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就是让韭菜认命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6 09:13 2

摘要:这几天和朋友们喝酒闲聊,不知怎么就聊到了职场和人生困境。酒过三巡,大家吐槽越来越狠,话也越来越真。席间一个在国企工作的哥们突然冒出一句:"其实你看那些真正在上面的人,最关心的根本不是你有多努力,而是怎么让你认命。"

早上刷着朋友圈,看到个段子特别搞笑:"努力的韭菜不一定跑赢趴着的镰刀。"笑完后,感觉又有点心酸。

这几天和朋友们喝酒闲聊,不知怎么就聊到了职场和人生困境。酒过三巡,大家吐槽越来越狠,话也越来越真。席间一个在国企工作的哥们突然冒出一句:"其实你看那些真正在上面的人,最关心的根本不是你有多努力,而是怎么让你认命。"

这句话像当头一棒,让满桌人安静了几秒。

是啊,想想我们身边有多少"认命"的人?领导一句"实习期延长",能让你委屈巴巴还不敢吭声;"今年形势不好,先别提加薪",能让你点头如捣蒜;"这个项目很重要,周末加个班",结果每个周末都变成了办公日。

这种"让韭菜认命"的操控术,到底是怎么运作的?今天,咱们就来拆解一下这套让人心甘情愿被割的"精致PUA"。

记得我刚毕业那会儿,特别不服气。凭啥那谁谁一毕业就进了央企坐办公室,我985毕业却只能从基层干起?直到有一天,同事偷偷跟我咬耳朵:"你知道他爸是谁吗?电力局副局。"

这种情况太多了:烟草系统里子承父业,电力行业的关系户,银行里的"内部推荐"......这类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耳边循环播放,就像一个无形的声音不断告诉你:"认清现实吧,小韭菜。"

最可怕的不是这种现象存在,而是它被包装成了"天经地义"。

"人家爸爸在单位干了一辈子,孩子接班不是很正常吗?" "体制内不就这样,你要是想进来,就找找你亲戚里有没有关系呗。" "不是我们排外,这行就得熟人带,不然怎么保证可靠性?"

就这样,他们把"关系"这个概念刻进你的骨子里,让你从心底接受这个"丛林法则"。一旦你认可了这套逻辑,你就会把自己的处境归因于"命不好",而不是去质疑制度本身的公平性。

记得我表弟考研失败后,家里人劝他:"别想不开了,咱家几辈子都是农民,能上个大学就不错了,别想那么多。"

听听,多么"善意"的劝告,却是最狠的"认命术"。

这是我发现的一个有趣现象:那些整天抱怨老板黑心、公司坑人的同事,往往是最不可能辞职的人。

一个人性冷知识:抱怨越厉害的人,其实服从性越高。

抱怨是情绪的发泄口,而不是行动的起点。聪明的管理者深谙此道,他们不怕你抱怨,只怕你行动。

公司年会上,老板微笑着说:"有什么意见尽管提,我们是开放的管理文化。"于是你壮着胆子提了意见,老板当场点头称赞你"勇于直言"。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一切如常。

但这种"允许抱怨"的假象却给了你一种"我还有发言权"的错觉,让你以为自己不是完全的奴隶。

我曾经的领导特别"开明",允许下属在周会上吐槽工作中的不满。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吐槽完后,领导总结道:"感谢大家的意见,我们会认真考虑,下周继续努力!"就这样,一周又一周,问题永远存在,抱怨永远继续,但什么都不会改变。

更狠的是,那些最会抱怨的人,往往成了最听话的执行者。因为他们已经把反抗的能量都消耗在了抱怨上,只剩下服从的体力了。

这个套路用的最多。

有个军队里流传的故事:一次长途拉练,战士们已经走了20多公里,个个累得要死,都觉得坚持不下去了。这时参谋长喊道:"同志们,再坚持三公里就到目的地了!"

听到这个消息,战士们咬牙又走了三公里。结果发现,目的地根本不在这里。参谋长又喊:"再坚持两公里!"

就这样,实际上还有15公里的路程被切成了一段段"可以接受"的小目标,战士们在绝望中看到一点希望,最终完成了任务。

事后,没人责怪参谋长的欺骗,反而感谢他的"激励"。

职场中的"胡萝卜"同样无处不在:

"再坚持一年,明年绝对考虑你的晋升""这个项目做好了,年终奖肯定不会少你的""最近公司困难,等渡过难关一定给大家加薪"

这些承诺像海市蜃楼,看得见摸不着。但就是这一点点希望,足以让人继续低头做韭菜。

更绝的是,偶尔他们还真会兑现一次承诺,比如从一百个人里提拔一个。这一个的成功会被无限放大:"看,只要努力,机会是均等的!"于是剩下的九十九个人又燃起了希望,继续拼命干活。

说白了,还不是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有恐惧和软肋。

当我们反复听到"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运作的",当我们身边的人都接受了现状,当我们尝试改变却屡屡碰壁,我们的内心就会自动寻找平衡:与其痛苦地对抗,不如舒服地接受。

心理学上,这叫"认知失调调节"。简单说就是: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改变自己的想法来适应环境。

更可怕的是,一旦认命,我们不仅不会反抗,还会主动为这个系统辩护。"我爸没关系所以我找工作难,这很正常啊"、"加班不算啥,哪个行业不加班"、"能力不够就别抱怨"——听起来像是成熟的认知,实则是精致的洗脑成果。

既然看透了这套"认命术",我们能做什么?

首先,认清但不认命

看清楚这个游戏的规则,但不要因此而放弃改变的可能。是的,有些路确实因为出身而变得曲折,但这不意味着没有其他路可走。

其次,把抱怨变成行动

下次你想抱怨时,问问自己:除了抱怨,我还能做什么?学一项新技能?尝试跳槽?开拓副业?创业?

再次,建立真实的希望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承诺上,而要建立在自己可控的行动上。与其等待领导的赏识,不如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与其幻想制度的公平,不如扩大自己的选择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找到自己的同盟者

改变世界太难,但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前行,总会让路更好走一些。无论是职场中的互助小组,还是创业路上的伙伴,都比独自对抗强得多。

这篇文章写完,我自己也在反思:我是不是也曾被各种"认命术"所欺骗?又有多少次,我在不知不觉中认命了?

生活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不公和困难。关键在于,我们是选择认命,还是选择在认清现实的基础上寻求突破?

记住,韭菜的命运从来不是天注定的,而是被一点点"教导"出来的。而觉醒的第一步,就是认识到这一点。

也许,真正的人生智慧不是学会认命,而是学会在认清规则的同时,既不破罐子破摔,也不盲目乐观,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即使这条路崎岖难行,也好过一生认命。

写这篇文章时,我想到了很多朋友的故事,也想到了自己的经历。如果你也有类似感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我们一起交流。

来源:生活小乐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