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一小长假期间,零售行业上演了一场耐人寻味的品牌攻防战在河南许昌,一家名为"胖都来"的商超凭借争议性营销策略强势登场,却在短短数日内上演了从喧嚣到沉寂的商业警示录。
五一小长假期间,零售行业上演了一场耐人寻味的品牌攻防战在河南许昌,一家名为"胖都来"的商超凭借争议性营销策略强势登场,却在短短数日内上演了从喧嚣到沉寂的商业警示录。
这家新晋商超自诞生起就笼罩在"碰瓷营销"的疑云中。品牌命名与本土零售标杆"胖东来"仅一字之差,开业典礼更是打出明星矩阵牌:三德子赵亮、老戏骨丁勇岱、《新三国》导演高希希等二十余位公众人物通过视频或亲临现场助阵。实力派演员叶璇现身剪彩仪式时,广场上聚集的围观人群一度造成交通瘫痪。
这场高调营销很快遭遇舆论反噬。胖东来官方迅速发出律师函,指出品牌名称涉嫌不正当竞争。更戏剧性的是,参与站台的明星集体陷入舆论漩涡——赵亮的土鸡直播间被"声讨大军"占领,逼得当事人连夜发布澄清声明;丁勇岱、叶璇等艺人社交账号紧急关闭评论区;原本悬挂的明星贺词条幅在争议声中悄然撤下。
对比鲜明的是,距此五公里的胖东来总店依旧人潮涌动。其玉石专柜在午前便宣告售罄,生鲜区选购的顾客排起长龙。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景象,折射出当代消费者日趋成熟的判断力——某位选购和田玉的顾客直言:"我们追捧的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品质坚守,不是明星堆砌的虚假繁荣。"
这场闹剧暴露出三个深层问题:其一,部分公众人物商业合作审查意识薄弱,赵亮在致歉信中坦言"未收取任何费用"的说辞,反而凸显演艺界代言规范的缺失;其二,新品牌建设存在认知偏差,将明星效应等同于品牌价值;其三,消费者维权意识显著提升,自发形成抵制"山寨"品牌的民间力量。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值得关注的是,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的创业故事被网友反复提及。从90年代倾囊捐助国防建设,到建立"不满意就退货"的服务标准,这家企业用25年时间构建起难以复制的信任体系。正如零售专家分析:"当品牌名字需要解释时,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真正的商誉是刻在消费者心里的防伪标识。"
来源:热情的枭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