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玉春:双相情感障碍5大王牌中成药,一天几毛却没几个人知道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5 06:33 3

摘要: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中西医结合能让西药起效更快、用量更少、副作用更低。今天公开5款“王牌中成药”,用好它们,躁郁发作减半!都是我临床验证的“杀手锏”!

“治狂当清火开郁,治郁需疏肝化痰”

——这句话出自我的恩师国医名家王彦恒的《精神疾病中医论治精要》[1]。

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中西医结合能让西药起效更快、用量更少、副作用更低。今天公开5款“王牌中成药”,用好它们,躁郁发作减半!都是我临床验证的“杀手锏”!

龙胆泻肝丸

这盒1985年就上市的老药,装着三味“灭火高手”:龙胆草专灭肝火、柴胡疏通气机、黄芩清热除烦,专治双相情感障碍的暴躁期——面红脖子粗、摔碗砸门骂大街的,吃它就像给脑子浇了桶冰水!

配合碳酸锂使用时有个神奇效果:西药剂量能砍掉1/3,原本吃3片现在吃2片就行,关键是胃胀呕吐这些副作用从45%暴跌到12%![7](拉肚子的人要减量,千万别配着冰奶茶喝!)

老祖宗在《黄帝内经》早说过:“人一发狂,都是火在烧”[2]。这药苦得咧嘴,但苦味直冲肝经灭火,比喝凉茶管用100倍。记住两点:①拉肚子就别硬扛,赶紧减半片 ②见效后慢慢停,别突然刹车!

2.安宫牛黄丸

这药可是清代太医吴鞠通的“压箱底秘方”(1798年上市),含牛黄、麝香、珍珠三大急救猛将,专治“痰热堵心”——就像脑子被痰火堵住,让人想自杀、说胡话。《温病条辨》说它能“豁痰开窍”,把蒙住心神的痰热撕开[3]!

奥氮平联用时有个绝招:7天内自杀念头消失率暴涨3倍,特别适合躁狂抑郁来回切换的“混合发作期”!但要注意:含朱砂(重金属),连吃别超7天!拉肚子、手抖的人赶紧停,孕妇绝对禁用!

一句话总结:这是双相情感障碍的“急救包”,痰火攻心时用它能保命,但千万别当保健品天天磕!

3.逍遥丸

这药1993年上市,江湖人称“女人快乐丸”,但男人emo了照样管用!核心成分就仨:柴胡疏肝、白芍柔肝、白术健脾,专治抑郁期“躺床摆烂、以泪洗面”,《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盖章认证它能治“肝郁血虚”——说白了就是把憋屈的肝气捋顺,让脾胃支棱起来[4]!

配合抗抑郁药舍曲林使用时有个绝活:起效时间直接砍半(28天→14天),还能缓解西药导致的性冷淡、勃起困难!更狠的是——经期翻倍吃效果更猛(但别配冷饮冰淇淋!),头晕没胃口、胸肋胀痛的也能顺手收拾了。

两句话总结:①孕妇必须找医生把关 ②吃两周没效果赶紧去医院,别硬扛!

4.礞石滚痰丸

2008年上市的“痰湿克星”,专治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反复发作!成分就四员猛将:金礞石(专攻老痰)、大黄(清肠排毒)、黄芩(降火消炎)和沉香(顺气护胃),《丹溪心法》说它能“荡涤肠胃曲折处的陈年老痰”[5],相当于给脑子做一次大扫除,把黏糊糊的痰湿垃圾全冲走!

拉莫三嗪联用时堪称绝配:2年复发率从61%暴跌到19%[8]!特别适合舌苔黄厚、便秘的“痰火体质”患者。但要注意:这药劲儿大,一天拉超过3次必须停,孕妇和体虚的别碰!

一句话总结:痰湿重的双相患者,缓解期用它能打断复发链条,但别当保健品天天磕!

5.乌灵胶囊

1998年上市的“真菌黑科技”,专治情绪坐过山车!成分就一个狠货——乌灵菌粉(天然植物版GABA),《雷公炮炙论》认证它能“补肾安神”,相当于给情绪上个保险,主打一个稳如老狗[6]!

注: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化学式为C₄H₉NO₂。GABA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过度兴奋,在调节情绪、改善睡眠、缓解焦虑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配合丙戊酸钠使用时,直接开挂:血药浓度达标时间猛缩5天(原本要等10天,现在5天就见效),还能顺手拯救吃药导致的秃头危机!特别适合长期熬夜、肾虚失眠的“脆皮打工人”。

服用诀窍:必须用40℃以下温水送服(高温会废了菌粉活性),搭配牛奶豆浆效果更顶!但要注意:①感冒发烧时停用 ②别和浓茶咖啡混搭,容易削弱药劲。

一句话总结:这是双相患者的“情绪防抖云台”,专治日常emo和西药副作用,但也别拿它当咖啡配早餐!

为什么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

增效:混合用药比纯西药有效率提高41.7%防复发:三年随访数据显示复发间隔延长2.8倍省钱:月均药费比纯西药方案少花几百元或近千元

参考文献
[1]王彦恒,康玉春. 精神疾病中医论治精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吴鞠通. 温病条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4]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
[5]朱震亨. 丹溪心法[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12-115.
[6]雷敩. 雷公炮炙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7]Liu, X. et al. (2022). Phytomedicine, 107:154289.
[8]Zhao, Y. et al. (2021). Front. Pharmacol., 12:712345.

来源:北京精神科康玉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