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网络舆论的大舞台上,各路网红大V你方唱罢我登场,然而胡锡进先生却成为众多网民口诛笔伐的对象,这背后的原因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也需要先生本人好好反思,从而能够在公众视野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奉劝胡锡进先生:老实一点,谦虚一点,多一点百姓情怀。
《奉劝胡锡进先生:老实一点,谦虚一点,多一点百姓情怀》
在网络舆论的大舞台上,各路网红大V你方唱罢我登场,然而胡锡进先生却成为众多网民口诛笔伐的对象,这背后的原因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也需要先生本人好好反思,从而能够在公众视野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奉劝胡锡进先生:老实一点,谦虚一点,多一点百姓情怀。
一、刚愎自用与公众的抵触
胡锡进先生时常给人一种刚愎自用的印象。在这个众声喧哗、信息繁杂的时代,没有人能够真正做到全知全能。而胡锡进先生往往站在一种看似高屋建瓴的位置,动辄对诸多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事件发表看法。可惜的是,他的这些看法很多时候并没有经过充分的求实求证,仅仅凭借着自己的主观臆断就急于发声。这种不尊重事实、不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公众眼中是极为刺眼的。民众追求的是基于真实情况的理性分析,而不是凭空的论断。就如同在对待一些民生问题时,没有深入基层去调研、没有和普通民众交流获取一手信息,就轻易给出观点,这必然会引起民众的反感。例如在某些涉及基层民众就业和收入的问题上,简单的套用一些理论或者套话,而不是真正去了解底层民众的疾苦和实际的需求,这就像医生没有对症下药一样,民众自然不会认可这样的观点,只会将其视为一种不接地气的空谈。
公众期待知识分子和公众人物能够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去剖析社会现象。然而胡锡进先生的一些言论却常常背离了理性的轨道。在网络这个多元化的舆论场中,需要的是冷静的分析和积极的引导,而不是情绪化的宣泄。有些时候,他的言论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攻击性,这不是一个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应有的姿态。当面对不同的声音时,不是用理性去交流、去求同存异,而是急于反驳甚至贬低与之相悖的观点。这种不理性的表现,使得他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例如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中,他可能会忽视一些群体合理的诉求和观点,片面地强调某种立场,这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加剧社会的撕裂感和对立情绪。理性的公众希望看到的是对事件的全面剖析,是基于事实和社会价值的综合考量,而不是盲目跟风或者情绪化的站队。
三、不懂装懂与民众的不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古训,但在网络舆论场中却被部分人所忽视。胡锡进先生似乎有时就陷入了不懂装懂的陷阱。在科技、文化、经济等诸多专业领域,他并非科班出身,也缺乏深入的研究,但在一些讨论中却轻易发表看法,这就让专业领域的人士和普通民众都难以接受。每个领域都有其自身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不是凭着一点皮毛知识或者表面的了解就能够信口开河的。比如在科技领域的一些前沿创新话题上,没有对相关技术的深入研究,就对创新模式或者发展方向妄加评论,这就像是一个外行人在指挥内行人做事一样,会让真正懂行的人觉得自己的专业领域受到了冒犯。民众也希望能够从公众人物那里得到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那些似是而非、经不起推敲的观点。
四、多一点百姓情怀的重要性
百姓情怀是拉近公众人物与民众距离的桥梁。一个有着深厚百姓情怀的人,才会在考虑问题时从民众的角度出发。如果胡锡进先生能够更多地深入到普通民众的生活当中,去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言论就会更加贴近民众的需求。当他在谈论民生政策时,如果能够多站在那些为了生活奔波的普通百姓的立场上,去思考政策对他们的切身影响,他的观点就会更容易被接受。例如在房价调控、医疗卫生改革等涉及民众根本利益的问题上,只有真正关心民众的居住需求、对健康保障的渴望,才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而且,百姓情怀还体现在对他人的尊重上。不会轻易对一些小人物、小事件发表不恰当的言论,而是尊重每一个人的权益和尊严,这样才能塑造出一个在公众心中有温度、有担当的形象。
胡锡进先生在社会舆论场中有着他独特的影响力,如果他能够听取这些建议,做到老实、谦虚、充满百姓情怀,那么他将能够在网络上发挥更加积极正面的作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引导健康舆论的正能量使者,而不是成为众多网民口诛笔伐的对象。这不仅对他个人的发展有益,对社会舆论环境的优化和积极社会价值观的传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附记:过去一直看胡锡进先生的视频,后来发现他有点走极端,喜欢把话说满,且动不动就下结论。对比其它“大佬”,别人往往专注于某一领域,而胡锡进先生似乎“东一榔头西一棒棒”,就像一个开“杂货铺”的。有时候“猴急”,牵强附会说出来就站到了老百姓的对立面,自己竟浑然不知。特别是前不久“逼”董明珠道歉引发众怒,接二连三、没完没了、很有一点挑祸的味儿,不得不让人怀疑其动机!岁月不饶人,毕竟是前媒体人,在职时与退出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得承认这个现实。 如果胡锡进先生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或许能走进百姓心里。)
来源:暖风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