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与「常规」决裂的27个瞬间丨5·4特辑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4 20:12 2

摘要:关于“脱轨”的思考始于4月北京的一场大风。本该两点一线的生活,因为大风的来临,突然变得混乱无序——但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了身边年轻人一种非比寻常的兴奋感。大风何时来?我们要如何迎接大风?分享着对风的体验,所有人都在偷偷享受着这短暂的失常时刻,仿佛已经期待它许久了

关于“脱轨”的思考始于4月北京的一场大风。本该两点一线的生活,因为大风的来临,突然变得混乱无序——但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了身边年轻人一种非比寻常的兴奋感。

大风何时来?我们要如何迎接大风?分享着对风的体验,所有人都在偷偷享受着这短暂的失常时刻,仿佛已经期待它许久了。

“后浪研究所”发起了关于“脱轨时刻”的征集,收到了意料之外的热烈反馈。352份真诚的自我剖析中,或许能引起年轻同胞的共鸣。

五四青年节,这篇“当代青年脱轨时刻大赏”,也可以成为一束点燃你心头火苗的火炬。在这个时代,年轻人感受得最频繁的情绪大概是迷茫: 自己是不是走在正确的方向上,是否能把自己的人生引向更好的未来?如此反复的自我拷问,一刻也不停。

就像电影《心灵奇旅》中的主人公乔伊,他一直在帮迷失的灵魂寻找火花,即他所能为之奋斗一生的人生目标。但在体验了人类世界的各种生活体验后,他却悟出,“ 火花不是人生目标,当你想要生活的那一刻,火花就已经被点燃。”

我们想告诉你,这些“脱轨”瞬间,都是值得珍惜的宝贵时刻——当你察觉到自己似乎偏离了众人所期望的人生轨道时,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momo

小学时有一天我和几个小伙伴在上学的半路, 听到有人说“今天不上课”,开心地折返回家。 第二天被老师罚站课室外、训话,问为什么不来上课,为什么只听到别的人说“不上课”就真的不来上课了?当时害怕、内疚、担心得要死。

在一个任何小事都会都值得放大的年纪,现在想来,这件事真的很小,而这种脱轨后不循规蹈矩的紧张感,伴随了我很久。

@陈鸡蛋

高三时,每周六晚自习会为自己 留下两节课时间的“诗人时刻” 。这两节课我不是一名高考迫在眉睫的学生,是一个独立的诗人或是单纯的笔者,文字是我的宣泄口。

也正是这些文字缓解了我当时的抑郁和焦虑,记录下我的状态和感受。也许现在已经从抑郁状态走出,也许当时那些事情也不在重要,但是感谢还有文字,感谢还有文学。正如史铁生先生所说:“唯有文字能担此任,宣告生命曾经在场。”

@马克吐司

上学时都有早读和晚读, 在别人大声读书的时候,我就混在里面小声唱歌,没有人发现哦~

@劉海涛

高考前, 某一天迟到了。就在路边吹风,晒太阳,看车水马龙。 觉得奇怪,为什么每个人要按固定线路走,行色匆匆,人的一生似乎也不该这样,然后回家。

@北冥有鱼

高中学习压力非常大,整个人都是一种很焦虑很不开心的状态,每天作业堆积如山,一场接着一场考试,不太好看的成绩排名, 感觉自己是一颗风中快被吹断了的枯草。

但是有个夏天下午四五点的时候,从窗户看外面,整个天空乌云密布,好像晚上八九点了一样,风刮得也特别大,还有轰隆隆的雷声,偶尔夹带着闪电。

顿时整个教学楼都是欢呼声,好多同学跑到走廊上好像在迎接风雨,跟刚才闷头刷题的不是一个人。 那时候感觉我的心情也突然舒畅了,好像世界末日要来了,虽然天气很黑,但我好像看到了曙光。直到现在工作了,我还是记得那天下午的感受。

@刘白

OTT创业者,受够了非必要商务场合与投资人迎来送往, 原地摆摊发现赚的比上班多, 撇下联合创始人不想再回公司了。

@椰椰

大概就是毕业后上班不足一年遇上公司砍业务线大裁员,然后 自己摸索着开始做收纳师 ,无意中给自己创造了新的岗位吧。

@子润同学呢

我是24届的应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在美团,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开启北漂,但工作了三个月我发现那份工作并不适合我,经过慎重考虑后鼓起勇气裸辞啦!

尽管我的领导、同事、朋友都劝我不要裸辞,告诉我毕业第一份工作干了三个月会很难找工作的……11月我回到北京找工作,果然惨不忍睹。即使我每日坚持投递上百份简历,不管是通过线上app还是官网,又或者找人内推等等,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在这个背景下,我选择了一件我这辈子做的最有勇气的事情: “在西二旗互联网十字路口当街发简历”! 一开始我很紧张,胆怯,觉得会好尴尬,这也太脚趾扣地了吧。 但当我迈开第一步,发出第一份简历,被拒绝,第二份简历,被拒绝,到第三份的时候我的思想转变了。 “ 我在向对方推荐我自己唉,在我心中,难道我不应该是全世界最棒的那个人嘛?我有什么好害羞的啊?” “ 干就完事了啊 !怕啥啊! ” 现在我已经入职了自己心仪的公司,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我很喜欢!工作的内容我也很喜欢!

@陈娜

疫情期间,充分考虑之后辞掉了事业单位的“铁饭碗”,然后疯玩了两年。作为从小到大的乖乖女,身边同龄人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这两年的状态还蛮“脱轨”的(就差出轨了hhhh) 让娃爹带娃,自己一个人去刷密室、打剧本、看演出、和异性朋友出游、刷电影节、写本子……把几乎所有以前想试试的事情,都试了一遍。 非常痛快,也在其中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然后突然有一天,觉得玩够了,全身充满了电,一头扎进热爱的工作里,发现自己原来这么有创意、精力也相当好(辞职前常常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脑子和身体都跟不上自己的抱负)也很感谢吸引我“脱轨”的人,以及让我回到正轨的好机缘!感觉自己对劲了之后,连运气都会变好吖!

@Annieeeee

我是 反向“脱轨” ,同龄人都是大学毕业后先进大厂,干1-2年积攒经验再出来去中小企业。我是一毕业就进了一家小公司做运营,这里实在太清闲过得太舒服了,待到第3年我真闲不住了,就 辞职投了一家996还大小周的大厂 ,想积累一些市场化运作的大企业经验。现在已经是连续加班的第3个月了,过得很痛苦,但确实是我追求的,即便痛苦也是经验值!

@AAA王婆猕猴桃专卖

GAP了一年,歇了3个月后突发奇想 去欢乐谷做NPC,面试了一轮后就给我定了杨贵妃 的角色(可能是因为还比较富态吧),而且是花车的C位!超开心!那几天培训我也一直很亢奋,在家也学贵妃的走路姿态,练唱歌对口型。最有成就感的一次兼职了!

@糊涂大王_

我从公司辞职了一年多, 把自己挂咸鱼当“赏金猎人” 。遇见了好多有趣的事情,也算是 狠狠体验了一把不一样的人生。

帮铲屎官喂猫遛狗、上门抱扫地机器人回基站、冒充记者参加推介会、代医生去精神病医院开会、帮法院跑腿去贴个告示,被物业追着喊法官大人、送了一单外卖挣五块买保险花了三块钱,然后去调查这个公司是否真实存在… 真是360行,行行都是草台班子。

@阿珂宝

从医护行业转行到娱乐公司当经纪人, 本来以为是“脱轨”, 没想到适配度不要太高, 绕了一大圈又到这条轨道上了。什么三查十对,习惯上夜班,处理过医闹后,什么离谱的艺人、粉丝、经纪人都能应付。难怪都说医学生是复合型人才,连医生护士你都能干,那你转行干什么都会成功的。

@鼠鼠会努力变强

失业后真的尝试了去干体力活兼职。麦当劳员工、COSTA咖啡师、外卖员也注册过,试着送了几单了。 不知道为啥,干体力活就没有朝九晚五办公室打卡的那种束缚感 ,累是确实累,却觉得特别充实,这是为什么呢?

@FFFFF

脱轨时刻就在今天,我已经三十三岁,今天穿了一件自己很喜欢的衣服,带我妈去按摩,我妈见我第一面就说:衣服怎么这么紧,我没说话,她接着说:今天咋穿这个衣服,这个衣服不好看。我没忍住: 穿衣服我喜欢就行了,我不管别人喜不喜欢。 现在遇到比较冒犯的话我都会怼回去。就是不能联合别人一起欺负自己。

@是文熙吖

在小县城体制内工作的第2年,压抑、绝望、特别想辞职,那时候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去纹身。

单位要求不让纹身,我就做了个唇内纹身, 痛感很小,和口腔溃疡差不多。心里是很兴奋的,这是我一次小小的胜利。

@阿琳达

读书时我就是拖延症晚期,每个作业一定会卡着DDL截止前的10分钟交,毕业论文是最痛苦的时刻,我的脑子里很想写,但就是写不下去。很感谢当时有一个同学跟我说,觉得我的症状像ADHD,我就 鬼使神差真的在DDL截止前一周去医院挂了号,确诊了。 意外的是我心里反而很平静,那一刻我接受了我以前所有大众看起来很奇怪的特质。我的生活这时候才刚开始进入正轨。

@5566

话说在前面,我就是字面意义上一个绝望的文盲。文字超过一页纸就开始看不进去,上学时课本只看标题和画儿, 电影看不进去,坐不住。 女朋友找我看电影我都不去 。平时爱好是在家打游戏。听歌只听DJ版。 刚上大学时做自我介绍我都会很尴尬,不知道说啥。等工作到第3年后入职一家新公司,我已经敢直接这么和同事说了。

我就是没文化怎么了?我不爱看你们那些深刻有内涵的东西,而且你们自己看得懂吗?

@G

作为一个被家长催婚的大龄男性,我勇敢叛逆了。大年初一被远房亲戚打拜年电话,又问我什么时候结婚,男性35岁以后就不行了,得抓紧生孩子为后代考虑。我爸妈催也就算了,这都那么远的亲戚, 我直接把电话挂了,无声的抗议。

@麻辣土豆

刚上大学的时候,经常会见到走在路上或者骑车,突然莫名其妙大声唱歌的人,觉得好像有毛病一样,现在 读研后发现他们都是研究生。 读研之后越来越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了,自己想干什么干什么。 有时候自己还会走在路上自言自语,心情不好还会辱骂自己, 论文写着写着在宿舍嗷嗷大叫~

@Mei

看网上说 洗热水澡时吃芒果,会有种在热带雨林当野猴的野人快乐。 回家马上实践了一下,真有种解放天性的感觉。

@Shanon

有没有人专门练习过 学狗叫 的?有时晚上下班回家在空旷的、 没人的小区我会随机吼两声, 释放一下压力,左右看看没人发现我,就更有成就感了。

@大蒜鸟

我喜欢周末自己在家做饭和打扫卫生,周五晚上把四件套换好,周六早上起来拖地、换洗衣服,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做饭,在APP上选购菜品的时候就规划好菜单,搭配蛋白质、碳水、维生素的比例,每当做切菜和炒菜步骤的时候都非常享受, 这种计划性,以及最后端上桌的成果,都很解压。 经常有人说我是家务奴,我冤枉!

@sotandlat

有一次在路上走,突然发现 城市的晚霞好漂亮, 为何多年以来从未注意过?

@Linguist语言学家

今年2月到4月,带家人火车游了11个省。

@豆豆

前段时间裸辞了,计划了 一趟独自去日本的旅行。 我是打定心思一定要自己去的,我需要静下心来一个人想事情,想想我的未来,我究竟要做什么。虽然我的家人十分不解,他们很希望能一家人一起出去旅个游放松心情,自己一个人去旅游他们就觉得我是个怪人。为此我们还小吵了一架,我还是不顾反对地去了。

@韩震

每天 早晚遛狗的时候是我的脱轨时刻。 脑子和眼睛只关注脚下的路和我的小狗叨叨,关注她有没有正常排泄,有没有乱吃东西。有的时候会同时带着耳机听播客。这是一天中我完全不去想工作或者生活琐事的时候。全世界只有我和我的小狗,感觉很平静。

这篇策划,就是我的专属“脱轨时刻”。常规的文章之外,在五四青年节这个特别的时间节点,我们不做信息和价值的输出者,只想聊一些闲嗑,听听读者朋友们的碎碎念。亚里士多德讲“人类全部工作生活的目的就是获得闲暇”,而现代人的生活却充满了本末倒置的情况,休闲反而为人带来罪恶感。

休闲是对抗“无效忙碌”的良药,短暂的脱轨是重启人生的钥匙。 那么现在,你是否想好如何为自己计划一次“脱轨时刻”了?

来源:小夭看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