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葬礼刚结束,她儿子就找到表姐:我妈给你的20万快点给我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5 07:25 3

摘要:"冯表哥,我妈临走前给你的二十万,你得还给我,那是我的遗产。"姑姑的骨灰盒还热着,张明华就站在我面前,眼里只有钱。

姑姑的遗愿

"冯表哥,我妈临走前给你的二十万,你得还给我,那是我的遗产。"姑姑的骨灰盒还热着,张明华就站在我面前,眼里只有钱。

我一时语塞,看着他急不可耐的样子,心里又酸又涩。

我叫冯长河,今年四十有五,在县里一所中学教书。已是小有名气的语文组组长,学生们都喊我"冯老师"。

姑姑冯秀兰是我父亲的妹妹,从我记事起,她就像我的第二个母亲。她比父亲小八岁,在县供销社工作了一辈子,为人憨厚,心地善良。

那是八十年代末的一个夏天,知了在老槐树上嘶鸣,热气蒸腾着泥土的芳香。高考成绩出来那天,我捏着薄薄的录取通知书,全家人喜出望外,可转眼又愁容满面。

"这孩子考上省城大学了,可咱家哪来那么多钱供他念书啊?"母亲坐在灶台边,一边拉风箱一边抹眼泪。

父亲叹着气,手指在饭桌上点着:"長河啊,你也知道,家里就这点地,年年收成还不一定。咱不能干耽误你学业的事,但这钱......"

我默默低头,心如刀绞。那时的学费、生活费加起来得有两千多,对于我们这样的农村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一天傍晚,姑姑骑着"飞鸽"牌自行车来了,车筐里还放着两瓶汽水和几个白面馒头。她到家时,满头大汗,胸前的蓝格子衬衫都湿透了。

"大哥,大嫂,你们别发愁了。"姑姑从贴身口袋掏出一个皱巴巴的信封,里面是一沓五元、十元的票子,整整齐齐,有两千多块。

"这是我这些年攒的钱,本来想给明华娶媳妇用的,现在看来長河的学业更要紧啊!"

母亲一把抓住她的手:"秀兰啊,这怎么行!明华还等着这钱成家立业呢!"

姑姑摆摆手,眼睛亮亮的:"明华那小子有的是时间,再说了,他爸也有积蓄。長河这娃有出息,咱不能让他寒了心啊!"

灯光下,姑姑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沟壑,眼角的皱纹却掩不住眼中的光亮。

那晚,我躲在门外,听到姑姑和父母的对话。姑姑说:"大哥,咱爹娘走得早,就剩咱们兄妹俩。你把我拉扯大,我这辈子都记着。現在長河出息了,我不帮谁帮?"

父亲哽咽着说不出话,只能连连点头。

第二天清晨,姑姑要走时,拉着我的手说:"長河,你要好好念书,别辜负这份心思。你爹整辈子憋屈,就盼着你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啊!"

我含着眼泪点头。那个夏天,我带着全家的期望,还有姑姑的那个信封,踏上了去省城的绿皮火车。

大学期间,我住的是集体宿舍,八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床板下堆满了行李箱和书本。食堂的饭菜难以下咽,我经常饿着肚子去上课。

大二那年冬天,北方的寒风刺骨,我因为省钱没买厚衣服,结果染上了重感冒,后来竟转成了肺炎。发高烧躺在宿舍里,同学们都吓坏了,赶紧给家里打了电话。

第二天,姑姑就来了,拎着一个旧皮箱,里面装着家乡的腌菜和母亲蒸的棉花糕。她二话不说,把我送进了医院,一待就是半个月。

"长河啊,你怎么这么不当心?"姑姑一边熬中药一边责怪我,但眼神里满是心疼。

病房里,姑姑日夜守护,喂我喝药,喂饭菜,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她的手粗糙得像树皮,却温暖如春。

"姑姑,你不用管我,你家明华还等着你照顾呢。"我虚弱地说。

姑姑撇撇嘴:"那小子皮实着呢,不差这几天。我得把你养好了才能回去。咱们冯家不能没有出息的人,你是全家的希望啊!"

那些日子,姑姑总是睡在病床旁边的长椅上,枕着自己的胳膊,蜷缩着瘦小的身子。清晨醒来,我常看见她已经做好了热腾腾的小米粥,里面还打了个鸡蛋,那是她从食堂特意换来的。

出院后,姑姑塞给我一百块钱:"好好养着,别舍不得吃药。你是念书的料子,可别把身子骨累垮了。"

我知道,这钱是姑姑从自己的棉袄钱里抠出来的。那时她还要供明华上职业高中,丈夫已经下岗在家,日子并不宽裕。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县里当了教师,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姑姑听说后,笑得合不拢嘴,逢人就说:"我家長河有出息了,当老师了!"

结婚那年,姑姑张罗着给我和妻子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忙前忙后的,脸上总是挂着满足的笑容。婚后不久,我和妻子有了自己的小家,生活日渐安稳。

而姑姑家的境况却不太好。表弟张明华初中毕业后,不顾姑姑反对,早早就辍学打工去了。后来听说他在广东跟人学了点手艺,开了个小加工厂,生意时好时坏。

更让姑姑伤心的是,明华迷上了赌博,输了不少钱,还欠下外债。姑姑为此不知操了多少心,头发一下子白了大半。

"這孩子怎么就不学好呢?整天就知道赌钱!"姑姑每次来我家,都会唉声叹气地说。

我劝她:"姑姑,别担心,明华还年轻,会回头的。"

她摇摇头:"我就怕他误了自己一辈子啊!"

後来,姑姑的丈夫因病去世,她就一个人住在县城的小平房里,靠着微薄的退休金过日子。每次我去看她,她总是把腌的咸菜、自己做的豆腐乾塞给我带回家。

"姑姑,你别总惦记着我们,你自己也该享享福了。"我心疼地说。

姑姑笑笑:"我这辈子就知道操心,闲不下来啊!你爸妈不在了,我不看着你谁看着?"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姑姑一生节俭,从不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却在三年前被诊断出肝癌晚期。

得知这个噩耗,我立刻请假去医院看她。病床上的姑姑瘦得只剩一把骨头,黄黄的脸上却还挂着笑容:"長河,别担心,我好着呢!"

我眼泪刷地就下来了。"姑姑,您得听医生的话,好好治疗。"

她摆摆手:"我这把年纪了,该去的总要去。就是放不下明华那孩子..."

我握着她的手,感受着那皮肤下的骨节,心如刀绞。那双曾经搓洗过无数衣服、做过无数家务的手,现在却瘦得只剩下筋骨。

临终前一个月,姑姑给我转了二十万,没说缘由,只让我"妥善处理"。我问她这么多钱哪来的,她只说是这些年积攒下来的,还有一些是卖了老房子的钱。

"姑姑,这钱您留着自己用吧!"我劝她。

她虚弱地摇摇头:"我时日不多了,用不了这些。你拿着,我心里踏实。"

我以为这是她的托付,便谨慎保管着。明华来看过姑姑几次,但每次都是匆匆来去,似乎总有解不完的急事。

姑姑去世那天,外面下着小雨,春寒料峭。她静静地闭上了眼睛,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

葬礼很简单,按照姑姑的遗愿,没有大操大办。明华全程沉默寡言,只在最后送别时哭了一场。我以为他是伤心过度,便没多说什么。

葬礼后第三天,我正在整理姑姑的遗物。她的东西不多,几件旧衣服,一些日用品,还有几本发黄的相册。翻看相册时,我看到了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整整占了大半本,而明华的照片却很少。

就在这时,我在一个旧布包里发现了一封未拆的信。信封上写着:"長河亲启",字迹有些颤抖,却依然工整。我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张薄薄的信纸。

"長河: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不在人世。这二十万是我多年积蓄,还有卖老房子的钱。本来想资助几个和你当年一样困难的学生,圆我未完成的心愿。现在病重,怕来不及,托付给你。你一直是我的骄傲,知道你会理解我的心意。明华那孩子性子倔,走了不少弯路,但骨子里不坏。希望你能帮他一把,但这笔钱的用途,必须按我的心愿来。

永远爱你的姑姑"

我捧着信,泪流满面。姑姑一生清贫,却心系他人,连临终前都惦记着帮助别人。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打开门,是明华,脸色惨白,眼圈发黑,整个人像是一夜之间老了十岁。

"表哥,有事跟你谈。"他声音嘶哑,不复之前的咄咄逼人。

我让他进来,泡了杯茶递给他。他接过茶杯,手微微发抖。

"表哥,实话告诉你,我之前...态度不好,是因为急着用钱。"明华低着头,声音几乎听不见,"我儿子...得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已经住院半个月了。家里已经借遍了亲戚,还差十几万..."

他支支吾吾,终于说不下去,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捂着脸,无声地抽泣。

我心头一震。姑姑生前最疼这个外孙,却不知道他已经病重。明华怕是怕姑姑担心,没告诉她实情。

"妈临走前提过这钱的事吗?"明华抬起头,眼里满是期待和绝望的混合。

我沉默了一会儿,起身拿出刚才发现的信,递给他。明华接过信,细细读完,脸上的表情从惊讶到愧疚,最后变成了深深的自责。

"妈她...一直都这么好..."明华的声音哽咽了,"我却从来不懂得珍惜,整天就知道给她添麻烦。"

我倒了杯水给他:"姑姑最疼你,见不得你难受。你儿子现在情况怎么样?"

明华擦擦眼泪:"医生说情况不太乐观,需要尽快手术。我这几年生意失败,又欠了一屁股债,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我看着窗外飘落的春雨,想起了姑姑当年为我撑起的那把伞。突然,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这钱我会给你,但有个条件。"我递给他一张纸和笔,"咱们签个协议,等孩子病好了,我们一起完成姑姑的心愿,用这笔钱的剩余部分,去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

明华怔住了,然后用力点点头:"表哥,我答应你,一定会履行约定。妈的心愿,我们一起完成。"

他颤抖着签下了名字,然后又补充道:"等孩子好了,我会加倍偿还这笔钱,我发誓。"

第二天,我陪明华去了医院。他的儿子小航才八岁,躺在病床上,瘦得只剩皮包骨,但眼睛亮亮的,很有精神。

"爸爸,这是谁啊?"小航好奇地看着我。

明华擦擦眼泪:"这是你冯爷爷,是爸爸的表哥。"

我摸摸小航的头:"小航真勇敢,一定会好起来的。"

小航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爸爸说了,我是男子汉,一定会打败坏蛋细胞的!"

看着这个坚强的小生命,我更加坚定了帮助他们的决心。这不仅是为了完成姑姑的心愿,也是为了这个innocent的孩子。

接下来的日子,我和明华一起奔波于医院与捐款中心之间。手术很顺利,但后续的治疗和恢复需要很长时间。明华彻底变了一个人,每天守在医院,寸步不离,还找了份医院附近的工作,方便照顾儿子。

"表哥,谢谢你。如果没有你,小航可能......"明华哽咽着说不下去。

我拍拍他的肩:"这是姑姑的心愿,她一定也希望看到小航健康成长。"

半年后,小航的情况稳定多了,开始慢慢恢复。这期间,我经常去看他,给他讲故事,辅导功课。有一次,我给他讲起了姑姑年轻时候的事,他听得津津有味。

"爷爷,我长大也要像太奶奶一样,帮助别人!"小航认真地说。

明华在一旁听着,眼眶又红了。

小航出院那天,明华主动找到我,说想和我一起寻找那些姑姑曾经默默资助过的孩子。我有些惊讶,但更多的是欣慰。

我们从姑姑的旧账本和书信中,辗转找到了五个学生,都是姑姑多年来默默帮助过的孩子。让我们惊讶的是,这些孩子如今都已成才,有的是医生,有的是教师,有的开了自己的小公司。

当他们知道是姑姑的资助让他们有机会改变命运时,无不泪如雨下。

"冯阿姨总是悄悄塞钱给我妈,说是单位发的福利,其实我后来才知道是她自己的钱。"一位姓李的医生回忆道,"要不是她,我可能早就辍学了。"

明华改变了。他戒了赌,开始踏踏实实做小生意,每月拿出收入的一部分,和我一起设立了"秀兰助学金"。我们找到了县里的几所学校,每年资助几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小航也越来越健康,成了班里的小班长。每次发奖学金,他都会和我们一起去,亲手把助学金交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爸爸,太奶奶一定会很开心,对吗?"有一次,小航仰着小脸问明华。

明华点点头,眼里闪着泪光:"是的,她一定很开心。"

如今,每当看到那些受助学生们的来信和照片,我仿佛看到姑姑慈祥的笑容。她的爱,如同一棵树,根深叶茂,枝繁叶茂,庇护着一代又一代人。

前几天,我又收到一封信,是秀兰助学金第一批受助的学生来信,说她已经考上了医学院,立志要成为一名儿科医生,帮助更多像小航一样的孩子。

读着信,我不禁想起姑姑常说的一句话:"人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活得更好一些。"

人世间,亲情最珍贵,爱心最长久。姑姑用她的一生告诉我们:真正的财富,不是存在银行里的数字,而是我们能给予他人的温暖与希望。

明华现在常说:"妈在九泉之下,看到我们这样,一定会笑的。"

是啊,我想,姑姑一定会笑的。因为她播下的爱的种子,已经长成了一片林。

来源:那一刻的思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