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国土绿化行动,连日来,一场植绿全民总动员在石家庄市拉开帷幕,太行山生态绿化、绿色通道补植补造和景观提升、村庄及农田林网绿化等重点绿化工程紧锣密鼓推进。截至目前,春季营造林任务已经圆满结束,全市新增造林面积82.84万亩,完成年度营造林任
微风拂过大地,新绿点缀希望田野。
为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国土绿化行动,连日来,一场植绿全民总动员在石家庄市拉开帷幕,太行山生态绿化、绿色通道补植补造和景观提升、村庄及农田林网绿化等重点绿化工程紧锣密鼓推进。截至目前,春季营造林任务已经圆满结束,全市新增造林面积82.84万亩,完成年度营造林任务的83.17%。
随着造林绿化工程的陆续完工,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在石家庄周边崛起。连日来,记者一路探访,目睹了昔日荒山上栽种的成片生态林、经济林,感受着道路两侧绿色通道的景观提升,体验着绿带花墙环绕的乡村新变化。
科学统筹
让造林绿化惠及更多群众
近日,无论是田间还是山坳,无论是道路两旁还是河边湖畔,每一个植树点都是人头攒动、彩旗飘扬,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为广袤大地播下片片新绿。
植树造林,让百姓深植绿色发展理念的同时,也享受到越来越多生态福祉。一个个城市公园、一处处郊外湿地、一片片森林绿地、一条条景观走廊、一批批特色村庄都成为广大市民休闲游乐的好去处。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规划干到底。
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高度重视营造林绿化工作,今年,全市计划完成国土绿化任务99.6万亩(人工造林14万亩,封山育林11万亩,退化林修复6.5万亩,森林抚育68.1万亩),覆盖全市17个县(市、区)。今年国土绿化工作坚持量质并重、造管并举,重点推进“三北”六期工程新建项目、太行山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和省级太行山绿化工程;平原区结合乡村振兴,重点推进村庄绿化提升和森林城市创建,同时积极开展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等工程。我市围绕2025年造林绿化工作方案,全市上下紧盯目标、多方发力、铆足干劲、持续推进。
为了高质量完成年度营造林绿化任务,石家庄市坚持科学规划与尊重群众意愿相结合、发展林业产业和生态修复相结合原则,严格按照国土规划,精心选择经济林品种,推进太行山绿化等营造林绿化工程深入开展,打造富民产业带,推进乡村振兴。
专业造林
让林果片区兼具美丽和效益
“这是新栽植的侧柏、黄栌等苗木。它们长大后,将为鹿泉区增添生态屏障。”在鹿泉区西山森林公园的山场,村民高兴地介绍。记者看到,新栽植的苗木错落有致,春风中形成一片绿油油的景观。
爬到半山腰的一块平地时,河北伽锟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林正指挥工人连接管道,准备给新栽的树苗浇水。
“我们已完成春季造林计划,现在进入管护阶段。”王林说。今年,鹿泉区造林绿化以西山绿化为抓手,以亮化、彩化为目标,选择以侧柏、黄栌、山桃、山杏、连翘等苗木为主,造林方式采用专业绿化公司实施造林,力争达到春季观花、秋季赏叶、四季常绿的效果。
如今,像这种社会资本参与造林绿化的模式,在石家庄比比皆是。
本着“政府要绿、农民得利、社会受益”的原则,我市坚持以市场化思维推动造林绿化工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到造林绿化中来。全市的造林主体已由过去的农户,发展为现在的公司、企业等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市场主体。造林模式也由过去的零散、分散,发展为现在的规模化造林。
创新造林绿化模式,大大激发着植绿内在动力。借助市场主体优势,一个个过去粗放、分散的果林逐渐发展成了现代化的农业园区。
用心呵护
让绿色成为永恒的风景线
三分栽,七分管。精细管护是保证树苗成活的关键。
在位于井陉县南障城镇北障城村太行“天路”东线两侧的植树现场,井陉县林业工作总站站长杨永芳正穿行在树苗间,逐一检查树苗的情况。杨永芳不时蹲在树坑前,给工人们讲解管护常识。
为确保造林绿化质量,井陉县成立了林木管护技术指导小组,100多名经过培训的林果技术乡土人才,深入到乡镇、村,除了从打大坑、多施肥、换好土等技术层面进行指导外,后期还重点对浇水、定干等关键环节展开不间断指导,以精细管护措施确保浇水进度和后续管护质量。
“除了指导专业队伍管护外,我们在选购苗木时也安排了专人进行指导,从源头上保证成活率,确保栽一棵、活一棵,种一片、成一片。”杨永芳说。
如今,行走在我市各地,你会发现,中心城区绿意融融,公园、游园犹如一颗颗绿宝石散落在城市中;主次干道景观优美,绿化彩化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呈现出“一路一景一特色”;太行山森林郁郁葱葱,城市防护林和农田林网、生态廊道为城市筑起绿色生态屏障;乡村不仅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诗句中描绘的碧水青山美景,更实现了经济林、花卉苗木和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蓬勃发展,增加了林农收益。
在播绿造绿过程中,生态文明的种子也“种”进人们心田。为宣传弘扬生态文化,全市大力开展“绿色”活动,通过举办植树节、爱鸟周等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大地披绿”“增绿护绿”工作中,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生态、崇尚自然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生态文化体系。
荒山披上绿衣,道路系上绿带,城区装上绿芯……如今,一个林路相依、林城相融,人与树木、森林和谐共生的美丽石家庄应运而生。(来源:石家庄日报)
来源:无线石家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