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有云:"知足者富,心安处即是福田。"世人常叹福薄,殊不知福泽深浅,皆系于心。贪得无厌者,纵有千金仍觉贫;知足常乐者,虽居陋室亦自安。命运如舟,操桨者终是自己——天灾或可规避,人祸实难逃脱。人生这场修行,说到底不过是修得一颗澄明本心。福田在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有云:"知足者富,心安处即是福田。"世人常叹福薄,殊不知福泽深浅,皆系于心。贪得无厌者,纵有千金仍觉贫;知足常乐者,虽居陋室亦自安。命运如舟,操桨者终是自己——天灾或可规避,人祸实难逃脱。人生这场修行,说到底不过是修得一颗澄明本心。福田在心不在田,善念起处福自生,这般耕耘,命途自然愈走愈宽,福报终将愈积愈厚。
《太上感应篇》道破天机:"善念方萌,吉神已随。"莫道善小不为,那看似微弱的善念火花,或许正孕育着改变命运的火种。行善如赠人玫瑰,余香绕指经年不散;语善似细雨润物,悄然滋养万千心田;而心善则如大地无言,承载着最深厚的福德。人生在世,善行或有穷时,善心永无竭处。若能以心为田,勤耕不辍,终将成为世间最有福报之人。
道藏《性命圭旨》有言:"我命由我不由天,造化炉中亦难铸。"屈从命运者如飘萍逐流,主宰命运者似劲松立崖。春秋时宋景公面临天谴,宁自承灾厄也不转嫁臣民。这般舍己为人的胸怀,竟使灾星退避三舍。《道德经》第七章揭示玄机:"后其身者反先,外其身者反存。"不汲汲于个人得失之人,反得命运垂青。世间有两种人可破命数:极恶者纵得天命终自毁,至善者虽逢绝境必逢生。细想来,命运不过是心田里长出的果实——你种下什么因,便得什么果。
太上老君早有明训:"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五福临门或是厄运缠身,皆是自己感召而来。若觉命途多舛,不妨广植善因;倘若顺遂无忧,更当时时修心。须知命运非天赐,实乃自修之功,这世间最灵验的改命之法,不过"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八字真言。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