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5日,广誉远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1亿元,同比下降4.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74亿元,同比下降17.35%。尽管公司在品牌影响力和文化传承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营收和利润的双双下滑,暴露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疲软态势。
5月5日,广誉远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1亿元,同比下降4.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74亿元,同比下降17.35%。尽管公司在品牌影响力和文化传承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营收和利润的双双下滑,暴露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疲软态势。
一、营收利润双降,经营压力凸显
2024年,广誉远营业收入为12.21亿元,较2023年的12.84亿元下降4.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74亿元,同比下降17.35%。扣非净利润为6867.20万元,同比下降23.52%。这一数据表明,公司在2024年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广誉远的营收和利润波动较大。2023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13.56%和136.03%,但2024年却出现明显下滑。尽管公司在2022年和2021年分别亏损2.50亿元和0.57亿元,但2023年的短暂复苏并未能持续,2024年的业绩再次陷入低迷。
公司虽然在2024年通过优化销售政策、调整经营架构等措施提升经营能力,但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使得这些努力未能转化为实际的业绩增长。新开发的43家代理商和462家终端门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市场份额,但并未能有效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
二、品牌与文化传承成亮点,但市场转化不足
广誉远在2024年将文化传承与高端传播作为战略引擎,推动品牌战略实现跨越式升级。公司成立“广誉远中医药文化研究院”,携手山西大学启动品牌历史溯源,深度挖掘中医药文化价值。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达成深度战略合作,筹划专题电视栏目的内容投放,致力于将广誉远打造为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在行业生态构建层面,广誉远积极抢占行业话语权高地,协办并深度参与乌镇健康大会、西普会、2024中国-东盟中医药产业交流宣介会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行业盛会,提升在行业内的引领力与辐射力。在数字运用层面,公司精心打造官方自媒体矩阵,以品牌历史故事、非遗传承人匠心精神为核心内容,运用短视频、图文故事等多元形式,构建沉浸式文化传播场景,实现品牌文化传播的破圈效应。
尽管广誉远在品牌影响力和文化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这些努力并未能有效转化为市场业绩。公司在2024年的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表明品牌传播和文化传承的市场转化能力不足,未能有效拉动销售增长。
三、坚守质量根基,但生产保障面临挑战
广誉远在2024年坚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指引,将品质坚守融入发展内核,构建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体系。公司构建了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对供应商审计、物料采购、生产流通等环节进行系统性法规对标与管理革新,深度践行《高品质中药质量提升方案》。严格遵循古法炮制技艺,同步优化内控、采购、仓储标准,建立高于行业基准的质量管控体系。
通过前瞻性布局稀缺药材资源,广誉远强化核心原料战略储备,筑牢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根基。深度联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围绕中成药现代化需求,在学术突破、产业应用、发展规划等领域开展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尽管广誉远在质量管理和生产保障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但公司在2024年的业绩表现表明,这些措施并未能有效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在2024年的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表明其在生产保障和市场转化方面仍面临较大挑战。
广誉远在2024年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和优化措施,在品牌影响力、文化传承、产品质量和服务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公司在营收和利润方面的双双下滑,暴露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疲软态势。未来,广誉远需要在品牌传播和市场转化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