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智驾改名,行业更名潮下,华为智驾为何独扛大旗?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6 09:54 2

摘要:2025年智能驾驶行业迎来“去泡沫化”转折点。小米汽车近日将“智驾”全系更名为“辅助驾驶”,理想、蔚来、小鹏等车企也集体“低调”调整宣传话术,唯有华为仍以“智能辅助驾驶”高调亮相。这场更名潮背后,是行业从“概念狂欢”回归“技术硬仗”的真实写照。

2025年智能驾驶行业迎来“去泡沫化”转折点。小米汽车近日将“智驾”全系更名为“辅助驾驶”,理想、蔚来、小鹏等车企也集体“低调”调整宣传话术,唯有华为仍以“智能辅助驾驶”高调亮相。这场更名潮背后,是行业从“概念狂欢”回归“技术硬仗”的真实写照。

小米“智驾”改名前后对比(图:IT之家)

工信部4月新规明确禁用“自动驾驶”“智驾”等模糊表述,要求车企必须标注“辅助驾驶”并强化安全冗余。小米SU7此前两起事故暴露视觉方案在极端场景的短板,其标准版未搭载激光雷达的配置更被质疑技术“缩水”。而华为乾崑智驾ADS4通过硬件冗余(如固态激光雷达)和全维防碰撞系统,实现暴雨环境下的障碍物识别,技术指标直接对标L3级标准。

不同于车企集体“撤退”,华为通过三大策略守住宣传阵地:

这场更名潮印证了智能驾驶“技术代差”的残酷现实。头部玩家如华为通过L3级技术储备和全栈自研能力,将合规压力转化为竞争优势;而依赖供应商方案、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则在监管收紧后被迫“去光环化”。正如网友所言:“国家不允许你吹牛逼,但是允许你真牛逼。”当潮水退去,唯有手握硬核技术者,才能继续领跑智能驾驶的下半场。

来源:杏林末学

相关推荐