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解密:表里有寓下古诗词里的襄阳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5 20:09 2

摘要:古代襄阳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襄阳位于汉江中游,地处南北交通要道,是连接华北、华东和华南的重要枢纽,其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地形使其易守难攻。历史上曾有172 次有名的战争发生在襄阳,如宋元大战旷日持久,长达六年,使 “铁打襄阳” 之称名噪海内外。襄阳自古以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隋末唐初· 李百药

导漾疏源远,归海会流长。

延波接荆梦,通望迩沮漳。

高岸沈碑影,曲溆丽珠光。

云昏翠岛没,水广素涛扬。

阅川已多叹,遐睇几增伤。

临溪犹驻马,望岘欲沾裳。

乔木下寒叶,亭林落晓霜。

山公不可遇,谁与访高阳。

古代襄阳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襄阳位于汉江中游,地处南北交通要道,是连接华北、华东和华南的重要枢纽,其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地形使其易守难攻。历史上曾有172 次有名的战争发生在襄阳,如宋元大战旷日持久,长达六年,使 “铁打襄阳” 之称名噪海内外。襄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襄阳的军事防御功能。春秋战国时期 ,襄阳属楚国,是楚国的重要领地,楚国在此地建立了邓城等城邑,襄阳逐渐成为楚国的北部屏障和军事重镇。

使过襄阳登凤林寺阁初唐· 宋之问

香阁临清汉,丹梯隐翠微。

林篁天际密,人世谷中违。

苔石衔仙洞,莲舟泊钓矶。

山云浮栋起,江雨入庭飞。

信美虽南国,严程限北归。

幽寻不可再,留步惜芳菲。

秦统一六国后,襄阳属南郡与南阳郡。西汉时增设州,襄阳属荆州刺史部南郡与南阳郡。东汉献帝时期,荆州牧刘表将治所迁至襄阳,使襄阳成为荆州的政治中心,其地位显著提升。三国时期襄阳属魏国荆州襄阳郡,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战略要地,魏、蜀、吴三国在此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许多著名的战役都与襄阳有关。南北朝时期襄阳的归属多次变更,先后属南朝宋、齐、梁、陈等政权,是南北朝时期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之一。

襄阳早秋寄岑侍郎初唐· 崔湜

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闱。

落叶惊衰鬓,清霜换旅衣。

时来矜早达,事往觉前非。

体道徒推理,防身终昧微。

故人金华省,肃穆秉天机。

谁念江汉广,蹉跎心事违。

隋唐时期隋代重设郡县两级行政,襄阳属襄阳郡。唐代增设道级行政区,襄阳属山南东道襄州,是唐代重要的州郡之一,经济文化繁荣,交通发达。宋元时期宋代改道为路,襄阳属京西南路襄州,是宋代的军事重镇。元代设置行中书省,襄阳属河南江北行省襄阳路。明清时期明代调整行省边界,襄阳属湖广行省襄阳府。清代分湖广为湖南、湖北,襄阳属湖北省襄阳府。

读后汉逸人传二首其二唐· 张谓

庞公南郡人,家在襄阳里。

何处偏来往,襄阳东陂是。

誓将业田种,终得保妻子。

何言二千石,乃欲劝吾仕。

鹳鹊巢茂林,鼋鼍穴深水。

万物从所欲,吾心亦如此。

不见鹿门山,朝朝白云起。

采药复采樵,优游终暮齿。

襄阳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楚国在襄阳地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楚国的音乐、舞蹈、诗歌、艺术等在襄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如楚辞的代表人物宋玉就是襄阳人,其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襄阳地处汉水流域,是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汉水流域的农耕文化、商业文化等在襄阳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襄阳成为了汉文化的重要代表城市之一。

襄阳是古代诗歌的重镇,《诗经》《楚辞》均发源和交汇于汉水流域。唐代襄阳诗坛名家辈出,如杜审言、孟浩然、皮日休等,他们的作品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襄阳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诗歌名城”。

伤史拱山人唐· 皮日休

一缄幽信自襄阳,上报先生去岁亡。

山客为医翻贳药,野僧因吊却焚香。

峰头孤冢为云穴,松下灵筵是石床。

宗炳死来君又去,终身不复到柴桑。

襄阳古城始建于汉初,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筑防御体系之一。现存的襄阳城墙基本上是明代的墙体,外砌大城砖,内用土夯筑,城门共有6 座,护城河宽达 130 到 250 米,为亚洲最宽的护城河。襄阳是汉江流域的重要商业中心,汉代襄阳 “南援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陇坻,下接江湖,导财运货,懋迁有无”;唐代襄阳 “往来行舟,夹岸停泊,千帆所聚,万商云集”;明清时期的襄阳 “商贾连樯,列肆殷盛,客至如林”,建有 20 多个商业会馆、30 多个码头,商业辐射到黄河上下、长江南北。

汉水(1060年) 北宋 · 苏轼

舍棹忽逾月,沙尘困远行。

襄阳逢汉水,偶似蜀江清。

蜀江固浩荡,中有蛟与鲸。

汉水亦云广,欲涉安敢轻。

文王化南国,游女俨如卿。

洲中浣纱子,环佩锵锵鸣。

古风随世变,寒水空泠泠。

过之不敢慢,伫立整冠缨。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来源:彼岸椿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