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节前三周的A股,整体正处于大爆发之前的短暂宁静,但看细节你就会发现资金都在吸筹,这一反常动作,是不是在为节后拉升做准备?下面给大家具体说一下节后到底该如何应对!请各位重点关注文末内容,这部分凝聚了文章的核心要点,务必牢记。
节前三周的A股,整体正处于大爆发之前的短暂宁静,但看细节你就会发现资金都在吸筹,这一反常动作,是不是在为节后拉升做准备?下面给大家具体说一下节后到底该如何应对!请各位重点关注文末内容,这部分凝聚了文章的核心要点,务必牢记。
一,资金疯狂吸筹
高盛最新发布的全球资金流向报告显示,3月27日-4月23日的4周,全球股票基金获得680.79亿美元净流入,其中,新兴市场基金净流入271.4亿美元,新兴市场的90%又直接流向了中国市场。
同样是上周,莱福特就透露自己正通过投资iShares中国大盘ETF,第一次中美贸易摩擦期间,莱福特同样选择做多中国。
事实不仅是外资,从近期的盘面风格看,高股息以及预期中高股息的中白系列正在显著上涨,结合这样的选筹风格,我们大体可以间接感知,相当一部分内资主力,近期正在不间断的整体加仓、以及不间断的进行调仓。
其实,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主力,均静悄悄的在这一区间低位吸筹。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外资在进场,但市场表现并不好呢?
二,悄悄干大事
思路打开,咱们可以换个角度想一下,为什么行情不好,外资还是要进场呢?
其实聪明的买家都是下跌中买,当然这是对于大体量的资金而言,他凭借资金优势越跌越买,总会涨回去的。
但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就不一样了,因为没有那么大的资金量,所以就要找最佳的时间点。
大多数人都是根据走势进行判断的,也正是因为只看到了涨跌,并没有看到市场的真相,所以,导致判断失误。
而且有时候走势也是会骗人的,那什么不会骗人呢?是数据!
数据可以最大程度还原市场真相,交易行为就是那个真相,因为不管市场怎么变化,也都是交易行为的体现,看下面这只股票:
回头看,图中绿色图标的四个位置都是股价的阶段性高点,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说,都是股价涨起来之后才注意股票的,但是很多时候刚一进去就会像上面股票一样,股价开始下跌。
然后看红色图标的位置,是不是股价连续调整后的阶段性低点?但在当时,大多数人都会害怕继续下跌,于是选择下车。
这就是典型的追涨杀跌,但是这时候机构资金在做什么呢?看下图:
这张图是上面股票对应的行为数据图,图中四个高点位置都出现了,「强力回吐」行为,说明目前资金已经获利了,有人选择先落袋为安了,而且力度非常大,已经有做空的倾向了。
所以,在你以为股价刚开始上涨,是上车的好时机的时候,机构资金的拉升已经结束了,这时候尽量就不要再去追高了。
在最低点位置,在大多数人为调整纠结的时候,机构资金的态度转向了,出现「强力回补」行为,这时候机构资金正在回补之前做空卖出的筹码,并且回补力度非常大,已经有做多的倾向了。
「强力回补」行为,这时候机构资金正在回补之前做空卖出的筹码,并且回补力度非常大,已经有做多的倾向了。
看不到机构资金的交易行为的话,这要是选择错的话,可就要吃大亏了。
三,揭秘机构大动作
当然你可能会觉得这些数据真的能反映机构资金的真实意图吗?其实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普通人觉得很难察觉到的行为,大数据可以对原始交易数据的收集、筛选、整理和挖掘,并通过模型进行比对,最后呈现出来,看下图:
就像图中的「机构库存」数据,很明显能看出,在「机构库存」数据活跃时股价表现更好,「机构库存」数据消失的时候股价总体向下。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
来源: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