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5年8月20日,何应钦受蒋介石委托,处理在中国战区内敌军投降事宜,率陆军参谋长肖毅肃等30余名受降人员来到芷江。
1945年8月20日,何应钦受蒋介石委托,处理在中国战区内敌军投降事宜,率陆军参谋长肖毅肃等30余名受降人员来到芷江。
8月21日,日军中国派遣军副参谋长今井武夫乘坐冈村宁次的座机,在美机的监视下,忐忑不安地到达芷江机场。
何应钦并没有出席第一次会谈,坐在首席位置的是他的代表肖毅肃,其次为副总参谋长冷欣,中国战区美军参谋长巴特勒和翻译王武。
翻译人员用中、英、日语朗读了何应钦发给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的第一号备忘录原文,备忘录指示了日军投降办理的一般事宜。
8月22日上午,在与今井又一次交谈中,冷欣要求提供中美战俘名册及情况,尤其强调要求日方拒绝“命令系统以外”的接收命令。
很明显,他是要求拒绝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日方果然守诺,故八路军与日军的交战持续到9月底。
8月23日下午,今井一行连同中国军队的先遣人员一道,飞回南京,何应钦开始着手布置受降仪式了。
中国战区受降大典在南京举行,下设15个受降区,分别由卢汉、张方奎、汤恩伯等15个国民党军将领受降,劳苦功高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却没有一个。
9月8日,何应钦由芷江飞往南京,这是一个壮观、感人的场面,各机关、团体、学校代表列队在明故宫机场迎候,近5万人在机场外翘首企盼。
冈村宁次偕今井武夫等日军高级将领,也列队在机场肃立欢迎。
会场中,四周的墙壁张满红白蓝三色布,并悬挂中、美、英、苏四国国旗和大大的“和平”两字,还有一个象征胜利的“V”字。
正面墙上挂着孙中山的巨幅画像,对面墙上挂着蒋介石、斯大林、杜鲁门和艾德礼的像,观察的中外记者、盟国军官及嘉宾等多达千人,早已静候在侧面来宾席上。
8时51分,何应钦率参加受降的顾祝同、肖毅肃等入场坐定。
9时整,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钟声响起,在场的中国同胞热泪盈眶。肖毅肃代表何应钦将日军投降书中文本两份交给冈村宁次,冈村颤抖着签字盖章,由其参谋长小林将两份降书呈上何应钦。
何应钦签字盖章后,由肖毅肃将一份交给冈村,持续20分钟的仪式结束,冈村等被宪兵押解至休息室,何应钦发表即席广播讲话:
“敬告全国同胞及全世界人士:中国战区日军投降仪式已于本日上午9时在南京顺利完成,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个日子,这也是八年抗战艰苦奋斗的结果。
东亚及全世界人类的和平与繁荣,亦从此开辟一新的纪元,本人诚恳希望我全国同胞自省自觉,深切了解今日为我国家复兴之机会,一致精诚团结,在蒋主席领导之下,奋发努力,使复兴大业迅速进展,更切盼世界和平自此永奠基础,进入世界大同的境域!”
全场起立,掌声雷鸣,这掌声是对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胜利的祝贺,也是对中国前途的祈祷。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民族灾难终于结束了。
代写回忆录、家族史、企业史,联系刘老师
8月15日,蒋介石对全国军民发表广播演说,宣布放假3天,举国欢庆。
9月3日,重庆市在校场口举行规模巨大的庆祝活动,会后举行大游行,蒋介石乘车检阅游行队伍。
处在欢乐的人群中,蒋介石的兴奋之情是可以猜想到的,抗日战争毕竟是近100年来中国反对外来侵略所取得的一次伟大胜利,他有些飘飘然了,两眼直视着前方。
针对蒋介石在日本即将投降时发布的命令,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945年8月13日,朱德、彭德怀联名致电蒋介石,责问他违背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示中共军队将坚决地拒绝这个命令。
当天,毛泽东为新华社写了一篇评论,提醒全国人民:“蒋介石在挑动内战。”各民族团体,人民群众纷纷发表言论,要求和平建国,呼吁“胜利已经来临,让战争成为过去”。
8月15日,民盟在紧急呼吁中,提出了“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主张,并要求执政的中国国民党,同时也要求有土地、有人民,也有武装的中国共产党对其主张“给予充分的考虑”。
8月14日,由吴鼎昌拟就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一封电报发出。
8月20日,蒋介石再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措辞更为恳切。
8月23日,又发出第三封电报,蒋介石明知毛泽东不愿从命,却又故作姿态,再三邀请,等待毛泽东再一次拒绝,以便在众目睽睽之下把“不要和平”“不肯合作”的大帽子,扣在共产党和毛泽东的头上。
正当蒋介石为自己导演的这出戏暗自叫绝的时候,24日,延安很快复电,面对蒋介石扔来的带刺橄榄枝,毛泽东终于决定接过它。
握着这份特级电报,蒋介石半晌没有作声,毛泽东竟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谈判尚未开始,蒋介石便输了一招。
8月28日,毛泽东抵达重庆。这一消息不啻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山城引起巨大轰动,被誉为“弥天大勇”。
驻渝的外国记者纷纷发出专电,报道毛泽东抵渝盛况,盛赞毛泽东的伟大气魄和惊人胆略,盛赞中国共产党谋取和平、民主、团结的诚意,重庆的报刊也竞相刊登这一消息。
《中央日报》却是另外一种情景,面对这一重大新闻,既不写本报特稿,又不发表社论,原来是蒋介石传下令来,让这么办的。
到重庆后,毛泽东住在张治中的公馆桂园,当晚蒋介石在山洞林园宴请毛泽东。
8月28日晚上, 蒋介石与毛泽东的首次会见气氛是十分轻松的、愉快的。然而,第二天正式商谈一开始,双方的分歧便立即显露出来了。
蒋介石对毛泽东、周恩来说道:“政府方面之所以不先提出具体方案,是为了表明政府对谈判并无一定成见,愿意听取中共方面的一切意见,希望中共方面本着精诚坦白之精神,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蒋家王朝【第88期】
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于1945.9.8在南京举行
作者简介
自小喜欢文字,小学生时,作文已常做范文。文青时期,多篇文章获奖。风雨几十年,爱好未改,喜读文史,坚持写作,擅长撰写回忆录、家族传承史、企业发展史,如有需求咨询刘老师,欢迎交流。
来源:一平之声pY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