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媒社长蓝绿间左右逢源:逢赖卓必开直播报道,对大罢则冷处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5 21:34 2

摘要:拥有百年历史的岛内「中央通讯社」内部人事屡在520后大幅度调换,蓝绿当家时期都有过不少争议。去年11月悬缺的社长职务,由从民视任职长达27年的资深媒体人胡婉玲接掌,当时该人事案披露时,连绿营媒体圈都有不小反弹,作家朱宥勋还愤辞董事表不满,胡就任前后看似沉潜,但

拥有百年历史的岛内「中央通讯社」内部人事屡在520后大幅度调换,蓝绿当家时期都有过不少争议。去年11月悬缺的社长职务,由从民视任职长达27年的资深媒体人胡婉玲接掌,当时该人事案披露时,连绿营媒体圈都有不小反弹,作家朱宥勋还愤辞董事表不满,胡就任前后看似沉潜,但今年2月起开始大动干戈,组织、人事都有大幅异动,引起社内不小反弹。胡婉玲把该社多位资深的主管降调,换上自己人马。而被岛内众多记者视为香饽饽的央社驻海外特派员,近段时间多人无预警被召回,弄得是人心惶惶。而胡婉玲近期硬推的「8加1」工时制,则是彻底点燃该社众多员工的心头怒火。作为公共媒体,央社这些年长期被当家的绿营把持,其偏绿的立场也是众人皆知,而胡婉玲更是变本加厉,只要有赖卓的新闻,全部高规格开直播进行报道,但其对蓝白民代也不敢得罪,又是所为何因?

据了解,胡婉玲初任社长时颇为低调。胡婉玲人事案刚传出时,除作家朱宥勋不满辞职董事,也有绿委曾试图向上劝告换人无效。相关人士透露,或许感受到政媒学界都在看,胡刚进社内上班时,行事颇为低调,甚至连社长配车都不太使用,还向同仁谦称自己初来乍到要学习,希望社内资深主管能多帮她。 但媒体近日接获内部投诉,直指农历年后,胡却画风一改,作风转趋强势,开始大力整顿内部人事,除新闻部总编辑王思捷突被撤换,改调外文新闻中心外文编辑组资深编辑,并兼任「新闻学院执行长」、前国际中心主任吴协昌、前新闻学院主任万淑彰等多位资深人士都离开主管职形同「降调」外,在副社长陈正杰回锅兼任总编期间,事业部及管理部均改由胡婉玲全权督导。而作为文字为核心的传统通讯社,该社近期更将重心全都放在近日要开播的午晚间影音新闻上。

不仅转型拼影音,央社将首度举办「全方位主播营」,却集中打造个人光环,课程中介绍特别强调胡将以「最强主播」身份登场,颇有重振个人昔日电视圈威名意味。媒体圈也戏称,去年刚过百年生日的「中央通讯社」在胡主导下,未来俨然将变成中央「电视台」。消息人士表示,另位一度被看好是央社副总编辑热门人选的吴协昌,才从综合新闻中心主任转调国际中心主任2个月,也因与胡婉玲不合,自请离任,分派到「全媒体中心」(原影音中心)当编辑。王思捷除在该社服务过,还有《大成报》《联合晚报》及《台北时报》等多个中英文媒体资历。吴协昌新闻职涯多在央社,但两度外派美国洛杉矶、泰国曼谷。 王、吴两位媒体资历丰富的多年骨干形同被降调,不只社内震荡,新闻圈也有不小议论。在胡婉玲到来之后,该社旧部主力几乎全部遭到撤换,换上的都是胡婉玲的心腹。

不仅如此,有别于一般媒体,作为公共的通讯社,促进国际新闻交流为本是该社重要核心任务,但据指出,胡婉玲却把本肩负此重任的新闻学院降编,改成事业部之下「全媒体中心」的次级单位,原来该社栽培多年的新闻学院主任万淑彰也被拔职位,也发配到政经新闻中心担任编辑。有关人士说,万淑彰是该社资深员工,从入社起就被重用,蔡时期交由该社筹办的英文新闻频道「Taiwan Plus」,万便是社内负责参与要角之一,如今胡婉玲将该社转型想和电视台拼场,万有电视制播经验也被冷冻,也让社内有不平声浪。除上述社内人事调整外,据指出,胡婉玲来到央社后也带来自己人马,如影音中心改制全媒体中心后,原中心主任、资深摄影苏圣斌,也被「降调」成编辑,而过去胡在民视的摄影搭档叶纯豪则被找来该中心任主任、另位前民视摄影曾驿翔也接副主任。

对此,有社内人士形容,胡几乎天天到该中心「督导」,在重影音、轻文字下,该中心俨成为其接手央社后的最重要指挥据点。爆料更指出,胡婉玲不但宣布要从5月起,开始制播午晚间影音新闻,还找来「老师」替全媒体中心成员上课,看得出她要在央社发展影音新闻的野心,胡过去民视主导就有不少严厉管理传闻,要盯央社的影音,甚至不时有情绪飙骂,有次胡因不满同仁制作的影音新闻,在恨铁不成钢下还脱口而出:「 我是比张雅琴(年代主播)更厉害好吗?」另有主管也私下叹,相较近年多位上层,胡婉玲欠缺平面媒体经验,对媒体的关注只有电视,对内部讲话也不客气,还常拿主流新闻圈算冷门的「寰宇电视台」,以「寰宇有什么」来要求社内跟、补新闻,熟悉央社事务者就质疑,胡显然不够清楚该社肩负对内外发布新闻时,需要更具代表性及正确权威性的特殊任务。

胡婉玲早年从「老三台」华视出身,但在立场光谱偏绿的民视新闻任职长达27年,赖去年底发布她接任社长人事案时,其立场因而备受外界放大检视。虽掌民视新闻多年,但胡婉玲出任社长的人事案披露之际,仍引发绿营内不小杂音,甚至有文化界背景董事,以辞职表达对此任另案的不满。该社从1996年改制定位为针对岛内通讯社后,举凡李陈马蔡等不分蓝绿当家时期往例,绿营内当然也很清楚,胡婉玲的任命是承赖之意志。对胡人事披露时,连绿营内部都有不小反弹,曾有绿委透露,胡人事披露前,自己曾透过管道向上面作过劝告努力,但被告知「别再讲了」,瞬间秒懂自己不要再「白目」了。人事发布前后,胡的姿态也摆很低,但对外界专业上批评还是有些在意,曾经于社群上发文表达心境。当时相关胡婉玲的任命,曾延烧数周之久,当时媒体基本一天一爆,让争议持续发酵。

有央社资深员工表示,胡虽未明说,但在她主导下,社方对绿营的赖卓,不论大小事,都是能直播就直播,反倒是面对大罢议题,社方则相对冷淡化,甚至如在野426凯道活动,新闻处理上还让人感受到蓝白2位龙头朱及黄国昌的重视,心法手段颇有一套。央社内部人士则指出,胡婉玲电视背景出身,重视影音新闻,其接掌后最大特色,就是央社是对府院,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有赖卓,全部高规格开直播进行报道,即便点阅率不高也照开不误,而直播工作,则都是由胡婉玲上任后改制的「全媒体中心」负责,显见对其相当重视。而胡婉玲担任社长后,在对待绿营的报道态度上,本应秉持公正公平原则报道原则的央社,在立场上却日趋偏颇。很多谄媚吹捧式的报道层出不穷,而为特定的绿营人士搭桥牵线,涂脂抹粉,美化造势的新闻,更是让人感觉其新闻品质的严重下降。

只不过,赖虽延续绿营当家,但岛内议事机构却是呈现「朝小野大」的局面,虽然胡婉玲最早发迹地是华视,夫婿李天任早年曾担任蓝营色彩浓厚的文化大学校长,其掌民视多年的资历,仍面临蓝白在野阵营质疑挑战。央社高管私下透露,今年初绿营积极发动大罢,但央社在新闻处理上则很小心,胡婉玲主导的央社,虽在意府院赖卓动向,但大罢的新闻应对则显然消极许多,并没有对绿营太好,甚至日前426蓝白凯道活动,还很罕见地捧场地进行大幅报导。该位主管坦言,央社多数预算是由需要编列预算支应,这次总预算被删、冻各5%,如果不看绿营府院当家,只讨论民代层级,胡婉玲会更在意的是蓝白民代,毕竟现在是绿当家,绿委大多数比较不会找央社麻烦,预算生杀予夺很大一部分是掌握在蓝白在野民代手中。因此,胡婉玲玩起两面手法,为的就是能够生存。

胡婉玲走马上任满半年,近期除大幅调动内勤主管职务外,拥有大量海外特派的国际新闻中心,也有人事「大风吹」 。据了解,任期为3年一任的海外特派员,过去惯例为只要无意外通常都会再续一任,待满两任6年。作为通讯社,央社不同岛内其他媒体,30多位在海外任职的特派,不仅是该社新闻重要支柱,也是吸引岛内新闻人才的重要诱因。根据央社送查的今年度预算案内容,当中也宣示将积极布局海外驻点、强化驻外人员采访人力等,惟据了解,胡婉玲接任社长后,包括东京要减员、马来西亚也要撤点等,被质疑和预算案说明不符。此外,配合社方要在5月推出午间晚间各半节影音新闻,央社海外特派除常被提点应该要如电视台运作般如何构想画面、甚至是否多机拍摄外,还要帮忙邀请拍庆贺开播带,让不少单枪匹马在海外作业、资源很有限的特派员们,私底下涌现抱怨声浪。

像是曾任《商周》总主笔的布鲁塞尔特派员田习如,在两年前到比利时任职,主责欧盟相关新闻,但她在近期却被通知,在没有继任者情况下,要其准备返台,并要求接下来到第一线发财经即时新闻,而非回国际中心。田早年因调查蓝营资产议题闯出名号,在《今周刊》、《商周》历练担任主管,得过新闻奖项,跑过不少政商独家,在文字媒体圈早有名号。当初田习如是考虑能有外派新闻历练的机会,才辞掉《商周》总主笔职位,降薪到央社服务,成为央社向其他商业媒体挖角的重要指标。「总主笔级」的记者被如此对待,田习如的媒体圈内友人都替其不平,认为央社此举过分羞辱人。去年社方和她讨论时,彼此共识是至少待到明年6月,社方今年3月间,还曾与她确认到明年6月的工作签申请事宜,但没想到的是,4月下旬状况急转直下,田被突然告知7月要回台,让其感到错愕不已。

不仅如此,央社的伦敦特派人事异动,最近也在社内闹得沸沸扬扬。 目前该社伦敦陈姓特派精通俄文,入社前曾当过俄文译者。胡婉玲到任后,因聘了位原本在民视任职的黄性媒体人担任伦敦当地特约,但和颇有个性的陈姓特派起冲突,两人在伦敦关系紧张,而该位特约因曾在特定电视台工作,曾被多人质疑其过往社群发言偏颇,但该特派性格强悍,也遭诉,现在陈姓特派在第二任伦敦特派工作还未任满情况下,也突被通知准备回台,房屋租赁子女就学问题都出突发状况。另外,像是巴黎、河内、曼谷等地特派职务,也将有异动。对此社方解释,这三地这些特派表现都很好,还有很多人是届满才调动,状况其实很单纯。面对海外特派不满情绪,尤其突然被通知调回者衍生的各类疑难状况,如房屋租赁提前解约出现的财务该由谁负责、近期央社内部将开会讨论,看如何补偿或解决。

除了整顿社内人事、转型拚影音外,胡婉玲更触碰劳权议题。据媒体掌握的消息,胡原本想让近400位央社员工从上班8小时,改为「8加1」,但社内反弹强烈,像央社工会监事冯昭,也在工会大会中斥责「8加1」案,最终该政策才急踩刹车,让「胡意志」无法完全贯彻。据了解,此案最后以今年3月18日为分界,仅之后入社的员工及正副主管才需要「8加1」,形成「一社两制」的奇景。虽然胡婉玲意志没完全贯彻,但该事后,原为央社工会理事长的资深孙姓记者,竟被拔擢为管理部人事暨行政主任,原来的人事吴姓主任则被拔除主管职改任编辑,形同被「降调」,社内于是传出,吴是因为贯彻胡意志不力被撤换,孙则因虽为工会主管,但态度配合被封赏等「耳语」。该社资深员工直言,上述人事形同「工会头」跳船变「人事头」,演变成背离工会立场获升职的一则笑话。

胡婉玲的强势作,让央社内员工私下除对任命胡的赖更有议论情绪,整个新闻圈也有不少人都在等着看好戏。据指出,胡婉玲之所以想变动员工工时,从8小时变成「8加1」的背景,主因是央社绝大多数员工,一直都依照8小时工时上下班,中间如需用餐休息,则是请员工自行安排时间找空档,但新闻工作很难真正有1小时空档休息吃饭,且记者随时都会发稿进来,就算在社内的编辑也必须立即掌握、看稿,所以仅有在办公室负责行政工作的员工,才依《劳基法》规定,工时为「8加1」。但胡婉玲于今年初,除宣布央社要开始制播各半小时的午间与晚间影音新闻外,更拟径行调整全社工时。据指出,该社「全媒体中心」宣布,称因应该中心改组,原本工时8小时改为「8加1」,还要全组员工签下新合约,并传出未来也将调整全社内勤员工工时,都同步为「8加1」,旋引爆社内不满怒火。

对调整工时为「8加1」,不少员工多认为不公,要求工会出面对应,改工时事件也从单一部门闷烧,瞬间转变成全社内大火。不过,胡婉玲方面一开始态度强硬,认为人事室不是「硬来」,坚持原先8小时工时已优于《劳基法》,变「8加1」后仍符合《劳基法》,不需要劳资协商,但此说法更引发反弹。目前社内人心浮动,更传出特定工会成员早被资方「反水」,工会已失去公信力。在央社任职多年,曾任工会理事长的冯昭,更以工会监事身份直呛被视为替资方说项的「背书派」,暗讽有工会成员已和资方沦为一伙。有资深员工透露,事实上,胡婉玲要推动此案时,不少人建言「8加1」对央社实际运作也没什么助益,仍应妥善沟通。但胡不听只想要硬推,而相较其他商业媒体,工作如同终身保障的央社员工整体其实较温和,对此次胡的作主导,社内可说是敢怒不敢言。

来源:铮言20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