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财报显示,从1965年-2024年间,60年的时间,伯克希尔年化收益率高达19.9%,远超标普500指数的10.4%。
巴菲特的时代,即将落幕了。
1965年,巴菲特收购了日渐衰落的纺织企业伯克希尔。
如今60年过去了,伯克希尔成为了多元化控股的资本巨头。
财报显示,从1965年-2024年间,60年的时间,伯克希尔年化收益率高达19.9%,远超标普500指数的10.4%。
作为投资界的盛典,这次股东大会是巴菲特退休前最后的股东问答。
当地时间5月3日,一年一度伯克希尔股东大会召开,94岁的“股神”巴菲特表示,年底将卸任CEO。
堂主看了下巴菲特接受全球投资者的问答,我认为有这么几点是值得讲讲的。
首先,押注国运。
现在全球投资者对于美国经济、尤其是美国的资本市场都表示担忧,但巴菲特在会上依然表示看好美国,正如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那样。
其实你看过去六十年前,也正是美国从二战后登上了世界老大,经济、军事长期稳坐第一。
谈到巴菲特,很多财经博主会告诉你巴菲特持有的股票。
可是财报显示,巴菲特现在持有最多的资产是美国国债。
2024年末的时候,巴菲特的股票持仓达3027亿美元,跟1994年的140亿美元相比,增长高达22倍。
但是美国国债的占比也不小,2024年去到了2864亿美元。
进入2025年以来,一季度巴菲特减持了股票仓位。
比如苹果,一季度减持了差不多1亿多股,占他总持仓的13%左右!
可同时,美国国债今年第一季度增加到3055亿美元。
从数据上看,巴菲特现在持有的美国国债要比股票多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短期美债这块,巴菲特持有的占比,已经超过了美联储。
之前堂主也给大家讲过,看多国运最好的支持行为是什么,就是买国债。
都说巴菲特是股神,但是人家非股比例占比是大头,这点值得我们思考。
除了巴菲特一直以来看多美国的立场之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就是这些都是“现金流”。
从现在倒过去看,很多博主会告诉你们,这是因为巴菲特预判到了市场的波动,才会在一季度的时候大量减持股票,而去增加现金流。
这话对吗?对的,但也只对了一半。
巴菲特一直很注重现金流。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他就说过,“手头永远要有大量现金”。
在押注国运这块,你还可看看巴菲特现在持仓的大头。
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伯克希尔持仓中的前五大重仓股分别为美国运通、苹果、美国银行、可口可乐和雪佛龙。
如果说巴菲特60年的投资生涯,底层支撑是押注美国国运。
那么下一个的国运大牛是哪个国家,应该是很多人都在思考探索的一个方向。
其次,在海外投资上,巴菲特提到了“日本”。
都知道巴菲特是在2019年买入了日本的五大商社——三菱商事、三井物产、伊藤忠商事、丸红、住友商事。
投资成本累计去到138亿美元,当然了,这笔钱也不是巴菲特自己掏腰包出的。
是他在日本发行了低息债券,然后又用这笔钱买了日本的这五大财阀集团。
截至2024年底,伯克希尔在日本持股的市值已达235亿美元,投资浮盈达97亿美元。
再直白点就是,巴菲特借日本人的钱,去炒日本的股票,然后赚了97亿美元!
很显然,这是一个空手套白狼的游戏,可谁叫他是巴菲特呢?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他要买入日本的五大商社呢?
有很多维度可以解读,巴菲特自己的原话是:当时翻阅了五大商社的财务报表,对其极低的股价感到震惊。
低价是一个方面,可还有一个点是不可忽视,就是日本的这五大商社在2024年的总营收,占了日本GDP的大约10%左右。
有意思的是,在A股,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建筑、工商银行这五家上市公司2024年总营收,占GDP的比例,也是在大10%左右。
同样的,他们都是高股息率的上市公司,远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
堂主还看到一个数据,说是2022年的时候,这五大商社的净出口的贸易总额占到了日本全国净出口贸易总额的50%左右。
换句话来说,这五大商社已经把控着整个日本的经济命脉。
巴菲特也表示过,日本五大商社至少还能活100年,绝对不会倒。
那么借此思考,你觉得我们的大A里,有哪些企业是100年不会倒的?
最后,关于当下的关税战,巴菲特说贸易不应该成为武器。
虽然没有明说,但就差直接点名特朗普了。
而对于年轻投资者,巴菲特说了两句话,非常干货,也很接地气,
一句是“如果你投资时害怕股票跌15%,你要换的是观念,不是仓位”。
普通人做投资,尤其是新人进入股市,常常喜欢追热点股,最后往往是高位接盘。
堂主一直强调,新人就别进来了,普通人老老实实存银行就是了。
韭菜的明显特征有两个:一个是去追热点,看到别人赚钱自己非常眼红,另一个是碰了自己看不懂的行业。
叠加这两个交易行为的韭菜,最后都是被收割的命。
如果你看不懂这个行业,那么就不要进入。
事实已经证明,只要你不亏钱,就已经跑赢90%的股民了。
在会上,巴菲特还说了一句话,“世界不会去适应你,你必须去适应这个世界。”
虽然是投资大会,可这话放宏观层面上,值得细品。
堂主是做宏观解读的,但是今年以来我聊宏观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不少小伙伴也说过这个问题。
为什么很少聊宏观?因为宏观是无解的,不管你说得多么露骨,它还是无解的。
当然我也知道这类话题视频播放量会很高,可实际上给小伙伴带来的帮助,并没有多少。
关于宏观的底层逻辑,我已经讲了快两年了,相信老粉多多少少是了解的、
我们真正要做的,无非就是两件事,一个是做好自己,另一个是做好自己的同时,利用宏观给自己创造机会。
当然了,对于大部分的人而言,做好第一件事就已经相当厉害了。
来源:城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