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独分子”何桂蓝:清华才女到“乱港”骨干,昔日风光今日凄凉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5 05:15 2

摘要:她曾是清华大学里备受瞩目的“女学霸”,手握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优质资源。

文|言午玉

编辑|娱叔

她曾是清华大学里备受瞩目的“女学霸”,手握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优质资源。

本应在光明大道上绽放光芒,却选择成为危害国家的“港独”骨干。

她就是何桂蓝,从清华才女到阶下囚,她一步步堕入黑暗的深渊。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1、成长路上忘记本分

何桂蓝,1990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

她的父亲是小型贸易公司的职员,母亲则是小学教师。

中学时期,何桂蓝就是学生会的“骨干”。

她经常组织各种活动,拥有非常强的号召力。

老师多次夸奖她“有领袖能力”。

在当时,香港特区政府与内地高校合作,开展了招生优惠计划。

何桂蓝看中了这个机会,没有参加号称“港版中考”的中学文凭考试。

而是通过政策进入了内地最顶尖学府之一的“清华大学”。

按何桂蓝的话来说,她之所以会作出这样的选择,纯粹是受够了父母的“管教”。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何桂蓝逐渐感受到了内地和香港的差异。

内地的高速发展并没有让她对国家产生认同感。

在一些乱港节目的影响下,何桂蓝逐渐萌生了“乱港”理念。

得益于自己的优秀成绩,何桂蓝获得了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交流学习的机会。

在伯克利的半年时间里,她接触到了西方的政治理念。

交流学习刚刚结束,何桂蓝就又申请了牛津大学的交换机会。

在那里的学习经历,加深了她对西方政治的认同。

何桂蓝虽然进入了清华大学,但大学期间,她实际在校时间不足一年。

然而正是这一年的内地经历,让港独分子认为何桂蓝具有重要的培养价值。

他们经常向何桂蓝灌输“港独”理念,希望她能够以自己的切身经历来抹黑内地。

以此夸大负面影响,为港独分子提供“声援”

回国后,何桂蓝“顺理成章”地进入到了香港电视台实习,并成为《主场新闻》的记者。

所谓《主场新闻》,正是“毒媒体”《立场新闻》的前身。

实习期间,何桂蓝经常撰写一些“社会运动”的报导,利用媒体平台进行乱港宣传。

这样的行为,使得何桂蓝被某些外国势力“相中”。

很快,英国广播公司“BBC”便向其抛出橄榄枝,收纳何桂蓝成为专职记者。

2018年,在“多方势力”的协助下,何桂蓝再一次前往欧洲,读欧盟举办的“新闻、媒体与全球化硕士课程”。

在课程的影响下,何桂蓝被彻底洗脑。

她的思想变得愈发极端。

2019年,何桂蓝结束了在欧洲的学习。

回港后,她正式成为了香港电视台《立场新闻》的栏目记者。

同时,她还担任“台独”媒体《报导者》的特约记者,专为台独“摇旗呐喊”。

进入媒体行业的何桂蓝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立场和职责,在“乱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18 年,香港迎来了一次重要的法律修订事件,这也成为了何桂蓝进一步作恶的契机。

2018年,香港政府提出修订《逃犯条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条例》。

此举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避免不法分子钻取法律漏洞,潜逃香港。

然而,香港反对派和激进势力却盯上了这个机会。

他们打着“反修例”的旗号,不断发动暴乱,鼓吹“港独”。

尽管特区政府表示修例工作已经结束,但港独分子的暴动却更加“变本加厉”。

2019年7月1日,香港各界人士纪念回归祖国22周年。

本是一个喜庆日子,却有大批的“暴徒”游行示威。

他们强行闯入特区立法会大楼,在里面大肆破坏。

不仅如此,他们还煽动民众,要成立所谓的“临时政府”。

将一切毁坏殆尽后,暴徒陆续离去。

作为记者,何桂蓝此时赶往了现场。

然而在进行报导时,她不仅没有将镜头对准正在努力维护秩序的香港警方,反而找了四个滞留在现场的暴徒。

面对采访,其中一个暴徒“声情并茂”:

“每个人都害怕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但无论结局如何,我们始终站在一起,共同面对!”

明明自己是扰乱秩序的施暴者,却在镜头面前伪装成了“受害者”。

更让人可笑的是,何桂蓝在听到这番话后,竟然对着镜头流下了眼泪。

这样的“演技”,恐怕很多专业演员见了都“自愧不如”。

不仅如此,她在此后的日子里,不断编写文章美化“港独”,抹黑政府。

何桂蓝的表现,不仅收获了“港独分子”的称赞,还成功误导了大批不明真相的民众。

在舆论的影响下,何桂兰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立场姐姐”。

看到“站队”港独能让自己得到这么大的声誉,何桂蓝愈发认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就开始了自己的另一场“表演”。

“修例风波”发生后,部分乱港分子进入“元朗围村”,进行乱港宣传。

可惜的是,这里的村民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对他们做的事嗤之以鼻,二话不说就将港独分子赶出了村子。

当时香港的“黑暴”势力风头正盛,他们怎能受得了这样的对待。

2019年7月21日,“港独打手”大张旗鼓袭击围村,扬言要“踏平村庄,火烧祠堂”。

当晚,何桂蓝也加入了这次的袭击活动,目的是为了拍摄港独的“英勇事迹”。

然而,村民们齐心协力,将打手们打得“狼狈逃窜”。

何桂蓝见势不妙,便随着港独分子四散而逃。

地铁站内,何桂蓝被一位瓜农追打其所扛的照相机。

这时的她“灵机一动”,将全部过程拍了下来。

第二天,何桂蓝撰写报导,将村民的反击行为称作是“香港警察勾结黑社会袭击无辜市民”。

对于港独分子来说,何桂蓝这次的做法,无疑是“立了大功”。

她的表现彻底得到了港独头目的认可,计划将其“培养”为立法会议员。

2020年,乱港派企图在立法会选举中抢夺过半议席,从而瘫痪香港社会。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还组织了所谓的“民主派初选”。

在这次非法“初选”中,何桂蓝成为新界东第一高票候选人,成功出线。

7月25日,自信满满的何桂蓝报名立法会新界东直选。

然而,在相关部门的调查下,选举主任发现何桂蓝此前曾签署一系列不利于香港稳定的声明。

鉴于此,何桂蓝的报名无效。

在失去了参选立法会议员资格后,由于何桂蓝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便被港独“抛弃”。

8月份之后,何桂蓝慢慢淡出大众视野,从“乱港新星”变为“过气港独”。

何桂蓝在乱港之路上肆意妄为,以为自己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然而,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2021 年 1 月,何桂蓝的“美梦”彻底破碎。

3、苦苦承受牢狱之灾

2021年1月份,何桂蓝因“涉嫌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遭到逮捕。

此时的她还天真地以为港独分子会帮她保释出去。

不仅拒不认罪,态度还非常傲慢。

2月28日,何桂蓝正式被起诉,翌日开庭。

庭审期间,何桂蓝依旧嚣张不已。

她不仅拒绝律师辩护,选择自己陈词。

还在发言完毕后,单手支撑栏杆,跳过后方椅子,返回自己的位置。

可惜的是,她的自信并不能掩盖曾经犯下的种种罪行。

最终,何桂蓝被收监,开启了她的牢狱生涯。

同年12月份,法庭二次开庭何桂蓝一案,并裁定其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2022年2月,何桂蓝不满审判结果,上诉到高等法院。

7月份,该案等来了香港高等法院的程序。

法庭之上,她厚颜无耻的表示:

“不必再浪费时间,我拒不认罪!”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何桂蓝逐渐发觉了自己已是“弃子”的事实。

她一直以来都认为是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港独头目的赏识。

殊不知,她之所以被港独分子选中,仅仅是因为那不到一年的内地读书经历。

2023年3月,何桂蓝终于稍微松口,承认自己参加非法“初选”,提交报名表格。

但对待“港独”问题上,她坚持否认自己是“港独分子”,称自己只是“旁观者”。

此时的她想要与“港独”撇清关系,不过已经为时已晚。

可悲的是,当何桂蓝承受牢狱之灾时,外面的“港独”还不忘榨干她最后的利用价值。

他们大肆鼓吹何桂蓝在狱中坚持反抗,堪称“榜样”。

不仅如此,在2023年3月8日的国际妇女节,港独分子还将何桂蓝的照片投放在美国的大荧幕上,宣传她的“英勇事迹”。

“死心塌地”追随港独的何桂蓝,到头来仅仅只是港独分子用来宣传的“工具”罢了。

在她走上“港独”这条路的时候,她的结局就已注定。

从“清华女学霸”沦为‘“阶下囚”。

何桂蓝的悲剧不仅是她个人的沉沦,更是对所有妄图分裂国家之人的警示。

香港,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繁荣稳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那些企图扰乱香港、分裂国家的势力,终会被正义的力量所击败。

任何挑战国家底线的行为,都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供后人唾弃和反思。

部分参考文献:

直新闻|《黎智英、邹幸彤、何桂蓝,罪成!》

央视新闻|《黎智英等反中乱港分子非法集结案罪名成立》

中国新闻网|《2019年冲击香港立法会大楼12人暴动罪成》

来源:娱叔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