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生于雇农家庭,少时家徒四壁,全靠大伯打工供学,才念到小学六年级。16岁参军,随部队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解放后又赴朝鲜战场,在枪林弹雨中度过青春岁月。
写在五一劳动节
——人美在勤劳
作者/武秀华
五一劳动节将至,忽然想起老爸。记忆里他总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这是父亲一生的信条,也深深烙进我心里。
他生于雇农家庭,少时家徒四壁,全靠大伯打工供学,才念到小学六年级。16岁参军,随部队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解放后又赴朝鲜战场,在枪林弹雨中度过青春岁月。
从战场归来,他与母亲组建家庭。身为营级军官的他,转业后却从未懈怠。那时生活清苦,油盐酱醋皆成难题。每到周末,这位老兵就拉起架子车,上山砍烧柴;夏秋时节,便带我钻山林捡蘑菇、摘野葡萄。
他用双肩扛起生活的重量,把"勤劳"二字写成了家风。
所以,8岁起,我便踩着板凳学做饭,蹲在大河畔洗衣襟。下乡当知青时,我一人兼任场部广播员、报道员、板报员和场部菜园管理员,白天跟着大伙儿上山做工,夜晚在灯下写稿编报。参加工作后,我更是像上了发条的钟摆,身兼数职却永远热情高涨,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
成家后,我几乎包揽了全部家务,退休后又为女儿带大两个孩子,每天在厨房与客厅间辗转,把柴米油盐熬成了岁月的诗。邻里总笑我是"永动机",我知道,这股子使不完的劲儿,全来自父亲早年的言传身教,来自家风里深深扎下的勤劳根脉。
如今再看五一劳动节,总觉得它是最动人的勋章——这是属于劳动者的节日,更是对"勤劳最美"的永恒礼赞。当我们在汗水中打磨日子,在耕耘里守望收获,每一滴汗水都在照亮生命的底色,这或许就是父亲留给我最珍贵的人生启示。
(2025.04.30)
作者简介:武秀华,女,微信昵称:闲云溪月。1955年12月出生,197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退休前在辽宁省新宾县财政局工作。爱读书学习,笔耕不辍,创作诗歌300首,美篇600多篇,我的苟且生活100多篇,彩视150多篇,点击量
超200万人。
来源:丰融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