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迎来“去贝壳化”怪圈了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4 19:11 2

摘要:这个盘开得相当火爆,票圈和小红书上,冒着大雨,趟着泥水,依然人头涌涌的情景说明了一切。

五一前夕,广州楼市上了个“王炸”——

千万级购房者们等待已久的保利天奕,开盘了。

这个盘开得相当火爆,票圈和小红书上,冒着大雨,趟着泥水,依然人头涌涌的情景说明了一切。

官方数据还没出,各方流出的“野路子”数据已经水涨船高,而最直接的证据是——

首推5栋楼还不够抢的,当场加推了额外的楼栋。

但是,对于广州的地产行业来说,这并不只是一个卖爆了的盘那么简单。

最关键的一点是——

这是又一个利用KOL的影响力,卖爆了的热盘。

01

关于这个盘的先天禀赋,我们曾经在之前的稿子里多次聊过:

一是位置OK,无缝融入了琶洲CBD的10分钟生活圈,二是在产品细节上面的创新很多,对于生活方式的洞察很到位。(具体可回溯《豪宅们的新战场》)

声量大,位置好,产品有创新,吹风价也不算贵,本来就是神盘预定,只是没有赶上好时候,今年上半年市场温度不太暖和,所以,保利最初的计划,还是依赖贝壳——

贝壳早早就在和天奕接触了,之前放出来的风声是:

第一波开盘会进渠道,预计上客时间26日,在预计开盘前几天,还专门搞了针对中介们的线上培训。

但是,另一条通路,也悄悄同步开启了。

这条通路,是针对KOL的。

17日和24日,保利举办了两次头部KOL动员大会,受邀去参加活动的,都是活跃在广州楼市,以自媒体影响力获客,推动成交的大V们。

现在看来,这招棋,效果是出奇地好。

02

当然了,保利天奕并不是第一个创新通路,大获全胜的新盘。

从去年年底开始,越秀旗下的项目已经逐渐减少和中介渠道的合作,靠着“更懂广州”的先天优势,加上全民营销助力,悄咪咪地清掉了不少老城区的小地块。

这个4月,大地块也开始“靠自己”了——

我们见证了珠实天河都荟不开渠,不开全民,纯靠自家的营销团队做到开盘爆火,一个周末卖掉200套往上;

也见证了绿城馥香园依赖CPS,开盘一周,阳光家缘上的网签就达到74套,去化率超过60%。

哦,绿城隔壁的中交天翠,倒是在3月就早早和贝壳合作了,还大张旗鼓搞了全城聚焦,反而两个月零网签……

啊不不不,我纠正,已经有网签了!

截止发稿时止,首批推出的224套住宅,网签的套数是:

5。

03

客观来说,这么多年来,贝壳的中介渠道,是有几把刷子的。

4月中旬,广州市场一片死寂,最先把场子旺起来的地铁双盘——珑曜上城和珑岄上城,也有靠着贝壳的渠道吆喝,蹚出一条血路的。

讲真,虽然珑曜首开没有开渠,而珑岄开了贝壳渠道,但这两个盘首开成绩都不错,那两天,两个盘前后脚上市,现场照片是一模一样的人山人海,发出来的开盘海报,动不动就是三五个小目标。

好几个业内朋友感慨说,太久没看到这样的场景了,不管真假,至少信心一夜之间回来了不少。

10几天过去了,网签数据逐渐“开盒”,陆续验证了这一轮开盘的含金量——

这不,光珑曜一个盘,300套的房子,也签了快170套啦……

那么,为什么首开那么好,后续两个盘依然决定依赖贝壳呢?我猜,是因为这两个盘有着共同的特点:

近郊,新规,小面积,便宜。

比起周边竞品,单价低个几千,再加上新规之下,面积段压缩了,实用面积反而增加,一套三房或者小四房,只卖两三百万,甚至一两百万。

再托广州地铁地产这个开发商的福,下楼就是地铁口,无畏风雨,无缝链接,到珠金琶通勤的便利度,直击年轻牛马们的最大痛点。

年轻人够得着,产品也过得去,周边百废待兴,前景可期,条条都落在贝壳的舒适区——

只需要全城的地铺中介大干快上,拉尽可能多的客户到达售楼现场,大饼一画,就可以完成闭环。›

于是,在过去的这么多年里,市中心土地供应稀缺,郊区新城四处开花,贝壳的新房业务也节节走高,成了开发商又爱又恨,又离不开的存在。

但是,这几年,不太一样了。

当楼市逐渐摆脱郊区时代,开发商不得不在城市中心争抢客户,卷产品,卷体验,卷如何才能细致入微地洞察高阶客户的个性需求的时候,贝壳这个粗放的渠道,显然开始不那么适配了。

而这个行业,一直是足够现实的。

这不,2024年,贝壳年报里的新房交易 GTV,比起2020年,已经缩水40%往上了。

来源:险况先锋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