早期疏风、中期化湿、恢复期补虚” 的分期治法,其参与研发的疏风解毒胶囊被列入多版诊疗方案,在湖北、北京等地广泛应用,成为中医药抗疫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四、桃李芬芳:培养中医新生代的 “摆渡人”
晁恩祥常说:“中医传承,要让经典落地临床。” 他培养的 70 余名弟子中,既有中日友好医院张洪春、天津中医药大学孙增涛等学科带头人,也有扎根基层的全科医生。他独创 “跟诊 - 抄方 - 复盘” 教学法,要求弟子每周记录 30 例典型医案,至今累计形成 2 万余例珍贵临床资料。
2019 年,他将个人积蓄 500 万元捐出,设立 “晁恩祥中医药传承发展基金会”,重点资助西部基层中医培训。每年举办的 “明医论坛” 吸引千余从业者参与,成为中医呼吸病领域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
晁恩祥的学术思想不仅通过弟子口传心授,更凝结于其传世著作中。《晁恩祥临证方药心得》收录了他 60 年临床最核心的用药智慧,每一味药材的配伍均辅以真实医案。
而《国医大师晁恩祥治疗危急疑难重症学术经验》则聚焦非典、新冠等重大疾病救治,通过 127 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的疗效分析,实证中医通法在现代急症中的独特价值。
两书由其亲传弟子整理,既保留临床思辨原貌,又融入现代循证研究,是中医从业者提升临床能力的重要参考。
五、走向世界:让中医智慧惠及全球
1994 年,晁恩祥首次赴日讲学,用针灸当场缓解日本患者的顽固性咳嗽,引发当地汉方学界广泛关注,旋即被聘为日本大学客座教授,开创中医在日临床教学先河。此后 20 年间,他足迹遍及美、澳、东南亚,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提出 “中西医协同防治呼吸病” 理念,推动苏黄止咳胶囊在 12 个国家获批上市。
2015 年,他牵头成立世界中联呼吸病专业委员会,推动中医 “风咳”“风哮” 理论进入国际学术交流体系。如今,其学术思想被翻译成英、日、韩文资料,成为海外中医从业者的参考内容。
六、国医风范:荣誉加身不改初心
2014 年当选 “国医大师”,2020 年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晁恩祥始终保持着每周三、五上午出诊的习惯。88 岁高龄,他仍坚持手写处方,在笺头画下小小的笑脸鼓励患者。诊室墙上,牧民送的马头琴与患者寄来的康复锦旗并列,见证着他从草原郎中到国际名医的初心不改。
他常说:“中医的生命力在临床,疗效是最好的传承。” 从塞北草原到国际讲坛,晁恩祥用 60 年行医路证明:传统医学唯有扎根临床、勇于创新,才能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生。他是中医守正创新的践行者,更是将岐黄之术带向世界的推动者。
注:本文旨在传播中医药文化,不构成医疗建议,具体诊疗请遵医嘱。
来源:晨朗健康达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