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圣手李商隐15首绝美古诗词,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6 09:28 2

摘要:东风飒飒,蒙蒙细雨飘洒,荷花塘外传来了声声轻雷。金蟾啮锁的香炉所散发的香气沁人心脾,状似玉虎的辘轳,牵引绳索汲井水。贾氏隔帘偷窥韩寿英俊年少,宓妃赠送玉枕钦慕曹植文采。向往美好爱情的心愿切莫和春花争荣竞发,免得使我相思之心如飞灰飘散。

01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东风飒飒,蒙蒙细雨飘洒,荷花塘外传来了声声轻雷。金蟾啮锁的香炉所散发的香气沁人心脾,状似玉虎的辘轳,牵引绳索汲井水。贾氏隔帘偷窥韩寿英俊年少,宓妃赠送玉枕钦慕曹植文采。向往美好爱情的心愿切莫和春花争荣竞发,免得使我相思之心如飞灰飘散。

此诗写幽阁女子风雨怀人的感伤,刻画女子由期盼到盼而不得的心理转变,以及两种情绪相互交织而产生的幻灭与绝望。首联描写室外东风细雨、荷塘轻雷之景,幽深凄迷的景色与低徊婉转的相思浑然一片;颔联既衬出女子之隔绝境地,又暗示感情很难深藏于心,也反映出女子对思念之人的到来抱有期待;颈联表明,爱慕年少姿容,欣赏文士才华都是发自于心而不能停止的爱恋;尾联描摹出爱情的灿烂美好,也蕴含着警告意味,张力十足。

02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白有凋谢的暮春时节。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全诗以“别”字为诗眼,整体氛围绵缈深沉而不晦涩,语言华丽又自然,情怀凄苦而不失优美。全诗从头至尾都充满了痛苦、失望,但又缠绵、执着的情感。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相互衔接,纵向地展现出这种情感的心理过程。

03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此诗咏叹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了诗人忧愁、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其在一宵痛苦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这种孤寂感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他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苦寂寞的煎熬,十分矛盾纠葛。

04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精美的瑟为什么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忆青春年华。庄周在梦中化为蝴蝶翩翩起舞,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如此情怀,哪里需要等到今朝回忆才感到无穷怅恨,在当时就已经令人怅然若失了。

《锦瑟》诗题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无题诗。诗人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他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寄托其凄迷、悲慨、愤懑的心绪。

05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身上虽没有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但你我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这首诗是《无题二首》中第一首,为七言律诗。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着重抒写两人明明相爱而受到重重阻隔不能如愿的怅惘之情。首联交待时间和地点,即昨夜身处星辰高挂的静谧幽深的夜空下;颔联抒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颈联写送钩射覆酒暖灯红之乐,衬托出萧索孤独之情绪;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自叹事业无成而身不由己。

06

为有

——唐·李商隐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云母屏风后面的美人格外娇美,京城寒冬已过怕春宵短暂。没来由地嫁了个做官的丈夫,不贪恋温暖香衾只想去上早朝。

此诗明写闺怨。这首词托一位富家女子的声口,写她嫁得意中人,夫妻恩爱,因而在云屏深处娇嗔缱绻,春宵苦短。偏偏丈夫要早起上朝,于是引起她“无端”的抱怨和“辜负香衾”的怅恨。

07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呜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此诗描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则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

08

暮秋独游曲江

——唐·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荷叶初生时相遇恋人,不久分离,春恨已生。叶枯时恋人辞世,秋恨又成。只要身在人世,情意地久天长永存。多少惆怅,只有那流不尽的江水声。

《暮秋独游曲江》是诗人为追悼亡妻王晏媄而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二句写荷叶的“生”与“枯”,暗示人生的变化;后二句感叹尽管自己此身尚存此情长在,无奈逝者已矣,格调无限凄惋,将前两句所蕴含的绵绵深情推向无以复加的新境。

09

咏史

——唐·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作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败起于奢华。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可惜时运已经逝去,千里马何处才能遇上?力量已经用尽,蜀山之蛇怎能铲除!有几人曾经亲耳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天长地久,只有在苍梧对着华盖哭泣份儿。

此诗首联回顾以往的朝代,勤俭能使国家昌盛而奢侈腐败会使国家灭亡,点明一切政权成败的关键;颔联提出一个王朝的兴衰,自有其更复杂、更本质的原因所在;颈联推进一步,诗人认为比勤俭更为重要的是国运和国力,这是此诗的主旨;尾联是对唐文宗的哀悼,抒发了对国家命运关注的深情。

10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骆氏亭外竹林环绕,雨后亭外景物焕然一新。思之情啊飞向远方,可却隔着重重的高城。深秋的天空一片阴霾,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水中的荷叶早已凋残,只留了几片枯叶供人聆听雨珠滴响的声音。

此诗抒写对朋友的思念,也寄寓了诗人自己的身世冷落之感。全诗以景寄情,寓情于景,用笔极为简练,以竹坞、亭槛、流水、枯荷等极其普通的景物,勾勒出清幽绝妙的意境,并且把诗人对崔雍、崔衮两兄弟丧父之悲的同情及他自己的寂寥之感含蓄地传达出来。

11

赠荷花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世上人们对待花和叶的态度不一样,把花栽在铜盆中,花叶只能落在土里化为尘土。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相映,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荷花与荷叶长久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真是让人愁苦至极。

这首诗开头四句将荷花与其他花卉对比,突出荷花花叶相配、交相辉映的特殊美,更深一层的意思则是在表明诗人自己与女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的期望,也写出了他的隐忧。

12

贾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间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求贤在未央宫前殿召见被贬的臣子,贾谊的政治才能无人能比。可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贾谊听讲,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

此诗通过讽刺汉文帝虽能求贤却不知贤的行为,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晚唐帝王也像文帝一般,表面开明,实则昏聩。

诗中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是为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结句则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从而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全诗借古讽今,寓慨于讽,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着诗人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

13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唐·李商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幽寂的厅堂中层层帷幕深垂;独卧床上,追想前事,倍感静夜的漫长。巫山神女艳遇楚王,原来只是梦一场;青溪小姑住所,本就独处无郎。风波不信菱枝柔弱,偏要摧残;像那具有芬芳美质的桂叶,却无月露滋润使之飘香。即使相思全无好处,但这种怅之心,也好算是痴情了。

这首诗是《无题二首》中第二首,诗中描写出女子的身世遭遇之感和相思苦恋之情。她醒后细品梦中的情景,怅然若失,徒自伤感,并表示为了爱情甘愿受折磨,决心追求幸福;爱情的幻灭、身世遭逢的不幸使得女子的形象更加寂寞起来,而这种寂寞或也是诗人遭际不如意的反映。

14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还没有确定日期,此刻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已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此诗前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诗人孤寂的情怀和深切的思念;后两句则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情景,反衬出今夜的孤寂。诗即兴写来,写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展现了质朴、自然的风格。与李商隐的其他诗词相比,这首诗更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不依赖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象征。

15

——唐·李商隐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

乐游原上西风阵阵,各种树上都有蝉在鸣叫,河的对岸出现了一道彩虹。羲和驾着太阳车,一直到黄昏时分才停下来休息,不肯让这夕阳结束,不肯让太阳掉头向东。

此诗首句以动感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夏日的尾声图;次句点明时节的变迁;三句借用神话人物,形象地描绘了太阳落山的场景,同时也表示时光的流逝;末句说羲和不愿意放太阳继续向东移动。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