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家院村第十八回乡村戏剧节:看戏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6 08:53 2

摘要:牟昌非家的院子,青砖墙上爬着老藤,此刻挤满了人。有人端着粗瓷碗,卷饼里裹着大葱蘸酱,眼睛却直勾勾盯着院里上演的傩戏。傩戏戏服红艳,面具古朴,演出者号角一吹,连隔壁家拴在槐树下的老黄牛都直晃脑袋。

潍坊寒亭区牟家院村的五月天,日头晒得人发昏。天虽然热,可村里各处倒比赶集还热闹——第十八回乡村戏剧节,在后半拉“五一”假期里拉开了“看戏”的大幕。

牟昌非家的院子,青砖墙上爬着老藤,此刻挤满了人。有人端着粗瓷碗,卷饼里裹着大葱蘸酱,眼睛却直勾勾盯着院里上演的傩戏。傩戏戏服红艳,面具古朴,演出者号角一吹,连隔壁家拴在槐树下的老黄牛都直晃脑袋。

村西麦田边,青岛来的呼拉舞语舞团,跳起了“到田野去跳舞”。姑娘们头上戴着花儿,在麦垄前转着圈,衣角抚弄着麦穗。上海的草台班占了梨园,把梨树当布景,演起“梨园的故事”;北京流火TENT支起顶大帐篷,在里头讲“天空是一所大学”;潍坊本地的程程,揣着本子在村头的麦场,捣鼓出个“虚实之间”。

要说这戏剧节,还得从九年前说起。艺术学校毕业的牟昌非怀着一份乡情回了村。谁也没想到,这年轻人竟在梨园里搭起戏台子。打那以后,每年春秋两季,村里的庙前、集市、甚至坟地边上,都成了剧场。闲置的空地上,搬几块石头当板凳,扯块幕布就是舞台。

这十八回演下来,村里的戏台子迎过不少外人。学生剧团背着铺盖来驻地创作,半夜还在灯下改剧本;城里来的剧团,衬衫革履地蹲在田埂上,和老汉唠嗑找灵感。剧目里除了本地剧团的京剧、茂腔,但多数是外来人带来的新鲜玩意儿。

“都说村子土气,可在戏里,土坷垃都能长出花来。”牟昌非蹲在自家院门口,日头西斜,麦田旁边又响起来,惊起一群归巢的麻雀,扑棱棱掠过村庄的上空。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