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烟雨人生》(白英泉著)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4 12:24 3

摘要:王福看不上自己的媳妇,水桶腰,大饼子脸,上身长,下身短,脸上一脸横肉,走路扭动着宽宽的胯骨,王福越看越来气,当了武装部长后,王福愈加看不上她,无奈媳妇的爹在县委组织部,王福又不敢得罪老丈人,每日回家一肚子气,面部表情硬挤出一点笑容,应酬着这个烦心的婆娘。

作者:白英泉

第六十二章

王福看不上自己的媳妇,水桶腰,大饼子脸,上身长,下身短,脸上一脸横肉,走路扭动着宽宽的胯骨,王福越看越来气,当了武装部长后,王福愈加看不上她,无奈媳妇的爹在县委组织部,王福又不敢得罪老丈人,每日回家一肚子气,面部表情硬挤出一点笑容,应酬着这个烦心的婆娘。

公社文艺汇演后,刘莉莉的美貌搅的他茶饭不香,六魂出窍,王福在镜子里看着自己,五官端正的他却娶了这样的一个媳妇,他为自己的命运惋惜着,谁叫自己出身低微,为了往上爬,不择手段攀高枝儿呢?活该娶了这么丑的婆娘,这能怨谁呢?甘蔗没有两头甜,不能好事都是你的啊!想想也是,他平息下来,回头想到,自己现在大小也是公社的武装部长,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利,把刘莉莉弄到手,还不是探囊取物,只不过是早晚的事儿。他眯着眼,翘起二郎腿,端起红茶得意的押了一口。

刘莉莉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王福盯上,她还悠然自得的表演着自己的节目,她想通过演节目和大队领导接近,联络感情,获取抽调回城的捷径。一个女知青最大的愿望就是抽调回城,抽回丹阳市,回到父母身边,是每个知青的最高梦想,这个梦想离他们太遥远了,他们苦苦挣扎着,在痛苦的蹉跎岁月,向着这个梦想艰难的迈进。

刘莉莉早也盼晚也盼的这个梦想来到了她的面前,这个梦想要用自己的身体来交换,刘莉莉连愁带吓,趴在青年点的炕上抽泣着,今天晚上就是她的一道坎,去还是不去,关系到能否回城的命运转折,现实太黑暗了,刘莉莉感到无尽的悲凉,她拽着林洋的手说:”小林子,姐和你说个事儿,过了今晚,姐就不是姑娘了,姐喜欢你,也知道你对姐好,姐现在就把身子给你,你不要躲,让姐好好亲亲你!”说着把林洋搂在怀里,眼泪像断线的珠子落了下来。

林洋呆呆的看着她,惊异的问道:”刘姐,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你为什么这样?”

刘莉莉抽泣着,在哭声中断断续续的说道:”今天上午,公社的武装部长王福不是找文艺队的每个人谈话了吗,他找我谈话,说是看上了姐,让姐陪他睡觉,不答应他,眼看的这次抽调回城就不让我走,答应他,他就保证让我抽调回城!”

林洋一听,双眉锁成一条线:”你答应他了?”

“没有,他约我今天晚上七点在张四的村口见面,如果不去,他说他直接在公社的抽调名单里把我的名字划掉!”

“太阴险恶毒了!你就没想到上面告他吗?“

“傻弟弟!告谁啊?公社书记是他的大舅哥,都是一伙的,是人家的天下,弄不好就彻底的在农村扎根了,一辈子别想回城!想想都可怕,惹不起,躲不起,咱们是人家菜板上的肉,想怎么剁就怎么剁,认命吧!”

“认什么命?不怕他!抓住他的证据,就去上面告他!不信这么大的国家没有说理的地方!”

“你说怎么办?”刘莉莉不再抽泣,她满怀希望问道。

林洋说:”今天晚上七点的约会照去,我们暗中埋伏好,抓住证据,王福就不敢在抽调的事上做手脚,否则就上县里市里告他!”

刘莉莉一听,破涕为笑,她的心里有了主心骨,她万万没想到,林洋是一个思维紧密,胆大心细,有胆有识的人,林洋喊黄三,叫他把平日里处的好的知青聚在一起,把这件事说给大家,大家听了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去张四村抓王福。

漆黑的夜,月光暗淡,蛐蛐蝈蝈叫着,男女知青二十多人埋伏在张四村的河坝上,他们的眼睛瞄着村头的老柳树,刘莉莉站在树下,心情忐忑的看着路上,王福骑着永久牌自行车,一阵风似的到了刘莉莉面前,他飞腿下车,把车靠在树身上,转身上前抱住刘莉莉,动情的说道:”心肝儿,你把我想得好苦啊!”

刘莉莉惶恐的往后退着,就在这个时候,埋伏的知青里,不知道是谁突然咳嗽了一声,王福听见声音,慌乱的推车就跑,知青们跳了出来,他们手里拿着木棍,镰刀,高喊着向王福追来,”抓流氓!抓流氓!”喊声中,王福跳上自行车,没命的向前蹬去,王福满头大汗,吓破了胆,他骑上通往公社的官道,边骑边回头看去,渐渐人声远去,他才长长的嘘出一口气,他懊恼的说道:”好你个刘莉莉,敢设计抓我,看我怎样收拾你!”

知青们扬眉吐气的出了一口恶气,大家说:”这帮东西,坏的冒油,老打女知青的主意,这回给他们点颜色瞧瞧,叫他们也知道知道知青也不是好欺负的。

林洋说:”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大家已经看到了这事儿,回点我写个事情经过,大家签字证明这件事属实,大家都敢签字吗?”

“这有什么不敢的,敢!”这群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男女知青,他们说着笑着向前走去。

刘莉莉是王福心中的一根刺,他不甘心就这样被刘莉莉给耍了,他要报复她,第二天的上午,他来到公社党委办公室,对大舅哥书记说:”莲花村的女知青刘莉莉小资产阶级思想严重,这次抽调回城名单里要把她拿掉!”

“你不来找我,我也正要去找你,你还说什么?你认为我什么也不知道?你看看这是什么?”他回身拉开抽屉,抓起一把材料摔在桌子上,王福低头一看,是莲花村二十多个知青联名写的检举揭发材料,把他调戏刘莉莉,以抽调为由,威胁强奸未遂的事情写的明明白白,最后说道,如果这次抽调不放刘莉莉走,就把王福的事继续上告,放刘莉莉走就可以不了了之。

王福傻眼了,呆呆的不甘心的问大舅哥书记:”大哥,难道就这样放刘莉莉走了?”

“废话!你还嫌事小啊?你是真傻还是假傻,告上面去,你什么都完了,党籍、干部籍、全给你撸掉,你要不是我妹夫,我才懒得管你的破事,我一会儿还要去莲花村,把这件事平息下去,想办法给你保住,给知青们道个歉,求求你了,我的活祖宗,不要再惹事了!”说完,气狠狠的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拍着桌子,眼睛愤怒的冒火:”你滚,快点给我滚出去!”他气抖的双手指着王福,王福乖乖的退了下去。

刘莉莉冲破艰难险阻,终于走上了回城的道路,徐哥等随后也抽调回城,热闹的青年点一下冷寂了许多。

送走了徐哥,刘莉莉,林洋愈加孤独,他默默的在青年点的院子里拉着小提琴,一首送别曲,愁思婉转,缠绵清丽,往事如烟,林洋在琴声的回忆中给刘莉莉,徐哥送别,在给自己朦胧的青春往事送别,他的眼睛湿润了,内心深处感叹人生流年,岁月沧桑。

梅哥悄悄的坐在林洋的身边,他和林洋一样感同身受,深深的知青战友情,缠绕着他,看见一个个知青先后回城,梅哥心情暗淡,无光的脸上浮现出对生活的无奈和落寞。他对林洋说:”小林子!他们都走了,还有梅哥在这儿陪你呢?不用太过难受,人来人往,云卷云舒,人生本来就是这样!”他笑着站了起来,弯腰拿着镰刀走了出去,林洋知道梅哥又打猪草去了,人少了,猪也少了,最后一口猪,哼哼的哄着地面,

梅哥大名梅松,说话有点大舌头,中等个,一双剑眉,棱角分明的脸上写满了苦难中的坚强,他没有亲人,把青年点当成了自己的家,别的知青一两个月回市里家一次,梅哥不见回家,他也从来不谈起自己的家。林洋很怪,好奇的问梅哥为什么不回家看看,梅哥看看林洋,伤心的说起了自己的家事,……

梅哥的父亲是清江省检察院的检察长,是个老革命,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一场砸乱公检法的运动全面展开,梅哥的父亲被押上台,走资派的大牌子挂在他的胸前,两个戴着红袖标的人,反背着他的双手,把他的头深深的按了下去,批斗大会上,梅哥父亲心脏病突发,猝死在台上,台下一片哗然,几个人上台把人抬了下去,未经家人允许把人草草的火化了,梅哥母亲无处说理,一根绳子悬梁自尽,梅哥放学回来,看着母亲悬吊在空中,吓得大哭起来,那年梅哥十岁,以后跟着爷爷奶奶,没过二年,两个老人相继过世,梅哥成了孤儿,街坊邻居可怜他,给他吃的,穿的,梅哥吃着百家饭,在苦难中渐渐长大。

后来听人说,梅哥的父亲挨批斗,主要由一件事引起。

六十年代的清江市,苏式的房屋随处可见,清江上的江桥,黑色的铁架子高高的矗立在江面上,抗洪纪念塔的塔影斜射在广场,梅哥的父亲被上级认命为清江省的检察长后,他经常在广场散步,他爱听江水拍岸的声音,梅哥的父亲叫梅海,在白山黑水的抗日联军里,他曾经带领一个连的战士,孤军深入敌后,把日军的一个中队打的人仰马翻,炸毁了敌人的一个弹药库。

后来,梅海在四野的三十八军任师长,打了几次大仗后,上面首长赏识他,对他的军事指挥才能给予高度肯定,在解放海南岛的战斗中,敌人的一次飞机轰炸,梅海负伤,出院后,转业到地方,被派到检察院工作,逐渐的被上级认命为省检察长。

在一次下面申报上来的案件中,梅海发现一个案子拖拉了半年,他亲自问办案人什么原因,办案人疑惑的说道:”这个案子很特别,一个国民党的团长,在我军攻打四平的时候,他命令一个连包围了我军的一个班,把我军的一个班完全吃掉了,我军一个班的战士都牺牲了,他是有血债的,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但是这个国民党团长说他是我党的地下党,单线联系的交通员已经牺牲,无法证明他的身份,所以这个案子不好定性。”

梅海说“听你这么说,这个案子是存在一定难度,但是我们要重证据,单凭一个人嘴说是不行的,要进一步继续深入审案,加强外围调查,因为是特殊情况,再往后拖一个月,如果没有证人,就按程序实行枪决!只有这样才能告慰一个班的牺牲战士!”

“是,检察长!”

一个月后,证人没有出现,这个国民党团长公审后,执行了枪决。过了半年,单线联系的地下党交通员出现了,这个交通员并没有牺牲,是我党的一个内线在执行枪决的时候做了手脚,他事先把一块钢板在囚车上给这个交通员暗放进他的前胸的衣服里,行刑时他的子弹射在钢板上,虽然没有说话,交通员知道这是自己的同志在救自己,枪声过后,他详装中弹,倒在地上。

交通员证实,枪毙的国民党团长是自己人,是我党打入敌人内部的一个同志,一个班的解放军的牺牲,是一个圈套,实际是每个人并没有牺牲,是给敌人的一个障眼法,枪声响了后,我们一个班的战士倒在地上,是电话里事先说好的,让出阵地也是事前安排好的,目的是为了让敌人相信这个团长,当时这个团长的身边就有军统的人暗中观察,保住团长后,全团才举行了后面的起义!”

梅海眼睛惊异的看着交通员,他的脑海一片茫然,眼泪流了下来,他没想到,自己的一个错误决策,误杀了自己的同志,他懊恼的抱住脑袋,两只手的手指深深的抓着纷乱的头发,向里扣去。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这件事作为导火索,对梅海实行了专政批斗,梅海的死,一切划了句号,梅哥孤独的一个人飘落在遥远的农村青年点,他的亲人们就是这些知青,这些兄弟姐妹们。

梅哥讲完了自己的故事,眼角挟着泪水,苦笑着说:”小林子,这些事你知道就行了,不要对外人说!”

“梅哥,你放心,我不会对别人说的!”

第六十三章

冬天的后半夜,天还没有亮,一弯勾月悬挂在夜空,星星悄悄眨着眼睛。

青年点的土炕上,微弱的灯影里,知青们爬了起来,他们忙乱的穿着衣服,林洋下地穿好鞋,戴好爸爸给的皮帽子,第一个走出房门,黄三跟在后面,他们稀稀落落的走在上工的路上,脚下的积雪发出吱吱的声音,大家谁也不说话,默默扛着捅鍬,跳上路边的马车,月光洒落下来,纷纷扬扬的小雪花在微风中飘落,洒在人们的头上、肩上。

“驾!驾!”马车夫的一声叫喊,打破了寒夜的寂静,车辙碾压积雪的声响,发出了撕心裂肺声音。在梦乡刚刚醒来的人们,还在昏昏沉沉的打着盹,启明星渐渐升起,东方现出了鱼肚白,不知谁放了一个响屁,大家哈哈笑了起来,车辙留下的痕迹越来越远,驾辕的枣红马打着喷嚏,人们说着话,嘴里的哈气瞬间漂浮在了空气里。

连续修东大沟河提大坝已经十多天了,大家筋疲力尽,每日里披星戴月,林洋心里怀疑的想,难道人一辈子就这样活着吗?但是目前不这样又有什么办法。

东大沟的河坝上矗立着醒目的大字,”大干社会主义不猫冬”,”大干、苦干、拼命干!”

河坝上下,人山人海,红旗招展,一副战天斗地的动人画卷,多年以后,时常在林洋脑海浮现。

林洋搽着脸上的汗水,他把单轱辘的小车扶好放正,一鍬鍬的黑泥扣在上面,他咬着牙,憋口气,一气把小车推上了河坝的斜坡上,全力把土掘了出来,他气喘嘘嘘的做着深呼吸,后背的汗水已经湿透了内衣,肩膀上的汗水经风吹过,变成了白白的碱水,用舌头添去,咸咸的、酸酸的、苦苦的。林洋远望飘动的红旗,他昂着头,看着蓝蓝的天上,美丽的青春在劳动中绽放。

黄三走过来说:”哥,歇歇吧!抽颗烟!”

“好!”林洋接过黄三递给他的大生产牌香烟,叼在嘴上,他点着深深的吸了一口,看着黄三说:”一会儿你去和大奎说说,看他车歇牲口的当间,把他的马车借来,让我们用用,这样我们青年点包的活再用一个点就能干完。”

黄三一听,这是个好主意,他说:“我这就去和他说!”黄三走上河坝,向大奎的马车走去。

林洋看黄三远远的向他招手,他知道黄三和大奎说好了,林洋领着知青们把马车拉了回来,大家你一鍬,我一镐,奋力的装着土,八个男女知青,满脸汗水推着马车,连推带拽,把马车的土加固在河坝上,每个人的头上冒着热气,汗水顺着脸侠流淌。这些平凡的知青们,把他们的青春,把他们的宝贵年华献给了农村,献给了国家,他们没有怨言,他们知道自己的国家贫穷,从上辈人开始,他们就不断的奋斗,他们相信,自己的国家一定会强大富强起来!

半夜,林洋在被窝里的大腿小腿突然抽筋,他咬着牙,弯身用手使劲的扭动着肌肉,他知道这是干活脚着凉了,加上冷天干活冒汗,一冷一热,风寒侵身,他用力的搓动大腿小腿,缓解了许多,他把爸爸送给他的黑色的绵大衣押在脚下,渐渐的睡着了。

梅哥明天就要走了,这次抽调回城,终于轮到了梅哥,林洋替他高兴,他和梅哥两个人到十里外的四方台小酒馆喝了顿酒,算是给梅哥送行。林洋眼里含着泪,他端着酒盅说:”梅哥!以后咱哥俩不能再在一起干活了!你多保重!”

梅哥流着泪说道:人这辈子要交下真心的朋友不容易,小林子你是我兄弟,你刚来,我就看好你,说明我没看走眼,你的人品我是最看好的,以后,我们离得远了,只能靠通信,你我要常联系,不要忘记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林洋含泪点着头。梅哥在回来的路上说:”我走后,你要多个心眼,不要卷到大队干部的帮派里去,青年点的张强你要注意他点,这个人阴险狡诈,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笑面虎一个,你慢慢品他就知道了!我怕他以后琢磨你,所以让你提防点他。

林洋说:”梅哥放心,我注意他点就是了!”

“那就好!按说我马上就要走了,不应该说这样的话,毕竟在一起好几年了,我只是不放心你,才说这话儿!”

回点后,梅哥不再说话,他在默默的收拾着行李,第二天早晨,林洋要去上工了,他向梅哥告别,梅哥说:”小林子,我今天中午走,现在我和你去西下洼,咱哥俩再最后一次在一起干干活,希望一辈子能记住我们在一起的日子!”

“梅哥,眼看就走了,还去干什么活?这么累的活还没干够啊!你别去了!”林洋劝说道。

“不行!我一定要去!这不是简单的干活,是我们知青磨难岁月的记载!”

崔德子说:”梅哥说得对,再过若干年,我们知青在历史的长河里也许被人忘记,但是,我们自己永远不会忘记!”

林洋的眼睛湿漉漉的看着梅哥,心里一阵酸楚。

梅哥走了,他把吃苦耐劳的精神传给了林洋,把面对苦难,坦然处之的胸怀展示给了林洋,梅哥是林洋一生中的一个榜样,许多年以后,林洋想起梅哥,依然好像在眼前,栩栩如生。

梅哥抽调的地方是个煤矿,一个月后的一天,顶子塌方,梅哥死在里面。

来源:秋实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