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双重监考!1133名作弊选手被处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6 09:59 2

摘要:中央网信办将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将分两个阶段开展,重点整治违规AI产品、重点领域安全风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等突出问题。据悉,专项行动第一阶段强化AI技术源头治理,重点整治违规AI产品,传授、售卖违规AI产

2025年4月28日-5月4日

(总第51期)

1、中央网信办专项整治AI技术滥用

4月30日,记者从中央网信办获悉,中央网信办将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将分两个阶段开展,重点整治违规AI产品、重点领域安全风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等突出问题。据悉,专项行动第一阶段强化AI技术源头治理,重点整治违规AI产品,传授、售卖违规AI产品教程和商品,训练语料管理不严,安全管理措施薄弱,未落实内容标识要求等突出问题。第二阶段聚焦利用AI制作发布谣言、不实信息、色情低俗内容,假冒他人实施侵权违法行为、从事网络水军活动等突出问题,集中清理相关违法不良信息,处置处罚违规账号、MCN机构和网站平台。(新华网)

2、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正式发布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29日,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上正式发布。据了解,从操作方式看,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实现三方联动,大大降低了模式的使用门槛。家长可在手机端显著位置点击图标,“一键启动”未成年人模式,所有应用程序同步切换,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安全可控的上网环境。从内容生态看,适合未成年人的优质内容得到大幅扩充,重点平台依托儿童内容创作者、版权资源、权威机构等,筛选海量内容纳入未成年人模式,并建立年龄分层、内容分类、推荐分众的梯度化内容体系,更好满足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从功能服务看,未成年人模式可以提供每日上网总时长控制、使用时段设置、休息提醒、应用管理、使用情况统计等功能,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项设置,实现对未成年人上网行为的合理引导。(综自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3、我国首部《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办法》发布

近日,中国气象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部门联合规章《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办法》,旨在鼓励、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健康有序发展,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办法》是国内首部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应用的部门规章。《办法》作为世界气象组织会员中首部关于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的法律规范,为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光明网)

4、我国发布首部生成式 AI 翻译应用指南

近日,在2025中国翻译协会年会上,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技术专业委员会发布了《翻译行业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指南(2025)》。《指南》旨在解决人机协同中的三大核心矛盾:效率与质量的平衡、创新与风险管控、技术应用与人文价值的协调,为翻译行业各方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构建人机协同的翻译实践新模式提供系性指导。作为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翻译行业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系统性指南,该文件不仅为翻译从业者提供了实操指引,也为高校翻译教育改革、翻译企业服务升级和翻译技术创新研发提供了战略参考。(中国日报网)

5、海淀法院审结全国首例涉百科词条数据竞争案

因认为某网络技术公司大量抓取其平台的60余万条百科词条数据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某网讯公司、某在线公司将某网络技术公司诉至法院,要求某网络技术公司停止涉案行为、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海淀法院经审理,认定某网络技术公司被诉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某网络技术公司停止涉案行为、消除影响并赔偿二原告经济损失500万元及合理开支300万元。宣判后,二原告及某网络技术公司均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该判决现已生效。据悉,本案系全国首例涉百科词条数据竞争案件。(海淀法院网)

6、全国首份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诞生

订单计价如何公平?超时焦虑如何化解?安全问题如何保障?路线规划如何优化?近日,一场聚焦外卖骑手权益的算法协商恳谈会在普陀区金沙江路饿了么总部召开。9名外卖小哥代表与平台等主体围坐一桌,围绕平台算法规则展开激烈讨论。最终,饿了么平台与骑手代表正式签署《2025年度“饿了么”(上海)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这是全国首份围绕平台算法与劳动者权益达成的专项协议,涵盖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协商协调机制等方面,关乎骑手切身利益方方面面。协议的诞生,标志着平台算法治理迈入“透明化、人性化”新阶段。(上海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

7、提供AI账号招人直播,构成“不完全劳动关系”

随着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及AI技术日趋成熟,数字人直播现象涌现。广东省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29日公布一起涉AI数字人直播纠纷案,法院认定某网络公司对陈某存在一定程度的支配性劳动管理,为“不完全劳动关系”,驳回某网络公司要求陈某支付违约金的请求。据了解,所谓“不完全劳动关系”,是指不完全符合规定要件但其用工性质更接近于劳动关系而非普通民事法律关系的用工法律关系。据办案法官介绍,本案中,法院穿透合作协议形式外壳,紧扣用工事实本质,认定公司通过隐蔽性劳动管理手段,对直播人员形成一定程度的支配性劳动管理。同时,直播人员在直播内容选择上的有限自主性及履约时间灵活性,又恰恰凸显了新业态用工“管理与弹性并存”的特质。(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

8、“AI+人工”双重监考!1133名作弊选手被处理

蓝桥杯大赛组委会 4 月 30 日发布《关于第十六届蓝桥杯大赛(软件赛 / 电子赛)省赛个别选手违纪行为的处理决定》,大赛组委会综合运用技术监测、人工核查、线索举报等多重手段,对省赛过程中发现的个别违纪行为进行了严格认定与处理。处理决定称,第十六届蓝桥杯大赛省赛(软件赛和电子赛)共甄别违规选手312人,作弊选手1133人,组委会公布作弊选手准考证号,取消作弊选手比赛成绩,禁赛三年,向所在院校通报。据通报,本次赛事采用双重加密技术、全自动化智能评阅系统及人工复核机制,对答卷进行全量比对分析。经机器初筛与专家委员会逐卷复核,确认部分选手存在答卷内容高度雷同的作弊行为。赛事期间启用“AI+人工”双重监考模式,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严格核验选手身份信息,实时监测比赛 IP 地址异常情况,部署网址访问白名单机制,同步采集并回溯屏幕录制数据。赛后经人工复核,精准定位多起利用通讯工具传递信息、严重违反比赛纪律的行为。(南方都市报)

1、美国联邦层面首个人工智能监管法案出台

4月2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409:2的压倒性优势通过一项名为《删除法案》(TAKE IT DOWN Act)的法案,标志着美国联邦层面首个针对人工智能监管法案正式出台。据悉,法案主要针对日益猖獗的非自愿私密影像传播问题,将未经本人同意在网上发布真实或AI伪造的私密影像定性为违法犯罪行为,为美国数字时代下个人隐私保护设立了新的防御机制。(澎湃新闻)

2、英国呼吁全面禁止AI生成儿童裸体图像的应用程序

据外媒报道,英国儿童专员瑞秋・德・苏扎近日敦促政府禁止能够制作儿童裸体或性别图像的AI深度伪造应用程序。她指出,此类“裸体化”工具已在主流平台广泛传播,导致许多女孩因恐惧而停止在社交媒体分享照片。德・苏扎强调,年轻人普遍担忧这类技术可能被陌生人或熟人滥用,并呼吁立法者追究开发者的法律责任,要求其评估产品对儿童的潜在风险。目前,英国政府已回应相关关切,计划将制作或传播深度伪造色情内容列为刑事犯罪,并禁止未经同意拍摄亲密影像。研究显示,此类技术滥用与青少年心理创伤存在显著关联,进一步凸显了监管的紧迫性。(法治网综合)

3、纽约地铁探索引入AI技术预防犯罪和危险行为

据外媒4月30日消息,美国纽约大都会运输署(MTA)表示,其正在探索使用人工智能系统对该市地铁站台上的犯罪和危险行为进行“预测性预防”。MTA 首席安全官迈克尔・肯珀(Michael Kemper)表示,该机构正在“研究并试点使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感知地铁站台上可能出现的麻烦或不当行为”。他在上周的 MTA 安全委员会会议上解释说:“如果有人行为异常、失去理智,这可能会触发警报,从而促使安保人员或警方采取行动。”他强调,警方可能会“在事情发生前”就做出反应。据悉,这并非MTA首次引入人工智能技术。2023 年,MTA曾披露其正在使用人工智能驱动的监控软件来追踪地铁逃票行为,监测逃票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法治网综合)

4、谷歌下周推Gemini儿童版聊天机器人,安全与隐私引关注

5月3日,据《纽约时报》报道,谷歌宣布将于下周推出专为13岁以下儿童设计的Gemini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旨在通过家长管理的谷歌账户为孩子们提供安全、有趣的互动体验。此举标志着科技公司正竞相通过人工智能产品吸引年轻用户,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儿童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广泛讨论。据介绍,Gemini聊天机器人将允许孩子们提问、获取作业帮助,甚至创作故事,为他们的学习和娱乐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儿童群体中的普及,潜在的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此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组织已发出警告,指出人工智能系统可能会混淆、误导儿童,甚至构成操纵风险。(环球网)

来源:石家庄普法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