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白天,上海转为阴有阵雨的天气,雨势较明显,局部地区累积雨量可达中到大雨。东到东南风4-5级,沿江沿海阵风有6级,傍晚风力减弱。受风雨影响,气温继续下降,全天在17~21℃之间。相对湿度95%-75%。随着冷空气进一步南压,夜里雨止转多云。
今天白天,上海转为阴有阵雨的天气,雨势较明显,局部地区累积雨量可达中到大雨。东到东南风4-5级,沿江沿海阵风有6级,傍晚风力减弱。受风雨影响,气温继续下降,全天在17~21℃之间。相对湿度95%-75%。随着冷空气进一步南压,夜里雨止转多云。
今天迎来立夏节气,也是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请大家及时关注天气变化,提前规划行程。
天气趋势
五一小长假过后,上海将会迎来两天左右的晴好天气,气温迅速回升,6日的最高气温可达29℃左右。8日前后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上海又将会出现一次比较明显的降水过程。降雨加上大风,气温将会再次回落至22、23℃附近。
下周双休日,申城天气恢复平静,以多云为主,最高气温再次上升。春季天气变化较快,请大家及时关注最新的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合理安排生活及出行。
全国天气
全国方面,今天南方的降雨将趋于减弱,不过在江南中西部仍会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这轮降雨结束后,6日起至9日,南方新一轮降雨又会接踵而来。届时,江南、华南、四川盆地南部部分地区以及云南东部、贵州等地将会有中到大雨,江南南部、华南北部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有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其中,广西北部、贵州东南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和山洪的气象风险较高,需防范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正值假期返程,京港澳高速、沪昆高速、厦蓉高速、长深高速等都可能受到强降雨或强对流天气影响,小伙伴们务必要关注天气变化,注意交通安全。
与此同时,未来四、五天,冷空气也仍然活跃,南北方多地气温多起伏。今天白天,降温的核心区转移到长江以南,江汉、江南大部等地出现不同程度降温,其中湖北西部局地降温幅度超过10℃。
今天,这轮冷空气过后,上述地区又将成为升温最显著的地方。华南地区未来几天的高温天气也将增多,像是海口,5日至8日最高气温可能都在35℃上下。
预计6日至8日,还会有新一轮冷空气上线。相对来说,北方受冷空气影响更为显著。多地会有大风、沙尘天气,而且东北地区受冷空气影响时间更长,气温普遍低于常年。
需要注意的是,未来几天,北方多地昼夜温差可达15℃左右,局地超过20℃,昼夜如隔季。像是太原,6日最高气温23℃,最低气温仅有4℃左右,温差19℃。大家一定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调整着装,千万不要着凉感冒啦!
立夏等于入夏吗?
今天(5月5日),我们迎来夏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夏。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生长旺季的一个重要节气。此时,日照增加、气温升高、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立夏节气的谚语,大多和天气、农耕有关,“立夏见夏,立秋见秋”、“立夏小满,江满河满”、“立夏无雨,碓头无米”……立夏到了,夏天就真的来了吗?
中国天气网盘点了1991年至2020年气象数据发现,从春到夏,气温一路上升,到立夏时节,我国平均最高气温达到22.5℃,暖意明显;同时我国最高气温“奔三”(达到或突破30℃)的地区也明显增多,如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以及华北以南的大部地区都有可能出现30℃以上的炎热天气。正如谚语“立夏见夏,立秋见秋”,立夏节气后,人们便会慢慢感觉到夏天的炎热。
不过,立夏并不等于入夏,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入夏步伐不一。常年立夏节气期间,夏天的脚步从华南、江南中部等地一路北进,越过长江,最北能抵达华北中部地区。大城市中,长沙、武汉、南京、合肥、郑州、济南、石家庄、北京、天津等地往往在立夏时节入夏,而更北的呼和浩特、兰州、沈阳、哈尔滨等地要到6月芒种或夏至节气才陆续进入真正的夏天。
《淮南子》曰:“立夏,大风济。”到了立夏,我国各地风力明显减弱,夏日的风不再像春季那样喧嚣狂躁,相比春风也多了几分柔和,因此便有了谚语“立夏斩风头”。
风小了,雨多了。立夏时节,随着夏季风增强北上,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不断向陆地输送,我国南方地区逐渐进入潮湿、多雨的时段,江南、华南一带强对流天气增多,长江中下游和华南一带雨量迅速增大,雨水从婉约型转为豪迈型。因而民间有“立夏小满,江满河满”的说法。
立夏时节,农作物进入了生长关键期。春播作物日渐葱茏,夏收作物步入生长冲刺阶段。无论是瓜豆破土而出的生长期,还是冬小麦扬花灌浆的黄金期,都十分需要雨水的滋润。正所谓“立夏无雨,碓头无米”、“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这些谚语也生动诠释了此时雨水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