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的一篇报道援引了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罗纳德·克拉克将军的话称:美国陆军正在组建新的机动部队,以应对在印度-太平洋地区与中国发生可能的冲突,话语非常直白,毫不避讳。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的一篇报道援引了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罗纳德·克拉克将军的话称:美国陆军正在组建新的机动部队,以应对在印度-太平洋地区与中国发生可能的冲突,话语非常直白,毫不避讳。
根据该文中的叙述以及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美军近期在亚太地区的一系列军事部署调整值得留心,据悉美军在亚太组建了新的机动部队,用于战时在第一岛链内的前线地区行动,一旦发生冲突,这些部队将分散部署,从陆地攻击中国目标,收集有关战区的宝贵信息,并为美国空军和海军创造机动空间,其作战构想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多域特遣部队(MDTF)规模化美国陆军已在印太地区部署两支多域特遣部队,第三支正在筹建中。这类部队具备远程火力打击、网络对抗、电子干扰等跨域作战能力,配备“提丰”导弹系统(射程覆盖中国大陆沿海)及高超音速导弹。战略重心向岛屿链转移
作战范围聚焦第一岛链(日本—菲律宾—台湾—印尼),强调分散部署、快速机动,意图通过陆基火力压制中国沿海防御体系,为海空军拓展行动空间。削弱区域拒止(A2/AD)能力
美军研判中国可能通过导弹封锁限制其海空力量介入,故将地面部队转型为“岛屿跳板”式火力投射节点,通过陆基反舰导弹、远程火箭炮等抵消中方区域控制优势。构建联合杀伤链
依托全域作战中心实现多域情报融合,通过B-1轰炸机、盟友部队等形成打击闭环,强化对海上目标的协同攻击效能。盟友体系嵌入作战链条 通过与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的基地共享,构建多国化远程打击网络,形成对中国沿海的弧形包围。
后两点算是老调重弹,前三点相比他们之前的模型作出了一些改变。
此外美军中有部分观点开始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战斗机数量和生产速度已形成局部优势,PL-15/PL-17导弹射程远超美军现役装备,他们在敦促加速研发第六代战机及AIM-260导弹。同时他们的作战理念也在迭代加速,提出了敏捷战斗部署(ACE)概念与分布式杀伤链整合,试图通过快速重构战场态势抵消中方体系作战能力。
来源:编外观测站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