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南郑州一位老太太最近迷上了网上购物,除了在家帮忙带孩子之外,这几乎成了老太太平时最大的乐趣。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很多时候你以为是“零元购”,实际上还是贪小便宜吃了大亏。
5月3日,据新闻报道,河南郑州一位老太太最近迷上了网上购物,除了在家帮忙带孩子之外,这几乎成了老太太平时最大的乐趣。
仅仅半年的时间,老太太就在网上花了4万多块钱,不管大的小的一个不落,家里面堆的跟山一样。
更可笑的是,老太太在学校附近做着保洁的工作,一个月也就一千多的工资,怎么会舍得花这么多钱买东西呢,而直到后面听了儿子的说辞,才知道事情压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事实上,老太太的子女平常都不在家,在外面兢兢业业的上班,偶尔回来家的时候压根就没发现。
老太太也是聪明,因为害怕儿子阻止自己网购,直接将买来的东西藏在床底下,甚至是被窝里,凡是能藏的地方都藏的满满当当的。
但毕竟“纸包不住火”,随着老太太买的东西越来越多,终究是没逃过儿子的法眼。
当天老太太儿子回家的时候,发现这家里面多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东西,光是手机就有9部,奶粉也是到处一罐接着一罐出现,儿子这才发现家里面不对劲。
发现不对之后,反手就去问了老太太,结果他支支吾吾半天都说不清楚,最后在儿子的百般追问下,才说了是自己花钱买的,甚至还大言不惭的说“这都不要钱”。
老太太儿子一听也是“傻眼”了,以前光听说过老年人迷上网购越来越时尚的,没想到还有“不要钱”的。
谁知道当老太太儿子半信半疑的拿起她的手机一看,才发现老太太银行卡里面的钱就只剩下164块钱了。
查了账单后才知道,老太太在这半年的时间,就花了将近4万多,这些网购来的东西都是用“先用后付”下的单。
老太太一听这话急的直发抖,并且表示当时买东西的时候发现根本就没有扣钱,这怎么转眼间就剩下164块钱了。
事实上,老太太平时是个很节俭的人,一个月一千多的工资,攒下来这四万多块钱其实挺不容易的,只是她自己也没想到会不知不觉的把钱花没了。
从儿子分享的视频中来看,老太太儿子将家里面的零零散散东西收拾出来,细数一下大概有16麻袋,其中有一麻袋装的都是保健品,还有说是治病的清留果,打着能治“三高”的旗号,光这些就有二三十袋。
最疯狂的是,在去年的12月份,老太太光是单月的销售额,就花了将近2万多块钱,这样的操作,恐怕哪个年轻人也比不了。
除了保健品之外,老太太一听说家里面孩子说自己手机坏了,光是手机就买了9部,其中有4部手机甚至连包装都没拆,由于这些手机大多都比较便宜,质量上说到底还是不太过关,孩子们也都不愿意用,这钱就等于说是白白的打水漂儿了。
老年人的辨别能力本来就比年轻人要差得多,买这些电子产品的时候,更是一知半解,只知道盲目的看网页的推销,早晚是要吃亏的。
而更离谱的是,老太太还是个“老来俏儿”,在网上买了好多的护肤品和首饰,这些护肤品老太太根本就没用过,还想着买回家之后都给儿媳妇用。
结果一听儿子说道,这十几块钱的金子一看就是假的,老太太整的也不好意思送人了,也就幸好没往外送,这要是送出去了,指不定还会让对方觉得老太太有多抠搜呢。
儿子在家里面一翻就是一场“惊喜”,当问道老太太为什么要买这么多的时候,老太太也是反应过来急得哭,因为她一买来就先藏起来,这边买了后直接扭头就忘了,打开手机平台一推送,那就是又一次“激情下单”了。
老太太看着卡里面显示的164块钱余额,急的也是边哭边跺脚,心里面比谁都后悔。
事情在社交平台传的火热,让不少网友对此也是纷纷产生共鸣,让人意外的是,“先用后付”的这种迷惑行为是很多老年人犯得同样错误。
对此,有的网友说道:“成年人又不是智障,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啊,哭有啥用。”
甚至还有的网友说道:“这就不能给她退单,都过去多久了,难道要商家给她退了再卖给别人吗。”
网友的说辞也不是不无道理,不过看着老太太急哭的眼泪,属实让人有点同情。
老太太儿子也是着急得很,在记者面前询问道,这些没有拆封的,没有影响二次销售的商品,能不能进行一个退货,能少损失一点是一点。
对此,老太太网购平台的客服对此也是做出了回应,声称:“这些东西是个人原因,您自己买的,主要还是看有没有超过这个售后期限,一般情况下,还是要看商品签收后的具体情况才能判断是否能不能退,售后期也是咱们签收后的90天。”
不可否认,90天已经是很仁慈了,按理来说一般都是7天无理由退货,最长的话也通常都是15天,看的出来网购的客服平台也是尽其所能了。
不过,这半年的时间,老太太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能退货的东西也是少之又少,看来这钱十有八九是要不回来了。
老太太这回也算是长个记性,要想“零元购”那是不可能的,同时也给其他喜欢网购的老年人提一个醒,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贪小便宜只会吃大亏,永远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对于这件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
来源:夏沫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