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起因是有一个博主在抖音发视频,说XX薯片中含有添加剂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引起癌症、引起畸形之类的”。
2025年03月29日 22:20北京
1
TBHQ不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致癌物名单里,4个等级都没有
2
3
基于安全限量的使用被认为是安全的。如果你真的是超量使用,其安全性就不好说了。
今天上午#XX薯片被曝含致癌添加剂#登上了热搜,看到这个词条是不是吓了一跳?
起因是有一个博主在抖音发视频,说XX薯片中含有添加剂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引起癌症、引起畸形之类的”。
然后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龙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长期过量摄入会增加患癌风险。
这个话题就上了热搜。
按照XX客服的回应是说,他们的XX产品是符合国家规定的。
我觉得这个没毛病啊,本来就是国家允许使用的。
01
TBHQ是什么?
TBHQ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具体的功能是抗氧化剂,在我国现行国标《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规定了使用范围和用量,油脂、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等都包括。
GB 2760-2024 中的规定
我们知道油脂容易在氧化后品质劣变,比如有“哈喇味”,变粘稠等等,而抗氧化剂加在油脂里面,可以减缓这些劣变。
02
到底是不是致癌物?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对于很多物质的致癌性是有一个相对权威的答案的,里面列出了很多物质的分类,这里边并没有TBHQ。
所以说是TBHQ它致癌,我觉得真的是太说不过去了。
尤其是,很多很常见的东西都列出了致癌物分类,包括像红肉都是2A类致癌物(可能对人致癌的物质)。
你哪怕你说红肉致癌,我都忍了。
再强调一遍,它根本不在致癌物名单里面,哪个等级都没有它。
03
我的分析和提醒
我觉得很多人之所以对它有恐惧,很可能是因为化学名词比较拗口,大家都比较陌生。如果你经常看配料表的人,经常看这个成分觉得很熟悉,我估计大家都觉得它很常见了。
理论上来说,它也可以被替代,比如替换成一些天然的抗氧化成分。之前一些知名的美国的早餐谷物生产商就换成了维生素E。包括有些快餐连锁品牌,烹调油中的TBHQ也去掉了,这都是可以做到的,也可以换成绿茶成分、迷迭香成分之类的抗氧化剂,但是成本、效能都不一样。
04
给个人的建议
总体来说,对于个人来说关键还是注意整体饮食质量,不健康的食品大家注意少吃。
我自己可能是个薯片爱好者,我一般可能就是傍晚,有时候开完会压力很大,可能从自动售货机里买一桶XX薯片。
尽管理性告诉我,它钠含量很高,脂肪很多。另外它也是一个高血糖反应的食物,还会有较多的丙烯酰胺……
作为营养师我会建议你以后尽量地中午饭吃好得质量好点,傍晚时稍微活动一下,让自己感觉好一些,就别吃薯片了。
05
有关TBHQ的深入科普
看完上面的简单介绍,如果你还想更深入地了解一下这个TBHQ成分的细节,下面再多说一点。
按照咱们国家按照食品添加剂的标准,对于它的允许用量是0.2g/kg食物。但这个实际上到底添加了多少,现在也没有人知道,但我也相信是不会超的。
世界粮农组织旗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1998年就给了这个成分的ADI是0.7mg/kg(ADI,每日容许摄入量,单位为mg/kg体重),欧盟在2004年的重新评估中也是给了差不多这个量。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来说,每天摄入最多42毫克TBHQ是安全的。
美国、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中国以及JECFA的标准也差的不是很多,基本就是这样的数值,欧洲对于不同类别的食物限量更精细一些。但要注意的是,日本没有批准使用,是有禁令的。
所以在剂量以内都是安全的,不用担心。
但是也要注意,之前也有一些研究显示,如果你饮食中摄入的油脂量很高、高脂肪的食物吃得多,可能每日摄入量就会超标。干预的重点是别吃太多这种高油脂的加工食品。
TBHQ真实身份
它是一个芳香有机化合物,如果是完全纯的成分,是有轻微气味的一种结晶固体,有高度的脂溶性,在水里基本不溶。由于有酚羟基结构,可以通过提供氢来发挥抗氧化作用。
TBHQ抗氧化原理
食物中的油脂,尤其是那些不饱和脂肪酸很容易发生氧化,而且它会引发一个自由基链式反应,也就是一环扣一环地传递起来,从而引发油脂酸败。
有关这个知识点有一个生活中的场景:比如你家里有剩一点旧油的油瓶,别直接往里兑新油,因为剩的这一点旧油会引起链式反应,让新油也快速“传染”般的被氧化。这个旧油瓶你就直接扔了或者耐心刷干净再用吧!
在氧化链条反应过程中,脂质过氧自由基它会不断生成,并且攻击其他的脂肪分子,就会形成过氧化物,会产生很多的成分、一些次级产物,使得油脂颜色也改变了,营养价值也变低了。
TBHQ的作用是把氧化链给中断,直接中断连锁反应,效果是很显著的。它自身被氧化掉,形成更稳定的产物,从而保护了那些不饱和脂肪酸,这就是它的作用。
特别是,TBHQ相比于很多其他的抗氧化剂,在高温下是更稳定的,不容易分解失效,因此油炸过程中用它也很有效。
哪些食物里有?
薯片、炸鸡块等等都可能加。
大家自己去看马铃薯片,在配料表里也都有这个成分。尤其是那种微波炉爆米花,它也很常用。
还有一些方便面饼,甚至一些炒过的坚果,可能生产上有的时候表面会喷一些含有TBHQ的抗氧化溶液。还有一些烘焙的薯片、曲奇之类的,也可能少量地加一点。
像是有一些你买到的脂肪比较多的酱料、调味酱料、花生酱、巧克力酱可能也有。
有一些鱼油胶囊里也可能是是有的,不过现在更多厂家会加的是维生素E,但实际上基本上五分之一剂量的TBHQ可以起到同等维生素E的效果。
【安全性】
有关这个成分有很多急性毒理实验,这些实验的参考价值不是很大了。
致癌性
那么大家肯定还会关心它到底有没有致癌的作用?
这方面科学研究是并不太一致的。在一些啮齿类动物的实验当中显示,高剂量的TBHQ可能促进某些组织的肿瘤发生。比如认为可能是大剂量下和胃黏膜直接接触造成了增生。
甚至也有一些研究显示,TBHQ有抑制癌症的作用,因为它可能可以抑制杂环胺和亚硝胺的致癌过程,起到一定的解毒作用。
总之,欧洲食品安全局在2004年综合各方面证据的结论下,是认为TBHQ没有明显的致癌性。
另外,IARC也认为它不太可能增加人类患癌的风险。这是一个目前科学界的权威机构的总体的观念。
遗传毒性和免疫影响
早年间的一些啮齿动物的实验显示,目前有些体外实验显示高浓度的TBHQ会导致DNA损伤,但是体内实验基本都没发现明显的致突变作用。
还有免疫毒理方面,一些新研究也认为体外实验中显示TBHQ可能损伤一些与免疫调节相关的细胞或蛋白,包括可能加剧某些过敏反应。但这些都属于科研探索阶段。
总体来说,TBHQ仍然被认为是非常安全的。
注意
不过无论如何还是要注意,以上的权威机构的结论都是基于安全限量的使用。如果你真的是超量使用,其安全性就不好说了。
来源:营养和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