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极,这片被冰雪覆盖的神秘大陆,没有原住民,却是全球科学家争相探索的"科研圣地"。目前,超过30个国家在这里建立了科考站,其中美国、俄罗斯等老牌强国数量领先。但你知道吗?印度已经在南极建了3座科考站,俄罗斯更是多达8座,那中国有多少座呢?答案可能让你意想不到!
南极,这片被冰雪覆盖的神秘大陆,没有原住民,却是全球科学家争相探索的"科研圣地"。目前,超过30个国家在这里建立了科考站,其中美国、俄罗斯等老牌强国数量领先。但你知道吗?印度已经在南极建了3座科考站,俄罗斯更是多达8座,那中国有多少座呢?答案可能让你意想不到!
很多人可能没想到,印度在南极的科研布局相当积极。目前,印度共有3座南极科考站,分别是:
✅ "迈特里"站(Maitri)——1989年建成,是印度在南极的主要科研基地,能容纳25人长期工作。
✅ "巴拉蒂"站(Bharati)——2012年投入使用,配备了先进的科研设备,主要研究海洋和气候变化。
✅ "达克辛·甘戈特里"站(Dakshin Gangotri)——1983年建成,但后来被冰雪掩埋,现已不再使用,但仍算作历史站点。
印度虽然经济实力不如中美俄,但在南极科研上却舍得投入,甚至计划未来再建新站,野心不小!
俄罗斯(包括前苏联)是南极科考的"老大哥",目前拥有8座科考站,数量仅次于美国。其中最著名的是:
✅ "东方站"(Vostok)——世界上最寒冷的科考站,曾记录到-89.2℃的极端低温,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南极冰下湖,震惊世界!
✅ "和平站"(Mirny)——俄罗斯最早的南极站之一,1956年建立,至今仍在运行。
✅ "进步站"(Progress)——主要用于地质和气象研究,是俄罗斯在南极的重要枢纽。
俄罗斯的科考站不仅数量多,而且覆盖范围广,从南极内陆到沿海都有布局,科研实力非常强悍。
那么,中国在南极有多少座科考站呢?答案是——5座!而且,中国的科考站虽然数量不是最多,但技术先进、功能全面,甚至让欧美国家都感到压力!
✅ 长城站(1985年)——中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位于乔治王岛,主要开展气象、地质研究。
✅ 中山站(1989年)——位于东南极大陆,是中国在南极的重要科研基地,能支持大规模科考活动。
✅ 昆仑站(2009年)——建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87米),是全球少数几个能进行深冰芯研究的站点之一!
✅ 泰山站(2014年)——位于南极内陆,主要开展冰川和气候研究,采用可升降设计,防止被积雪掩埋。
✅ 罗斯海新站(2024年建成)——中国最新的一座科考站,位于南极罗斯海,将重点研究海洋生态和气候变化。
中国的南极科考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惊人! 从1985年第一座"长城站",到现在的5座科考站,中国只用了不到40年,而且昆仑站、泰山站的建造技术让很多国家望尘莫及。
来源:颜小莹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