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智造2024年年报:多场景业务放量驱动增长 “AI+”生态已现雏形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6 08:51 2

摘要:4月29日晚,华大智造(688114.SH)正式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收30.13亿元,同比增长3.48%,其中基因测序仪业务收入达23.48亿元,同比增长2.47%。

4月29日晚,华大智造(688114.SH)正式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收30.13亿元,同比增长3.48%,其中基因测序仪业务收入达23.48亿元,同比增长2.47%。

财报发布次日,华大智造开盘即走高。截至收盘,股价报收79.75元/股,涨幅6.48%。

在全球生物科技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华大智造凭借政策红利与技术创新的双重引擎,正成为国内基因测序产业的核心力量。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全球基因测序仪累计销售装机总数超4500台,累计销售装机情况实现跨越式提升;同期公司占全球新增销售装机口径的市场份额约为28.2%,较2023年提升9.5个百分点。

在行业整体相对低迷的情况下,华大智造逆势微增长,背后是华大智造在国产化浪潮下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凸显,以及多场景应用的全面爆发。目前,公司已突破单一品类设备局限,构建起了覆盖实验室智能自动化、多组学平台(细胞组学、时空组学)及生信计算存储等多领域多环节的完整工具链。并通过深度融合AI技术,初步建成“AI+”生态,形成从样本处理到数据洞察的智能闭环。一站式解决方案不仅为华大智造吸引了更多客户,也印证了公司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向“全生态一站式服务商”的转型价值。

国产化进程加速 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筑牢“安全底座”

在国际基因测序设备巨头因美纳(Illumina)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之后,产业链国产化进程加速,华大智造迅速成为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第三方基因检测服务商等的替代首选之一,去年公司基因测序仪在国内新增装机量的亮眼数据,也印证了其强产品力。

作为全球为数不多具备自主研发测序仪能力的企业之一,华大智造目前已成为一家实现大规模商业量产、覆盖全应用场景、并同时拥有短读长(DNBSEQ高通量测序)及长读长(CycloneSEQ纳米孔测序)测序产品的基因测序仪企业。

除此之外,技术自主性已经成为华大智造的核心壁垒。财报显示,公司已实现从测序仪光机电系统、规则阵列芯片到AI算法的全链路技术突破,公司核心产品的供应链和技术来源已实现了自主可控,成功移除对美国等特定国家供应商和技术的依赖,有效保障了供应链安全性与技术独立性。

去年全年,华大智造研发投入8.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6.92%;2024年新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16项,获得专利授权及软件著作权登记共296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39项,覆盖核心原材料、关键工艺及人工智能算法等领域。此外,公司主导或参与起草93项国内外标准,包括填补国内空白的《单细胞测序样本采集与处理规范》,进一步巩固了行业话语权。

基因测序“普惠化”提速 多场景应用重塑增长逻辑

得益于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驱动,华大智造在全球范围内基因测序仪销售收入与新增装机量持续提升。公司测序仪新增销售装机量近1270台,创历史同期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48.59%,其中纳米孔测序仪实现新增销售装机近90台,在国内纳米孔测序仪招标领域市场份额占比超10%。

灼识咨询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新增仪器市场份额已达约63.8%,中国区收入市占率也提升至39%。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全球基因测序仪累计销售装机总数超4500台,累计销售装机情况实现跨越式提升;同期公司占全球新增销售装机口径的市场份额约为28.2%,较2023年提升9.5个百分点。

在快速增长的数据背后,基因测序技术应用场景正在加速铺开,从科研实验室到病房诊室、车间厂房甚至是田间地头,测序仪随之从“科研奢侈品”向“普惠工具”转型。例如,2024年全国共有37款基因测序仪获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可用于临床检测,有23款式基于华大智造DNBSEQ技术获证,占国内总获证数量的62%;公司针对农业育种的AgriHigh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方案,年通量提升至38.4万例,助力作物改良效率跃升。

除此之外,华大智造还制定“新双十”拓展方向,拓展测序技术在疾控、海关、微生物、司法、动物疫病教育等领域新兴应用。其中,公司携手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推进国门生物安全技术标准化;还与法国研究基金会合作支持法国微生物群研究项目,推动MMHP联盟的科学合作和研究。

临床、农业等多场景需求爆发与放量,成为华大智造收入持续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年报显示,去年华大智造实验室自动化业务板块实现收入2.09亿元,同比2023年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相关的实验室自动化业务增长36.69%,报告期内新增销售装机超500台,逐步摆脱疫情相关需求的依赖,转向科研、临床等常规场景,优化产品组合以匹配长期市场需求;在新业务方向,细胞组学平台随着产品的更新升级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单细胞相关收入同比增长171.98%。

“AI+生命科学”生态崛起 定义基因测序新范式

随着人工智能与智能化浪潮掀起,华大智造已着手融合“AI+基因测序技术”,构建全链条AI技术生态。

实际上,公司对AI的布局可以追溯回2023年,自博弈AI智能体Evo Play和近期对外公布的GLI业务(Generative Lab Intelligence)都是其前瞻性技术布局的成果和见证。有了AI技术赋能,华大智造得以进一步提升基因测序仪效率,以“工具+平台+生态”的AI全栈能力,重新定义生命科学研究的效率边界

在测序方面,公司今年2月推出全栈AI加持的自发光半导体测序仪——DNBSEQ-E25 Flash,该产品结合AI模型的碱基识别算法以及高算力边缘计算设备,将SE50测序时长压缩至2小时;在生信计算存储领域,2025年第一季度,华大智造推出acube,深度融合DeepSeek、Evo2、AlphaFold 2等先进AI模型,通过混合推理引擎动态调度算力,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智能自动化方面,其也于2024年推出aLab Studio,深度融合AI大模型与自动化技术。并且,公司集成AI技术的“Design-Build-Test-Learn”全流程闭环解决方案及丰富参考方案库,已在多组学前沿、分子育种、抗体筛选、生物制药等多领域赋能超50家行业用户,推动实验室从“人工经验”迈向“数据驱动”决策模式。

不仅如此,华大智造还与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联合打造了“全自动无人化黑灯实验室”,已成为AI赋能科研的标杆性案例。该实验室集成华大智造自研移液机器人、超低温自动化生物样本库、基因数据中心一体机等核心设备,可有效支撑十万级别人群队列运转,并成功应用于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的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中国学龄儿童脑智发育队列研究”的基因组学方向工作。

从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到“黑灯实验室”的“AI+”革命,从临床诊断到农业育种的技术普及,华大智造“工具+平台+生态”战略正推动公司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创新。未来,随着政策红利与技术势能的持续释放,华大智造有望以“中国标准”重塑全球生命科学竞争规则——这不仅是国产硬科技的突围,更是中国科技企业从“跟随者”向“定义者”跃迁的缩影。

来源:科创板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