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760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用了胰岛素,是不是就等于寿命进入倒计时?”
很多糖尿病患者一听医生说“要打胰岛素”,脸都变了。仿佛一针下去,人生就按下了快进键。
但真相是:用不用胰岛素,根本不是决定你能活多久的关键。真正影响寿命的,是你怎么用、你怎么活。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见过太多用胰岛素活得比常人还健康的糖友,也见过不肯用胰岛素拖成并发症的人生悲剧。
今天,我就掰开揉碎告诉你:长期用胰岛素到底能不能长寿?关键看这6点。
胰岛素只是工具,能不能活得久,关键是你血糖稳不稳。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中国目前有超过1.4亿糖尿病患者,但真正血糖控制达标的只有不到一半。而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带来的不是嘴馋几口糖的代价,而是心梗、肾衰、失明、截肢。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是导致全球成人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不管你是吃药还是打针,只要血糖稳下来,你就已经在和死亡拉开距离了。
很多人以为,胰岛素是“最后的手段”。实话告诉你,这是最大误区。
在我的门诊里,经常看到一些患者因为“拖着不打针”,等到血糖飙破20,肾功能都开始衰了,才肯接受胰岛素,结果不仅控制难,寿命也被自己拖短了。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明确指出:如果口服降糖药达不到控制目标,应及时联合或转换为胰岛素治疗。
用得早不是失败,是聪明。早用早稳血糖,器官不受伤,命才长。
你知道吗?胰岛素打得不对,比不打还危险。
有些人打了胰岛素,但还照吃高油高糖,血糖像过山车。还有人不监测血糖,低血糖了还以为“药见效了”,结果晕倒送急诊。
《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2022年研究表明:频繁发生低血糖的人,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显著升高。
胰岛素不是灵丹,它是和饮食、运动、监测、作息一起配合的系统工程。你把它当枪,它就能保命;你当玩具,它就可能反噬你。
很多糖友一开始控糖特别猛,连饭都不敢正常吃,搞得人瘦、心烦、生活质量直线下降,最后反弹更猛。
一个人吃饭像上刑,生活像坐牢,活得再久也没意义。
研究发现,长期心理压力大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更大,糖化血红蛋白更难达标。
所以,管住嘴不等于饿肚子,控制血糖不是压抑生活。你要的是“带病好好活”,而不是“靠药苟延残喘”。
你以为糖尿病的死神是高血糖?错。杀人最多的是并发症,尤其是心血管病。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显示,心血管病是糖尿病患者头号死因,占死亡的52%。
糖尿病人要命的不是“糖”,而是糖带出的心梗、脑梗、肾衰、视网膜病变。
所以,只盯着血糖不够,肝肾功能、眼底、尿蛋白、心电图……这些体检项目,一年都不能少。
别等到“感觉不舒服”再查,那时候,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说句不好听的,能不能活得久,很多时候不是看病情,而是看你听不听话。
医生早说了该怎么吃、怎么打针、怎么监测,但你每次复查都说“啊我忘记了”、“我没感觉啊”、“我看网上说不用那么严格”。
对不起,糖尿病不是你感觉出来的病,是靠数据说话的病。你不听话,没症状也可能在悄悄伤肾、堵血管。
我最怕看到的不是病重,而是一个人明明有机会控制病情,却自己放弃了。
长期使用胰岛素能不能活得久?不是看你打了多少针,而是看你有没有认真配合治疗。
你把胰岛素当“毒药”,它就真可能害你。你把它当“战友”,它能帮你守住健康几十年。
我见过70岁开始打胰岛素,90岁还在跳广场舞的老太太;也见过35岁死于糖尿病并发症的年轻人。区别不是胰岛素,而是人。
资料来源:
①.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S].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②.《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③.《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2022年相关研究.
DOI:10.1016/S2213-8587(22)00227-1
④.世界卫生组织. Global report on diabetes. 2016.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阳中医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